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发展论坛 > 正文

安全为了谁――读“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

  2011-08-19 09:26:04    来源:田东阁 
A- A+
电力18讯:    通过读《“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深刻体会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不仅是成本的概念,安全更是增值的概念。对员工来说,提高安全素质,不仅可以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对企业而言,提高安全水平,不仅可以减少损失,还可以在质量、信誉上获得回报,企业的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安全”的“安”,是指员工生命健康的平安;“安全”的“全”是指企业财产的保全。

    本书从方方面面都说的很具体深刻,真正道出了安全的真谛,把安全从含义到意义用大量事实和典故做了系统的阐述,让人读后,对安全知识及安全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员工在规范作业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对安全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书中说到最多的是“安全为了谁”这句话,话里蕴藏着精深的含义,我们只要深度的理解了他,远比“要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这种强调式的安全教育方式更有号召力和感召力,它能启迪员工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去做安全的事情。也只有深度的理解了它,员工才能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才能在生产过程中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才能在实际的操作行为中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自觉的消除安全隐患并按照各项规程的要求确保本岗位的安全。

    结合日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三违以及工伤事故来看,主要体现在员工的主体安全意识淡薄,首先是“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没有形成自我保护观念;其次是“预防为主”的意识没有落实,盲目直观的做事,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员工的安全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

    我们平时说的安全不仅是空间的概念,还是时间的概念,“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大家都知道,企业安全生产是靠人和设备的结合,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管住了人,就管住了安全生产中最大的变量,约束人就得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至上是安全生产的三大基石之一。领导有情,管理无情,制度绝情。在工作中,不良习惯和违章结合在一起,就是习惯性违章。违章一旦成了习惯,根治起来就很困难。

    安全是悬在头上的利刃,在你忽视它时给你致命一击。安全工作中有一句谚语;有隐患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背后一定有隐患。告诫人们预防事故要从消除隐患做起,但就是这句话里的“不一定”,给了一些人敷衍了事的理由,因为,“还不一定出事故呢?费那劲干吗?”实际上,这句谚语只是相对真理,“有隐患不一定出事故”只是表面现象,只能说明是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观察到的结果。民间有句俗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要有隐患存在,触发条件一出现,必然会造成事故。无论是不一定,还是不确定,只要有任何可能性,就要彻底根治,让它变成不可能。

    外企非常重视家庭协管员的作用。美国伊士曼柯公司全球副总裁叶莺这样阐述家庭妇女和安全生产的关系:“女人嗦不是坏事,她是在提醒你注意安全:‘安全’‘安’字是‘家’字的宝盖头下有‘女’,‘全’字可分为‘人’和‘王’;那么,合起来说就是:家中有女人为王,家里必定安全!”所以,安全才能回家,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福利,安全就是一切。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很多人以为发达国家设备的安全性高,其实,再好的设备,如果操作人员的思想不集中,都会出事故。套用一句广告词,设备好不如态度好,态度好才是真的好。所以,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历史上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一些是自然灾害事故,很多都是由于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心不强,自我防护意识差,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玩忽职守,违规操作造成的。民间有句俗话,“淹死会水的,打死会拳的。”不会游泳的人,根本不会去挑战;不会三拳两脚的人,也根本不会去挑战。会游泳的被淹死,会武术的被打死,多半是他们麻痹轻敌、粗心大意之故。当人们无视危险,粗心大意,必然会招致事故。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搞清楚“安全为了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知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有了安全意识,人们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安全就会有保障。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找到安全意识之母、安全工作之魂。” 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理解良苦用心;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要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做到为自己负责,为家庭、企业负责。这是《“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书中强调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安全靠大家,关系你我他。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仅是企业的事,它是大家的事,是社会的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企业的一分子,也是整个社会的一分子。你的安危牵系社会、企业、家庭诸多方面。因而安全要靠大家联手,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保护、爱护。常言说的好:“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人是不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现代工业化大生产更是离不开社会化。人与人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这才是工业社会。那么工业社会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问题。因此说,安全管理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员工所在企业整体的事。

    安全管理是个长效工作,绝不是短期行为,更不是个人行为,是我们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没有尽头的工作。当你失去健康时,还可以住院医治;失去金钱时,还可以从头再挣;但失去生命时,我们要拿什么才能去弥补?平安是福,活着就好!因为活着,才能追求梦想,憧憬未来,品尝亲情,体会友情;因为活着,可以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睡就睡,累了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想家的时候可以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平安是福,活着就好。

    我们从事的电力行业,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哪怕出现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意外,就是百分之百的事故。平安不是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认真去执行每一项安全规程和制度,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将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只要多一些安全意识、多一些危险提示、多一些遵章守纪,就能使我们少一些隐患的担忧、少一些事故的威胁、少一些眼泪和惋惜。我们每天在工作中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安全措施每一天,不发生事故,也是对我们的亲人最大的关爱。

    长期的开展有关“安全为了谁”读书活动,学之真,意之切,时时处处的激发员工去想这个问题比机械灌输效果要好的多。对于每一位电力职工来说,安全是健康,是欢乐,是每个家庭平安与幸福的守护神。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平安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是电网安全运行、职工思想稳定、管理不断提升、效益稳步增长的前提和保障。

    在这个世界上,学习有两种,一种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另一种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在安全工作中,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是痛苦的,因为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是幸福的,别人用血泪告诉我们真理所在。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它只有精彩的演出,没有重复的彩排。

    让我们呼吸着清晨甜润的空气轻松地走上工作岗位,“愉快工作、平安回家”,小心驶得万年船。居安思危,时时留心,才能处处顺心。我们在工作中,需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细心、细心、再细心。让我们时时按安全规章办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行标准化作业,让安全成为我们每天生活工作的习惯,让牢靠的安全基础成为人身安全、企业发展的保护神。(田东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

2018-07-31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2018-04-16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

2018-04-16

热点排行
  • · “西电东送”的战略意义和展望
  • · 供电所“防投诉”指南
  • ·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 ·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诉”,犹如哑巴吃黄连!
  • · 在电力局上班十年,垫付了十万电费...
  • · 95598客服终于出来发话了: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体制!
  • · 为什么基层员工越来越想逃离供电所?
  • ·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吗?
  • · 基层供电所“六大烦心事”,你遇到过几件?
  • · 一位供电所老员工的心里话...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