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班组自控型管理建设做法的探讨
2011-07-25 13:17:49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班组作为供电管理环节中的基本单元,处于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是生产运行组织、营销经营组织、安全管理建设的重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保定供电公司立足实情,深入开展班组自控型管理建设,提高班组自主管理水平和独立作战的能力,充分发挥班组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实施片区包保。全市22个县市公司划分为7个安全督导片区,由包片领导担任本片区的督导组组长,带领片区内各包保干部对包保县市公司以月为周期进行督导检查,各包保干部履行对班组安全包保和对片区其他班组进行督导检查的双重职责。对领导干部包保目标进行细化,各项工作围绕“片区各班组的自控能力、片区各班组自身业务和管理能力、片区各班组职工队伍及安全管理的受控状态”三方面开展工作。明确包保片区领导及包保干部的职责、工作要求、效果评审和考核办法。由片区包保领导和班组包保干部负责片区内各供电所、班组的检查、指导、监控、帮助和教育工作,督促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帮助他们提高安全管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全是干部实施月度现场“分布图”管理,月度制定分布计划,在指导包保班组的同时,对其他班组进行检查,并量化检查内容和任务,干部绩效、奖金分配与包保班组的绩效挂钩的同时,也与对其他班组的检查量化任务挂钩。
2.强化部室对班组的控制。首先是明确部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做到分工负责,落实责任。把安全责任分解到岗位,让部室管理人员切实担负起对班组建设的指导责任。保定供电公司成立两个推标检查组,每月对公司所属的班组覆盖推标检查,评估各部室对班组建设的控制能力,并进行月度通报;二是各部室对所辖班组每月进行评审验收一次,班组长的奖金分配、班组职工的收入根据部室月度验收评审情况进行分配;三是实施部室管理人员对本辖区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每月进行调研,调研报告由经理、党委书记进行评审,对针对性强,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质量高的调研给予一次性奖励,并作为经验交流在公司域网上发布;四是建立部室工作任务督办制度,根据对部室的工作任务,列出督办任务表,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具体要求,定期督促,定期汇报,并和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杜绝干部到岗不到位,到位不尽责的现象,增强抓工作、抓落实的内在动力。
3.提高班组的自控能力。一是优化班组人员结构,班组每月根据每名职工的业务技能、年龄结构、工作责任心等进行排序,确定不放心人员进行帮促,每季度将排序情况报部室,对末尾人员由公司纳入企业大学进行集中培训,基本实现了班组各岗位人员的动态优化配置,大多数班组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的状态。二是每月班组在自控能力自验的基础上,接受部室月度验收和段季度评审工作,月度达到自控型班组进行人均200元的奖励,班组长按班组人数划分为600元、800元不等的奖励,增强了班组长抓自控、职工努力实现自控的良性局面。
二、增强“他控”的力度
1.发挥公司调度室对全市生产组织指挥和监控中心的作用。保定供电公司将调度职能扩大,由原来那种每日报班信息和上报、传达重点工作事项、统计等日常生产指标等单一型的工作向综合型转变,将调度室打造成为生产运行组织、指挥和安全监控中心,赋予调度人员相应的指挥权把关权、监控权和考核权,全面参与供电生产运行组织和安全管理,提前进行安全预测,发布注意事项,介入现场和生产运行组织,实现对各班组安全运行24小时的全天候远程控制。
2.运用远程视频传输技术。对重点班组人员实施视频监控。保定供电公司对所管辖的较大站所、交通不便、抽查困难的站所,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在这些关键站所的控制上缩短了现场与监控人员的距离,实现了公司对关键站所的现场设备、人员的适时监控。对关键站所的监控量化了监控的标准和任务,公司调度、机关值班干部、部室管理人员、调度所按照任务和要求对关键站所实施监控,同时公司督导组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推标人员上岗情况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沟通及解决,并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装置直接进行指挥,提高应急问题处理能力。
3.实行公司、部室、班组“三级”推标,强化对班组人员的“他控”能力。保定供电公司在“三级”推标的制度上进行了细化,班组月初制定推标计划,对管辖的每一个人在白天夜间推标情况进行明确,由公司、部室对推标情况按照时间段进行抽检查;部室每月确定一个工种,对该工种每个人实施推标不少于一遍;公司月度确定薄弱部室和班组,根据业务性质由专业人员对薄弱部室的薄弱工种人员进行一次全员推标检查,同时公司推标组每月对7个部室进行生产经营单项推标检查,评估部室和班组推标情况。在时间安排上,“三级”监控人员在推标检查时间上互相交错,做到不重叠,以“作业指导书”为依据,对职工面对面“零距离”的推标,对出现的问题向职工讲解清楚,并填写“推标检查登记表”,由班组人员签字认可,使班组人员清楚明白作业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他控”真正起到了指导和改进的作用。
三、增进“互控”主动性
1.细化互控措施。公司针对各工种制定“安全关键点”控制办法,按照班组的各工种的作业流程,对作业程序中的关键环节作业人的“自控”内容、互控人的“互控”、“他控”内容进行明确,同时明确了互控对象,使班组在作业过程中对关键控制事项清楚明了,有章可依,使职工明白“控制什么,怎么控制”。
2.实行连带考核。对违反关键点的作业环节,根据问题的轻重对责任人、连责人进行考核;责任人被考核,连责人就必须负失控责任,实现了一人作业相互监控,出现漏洞互控补救,在班组形成全员合力。
3.实行一体考核。对月度达到“自控型”班组的,给予人均200元的奖励,未实现“自控型”班组的站所,在取消奖励的基础上,依据标准核定是否达到“差”点班组,被列为“差”点班组,由部室和公司组成帮促组进驻班组进行帮促整改,实行一体考核。
四、提高“自控”意识
1.提升考核标准“高压线”的警示作用。公司结合现场作业实际,通过及时修订违章违纪考核标准,不断提升考核标准“高压线”的警示作用。对A类违章违纪,一律下岗,并调离岗位进入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对B类的违章违纪问题,每周由责任人参加公司视频会议,由本人及所在班组在全公司做检查曝光,使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杜绝违章蛮干、简化作业程序等现象,防止严重违章违纪的发生。
2.发挥安全分析制度的预警作用。落实日班工作分析制度,对存在的问题一律在交班时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责任者、连责人应接受的教训,以及整改措施及对策,防止问题的反复发生。对违反关键点的问题,立即上报部室,由部室进行统计,并由公司、部室包保干部在月度班组安全分析会上做重点点评。
3.激发职工学练技术的能动意识。围绕强化职工业务素质教育,一是各班组明确专职教员,并给予专职教员补贴,重点抓好职工日常业务学习、班前规章提问、“学、比、练”活动的落实,与职工业务学习成绩同奖同罚。二是对供电设备、作业办法、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后职工业务技术生疏,由公司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标准化示范帮教队,进行现场示范演练,面对面、手把手对职工进行帮教。三是抓好“学分制”的落实,由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一次“学分”影响一个季度的奖金分配;四是由公司每月组织一次规章讨论答疑会,及时发布新的规章制度、规章解释等,由一线人员提出问题,公司业务部室进行答疑,并在公司局域网上公布,激发职工学练技术的能动意识。(田光辉)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实施片区包保。全市22个县市公司划分为7个安全督导片区,由包片领导担任本片区的督导组组长,带领片区内各包保干部对包保县市公司以月为周期进行督导检查,各包保干部履行对班组安全包保和对片区其他班组进行督导检查的双重职责。对领导干部包保目标进行细化,各项工作围绕“片区各班组的自控能力、片区各班组自身业务和管理能力、片区各班组职工队伍及安全管理的受控状态”三方面开展工作。明确包保片区领导及包保干部的职责、工作要求、效果评审和考核办法。由片区包保领导和班组包保干部负责片区内各供电所、班组的检查、指导、监控、帮助和教育工作,督促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帮助他们提高安全管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全是干部实施月度现场“分布图”管理,月度制定分布计划,在指导包保班组的同时,对其他班组进行检查,并量化检查内容和任务,干部绩效、奖金分配与包保班组的绩效挂钩的同时,也与对其他班组的检查量化任务挂钩。
2.强化部室对班组的控制。首先是明确部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做到分工负责,落实责任。把安全责任分解到岗位,让部室管理人员切实担负起对班组建设的指导责任。保定供电公司成立两个推标检查组,每月对公司所属的班组覆盖推标检查,评估各部室对班组建设的控制能力,并进行月度通报;二是各部室对所辖班组每月进行评审验收一次,班组长的奖金分配、班组职工的收入根据部室月度验收评审情况进行分配;三是实施部室管理人员对本辖区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每月进行调研,调研报告由经理、党委书记进行评审,对针对性强,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质量高的调研给予一次性奖励,并作为经验交流在公司域网上发布;四是建立部室工作任务督办制度,根据对部室的工作任务,列出督办任务表,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具体要求,定期督促,定期汇报,并和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杜绝干部到岗不到位,到位不尽责的现象,增强抓工作、抓落实的内在动力。
3.提高班组的自控能力。一是优化班组人员结构,班组每月根据每名职工的业务技能、年龄结构、工作责任心等进行排序,确定不放心人员进行帮促,每季度将排序情况报部室,对末尾人员由公司纳入企业大学进行集中培训,基本实现了班组各岗位人员的动态优化配置,大多数班组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的状态。二是每月班组在自控能力自验的基础上,接受部室月度验收和段季度评审工作,月度达到自控型班组进行人均200元的奖励,班组长按班组人数划分为600元、800元不等的奖励,增强了班组长抓自控、职工努力实现自控的良性局面。
二、增强“他控”的力度
1.发挥公司调度室对全市生产组织指挥和监控中心的作用。保定供电公司将调度职能扩大,由原来那种每日报班信息和上报、传达重点工作事项、统计等日常生产指标等单一型的工作向综合型转变,将调度室打造成为生产运行组织、指挥和安全监控中心,赋予调度人员相应的指挥权把关权、监控权和考核权,全面参与供电生产运行组织和安全管理,提前进行安全预测,发布注意事项,介入现场和生产运行组织,实现对各班组安全运行24小时的全天候远程控制。
2.运用远程视频传输技术。对重点班组人员实施视频监控。保定供电公司对所管辖的较大站所、交通不便、抽查困难的站所,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在这些关键站所的控制上缩短了现场与监控人员的距离,实现了公司对关键站所的现场设备、人员的适时监控。对关键站所的监控量化了监控的标准和任务,公司调度、机关值班干部、部室管理人员、调度所按照任务和要求对关键站所实施监控,同时公司督导组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推标人员上岗情况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沟通及解决,并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装置直接进行指挥,提高应急问题处理能力。
3.实行公司、部室、班组“三级”推标,强化对班组人员的“他控”能力。保定供电公司在“三级”推标的制度上进行了细化,班组月初制定推标计划,对管辖的每一个人在白天夜间推标情况进行明确,由公司、部室对推标情况按照时间段进行抽检查;部室每月确定一个工种,对该工种每个人实施推标不少于一遍;公司月度确定薄弱部室和班组,根据业务性质由专业人员对薄弱部室的薄弱工种人员进行一次全员推标检查,同时公司推标组每月对7个部室进行生产经营单项推标检查,评估部室和班组推标情况。在时间安排上,“三级”监控人员在推标检查时间上互相交错,做到不重叠,以“作业指导书”为依据,对职工面对面“零距离”的推标,对出现的问题向职工讲解清楚,并填写“推标检查登记表”,由班组人员签字认可,使班组人员清楚明白作业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他控”真正起到了指导和改进的作用。
三、增进“互控”主动性
1.细化互控措施。公司针对各工种制定“安全关键点”控制办法,按照班组的各工种的作业流程,对作业程序中的关键环节作业人的“自控”内容、互控人的“互控”、“他控”内容进行明确,同时明确了互控对象,使班组在作业过程中对关键控制事项清楚明了,有章可依,使职工明白“控制什么,怎么控制”。
2.实行连带考核。对违反关键点的作业环节,根据问题的轻重对责任人、连责人进行考核;责任人被考核,连责人就必须负失控责任,实现了一人作业相互监控,出现漏洞互控补救,在班组形成全员合力。
3.实行一体考核。对月度达到“自控型”班组的,给予人均200元的奖励,未实现“自控型”班组的站所,在取消奖励的基础上,依据标准核定是否达到“差”点班组,被列为“差”点班组,由部室和公司组成帮促组进驻班组进行帮促整改,实行一体考核。
四、提高“自控”意识
1.提升考核标准“高压线”的警示作用。公司结合现场作业实际,通过及时修订违章违纪考核标准,不断提升考核标准“高压线”的警示作用。对A类违章违纪,一律下岗,并调离岗位进入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对B类的违章违纪问题,每周由责任人参加公司视频会议,由本人及所在班组在全公司做检查曝光,使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杜绝违章蛮干、简化作业程序等现象,防止严重违章违纪的发生。
2.发挥安全分析制度的预警作用。落实日班工作分析制度,对存在的问题一律在交班时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责任者、连责人应接受的教训,以及整改措施及对策,防止问题的反复发生。对违反关键点的问题,立即上报部室,由部室进行统计,并由公司、部室包保干部在月度班组安全分析会上做重点点评。
3.激发职工学练技术的能动意识。围绕强化职工业务素质教育,一是各班组明确专职教员,并给予专职教员补贴,重点抓好职工日常业务学习、班前规章提问、“学、比、练”活动的落实,与职工业务学习成绩同奖同罚。二是对供电设备、作业办法、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后职工业务技术生疏,由公司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标准化示范帮教队,进行现场示范演练,面对面、手把手对职工进行帮教。三是抓好“学分制”的落实,由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一次“学分”影响一个季度的奖金分配;四是由公司每月组织一次规章讨论答疑会,及时发布新的规章制度、规章解释等,由一线人员提出问题,公司业务部室进行答疑,并在公司局域网上公布,激发职工学练技术的能动意识。(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