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新的力量
2011-06-15 16:43:05 来源:张广英
A-
A+
电力18讯: 休宁供电公司系统党员119名,其中全民党员45人,农电员工党员74人,约占62%。如何进一步管理好农电这支庞大的党员队伍,使之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农电工作的“排头兵”,是该公司党组织近年来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2010年以来,休宁公司党组织创新思路抓好“面”上的管理,公司党委实行“县乡党建一体化管理”;创新平台抓好“点”上的示范,激发党员个体的积极性。此举不仅扩大了企业党建的覆盖面,而且找准了党员员工的关注点,“点”“面”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双赢。
管理“面”的创新――成立党委,实行“县乡党建一体化管理”
“我们村党支部每年的‘三会一课’学习内容,不能与公司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开展的主题活动对我们农电党员缺少相应的支撑平台,难以取得实效,如果能纳入公司统一管理,在工作中我就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党员的作用啦。”2008年,休宁公司开展的阳光公司农电党员管理专题调研中,五城供电所农电党员储树华对公司支部书记如实说到。
一直以来,休宁农电党员员工管理都是按照属地原则,党组织关系都分散在全县各个乡、镇、村党支部。如何加强对农电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公司党组织急需解决的一道课题,休宁公司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先后提出了三种管理模式,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地方党组织的认可。
2010年,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再次被提上该公司党建工作议程。鉴于当时休宁公司主业正式党员仅45人,达不到成立党委的条件,公司党组织大胆创新,实行“县乡党建一体化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立即得到了休宁县委组织部和黄山供电公司党委的肯定和批准。公司首先建立了详细的全体农电党员个人档案资料,对农电党员实行“组织关系在地方,企业地方共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逐步把农电系统党员纳入党委党务,实行统一管理。
“纳入公司党委统一管理,让我们有了一种归属感,现在公司经常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我能自觉地在安全生产和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了。”齐云山供电所农电党员江海亮说。
“公司党委给了我们农电党员更多的关爱,每年都要慰问农电困难党员,让我们感到很贴心。”农网项目办主任宋和平如是说。
2009年,休宁供电公司开展了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建设,成功地完成了营配分离,增设了农网项目建设工区,新组建的项目建设工区成员全部是农电员工,共有22人。公司党委考虑到项目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4个施工队每队至少安排了2名以上的党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发挥“点”的激励――创争示范岗,提升精益化
休宁供电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意到,到每年的“七一”表彰,无论是先进党支部还是优秀党员,都只能是少数单位、个人能够获殊荣。因此,如何调动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就成为摆在公司党委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课题。
休宁公司党员示范岗的出现,正是公司党委坚持“开门抓党建”,勤于思考和不断创新的结果。
2011年初,休宁公司党委结合“精益化管理年”活动,创新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建活动新载体,以公司全体党员为主体,部署了“创争示范岗、提升精益化”主题实践活动,发动每一名党员参与到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激发广大党员的生机和活力,使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得到具体体现。
扎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包括“党员示范岗”在内的所有党建工作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源。在2011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公司党委将创建“党员示范岗”做为推动项目工程的动力。
叶朝阳是五城施工队的队长,党龄十五年。“今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我是党员,我要在工程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争创示范岗。”叶朝阳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公开的表彰激励,同样是促进“党员示范岗”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下一步,公司党委将采取多项措施调动党员团队的积极性,包括年底对示范岗和优秀党员进行公开授牌表彰,从而让站在示范岗上的党员,真正政治光荣、形象光辉。
“党员示范岗”, 今天已经成为休宁供电公司全体党员尊崇的特殊荣誉;它的设立,造就了大批活跃在基层一线的优秀党员。这也充分证明:党建工作只有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才能拥有长久的生机和活力。(张广英 )
2010年以来,休宁公司党组织创新思路抓好“面”上的管理,公司党委实行“县乡党建一体化管理”;创新平台抓好“点”上的示范,激发党员个体的积极性。此举不仅扩大了企业党建的覆盖面,而且找准了党员员工的关注点,“点”“面”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双赢。
管理“面”的创新――成立党委,实行“县乡党建一体化管理”
“我们村党支部每年的‘三会一课’学习内容,不能与公司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开展的主题活动对我们农电党员缺少相应的支撑平台,难以取得实效,如果能纳入公司统一管理,在工作中我就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党员的作用啦。”2008年,休宁公司开展的阳光公司农电党员管理专题调研中,五城供电所农电党员储树华对公司支部书记如实说到。
一直以来,休宁农电党员员工管理都是按照属地原则,党组织关系都分散在全县各个乡、镇、村党支部。如何加强对农电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公司党组织急需解决的一道课题,休宁公司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先后提出了三种管理模式,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地方党组织的认可。
2010年,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再次被提上该公司党建工作议程。鉴于当时休宁公司主业正式党员仅45人,达不到成立党委的条件,公司党组织大胆创新,实行“县乡党建一体化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立即得到了休宁县委组织部和黄山供电公司党委的肯定和批准。公司首先建立了详细的全体农电党员个人档案资料,对农电党员实行“组织关系在地方,企业地方共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逐步把农电系统党员纳入党委党务,实行统一管理。
“纳入公司党委统一管理,让我们有了一种归属感,现在公司经常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我能自觉地在安全生产和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了。”齐云山供电所农电党员江海亮说。
“公司党委给了我们农电党员更多的关爱,每年都要慰问农电困难党员,让我们感到很贴心。”农网项目办主任宋和平如是说。
2009年,休宁供电公司开展了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建设,成功地完成了营配分离,增设了农网项目建设工区,新组建的项目建设工区成员全部是农电员工,共有22人。公司党委考虑到项目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4个施工队每队至少安排了2名以上的党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发挥“点”的激励――创争示范岗,提升精益化
休宁供电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意到,到每年的“七一”表彰,无论是先进党支部还是优秀党员,都只能是少数单位、个人能够获殊荣。因此,如何调动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就成为摆在公司党委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课题。
休宁公司党员示范岗的出现,正是公司党委坚持“开门抓党建”,勤于思考和不断创新的结果。
2011年初,休宁公司党委结合“精益化管理年”活动,创新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建活动新载体,以公司全体党员为主体,部署了“创争示范岗、提升精益化”主题实践活动,发动每一名党员参与到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激发广大党员的生机和活力,使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得到具体体现。
扎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包括“党员示范岗”在内的所有党建工作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源。在2011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公司党委将创建“党员示范岗”做为推动项目工程的动力。
叶朝阳是五城施工队的队长,党龄十五年。“今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我是党员,我要在工程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争创示范岗。”叶朝阳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公开的表彰激励,同样是促进“党员示范岗”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下一步,公司党委将采取多项措施调动党员团队的积极性,包括年底对示范岗和优秀党员进行公开授牌表彰,从而让站在示范岗上的党员,真正政治光荣、形象光辉。
“党员示范岗”, 今天已经成为休宁供电公司全体党员尊崇的特殊荣誉;它的设立,造就了大批活跃在基层一线的优秀党员。这也充分证明:党建工作只有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才能拥有长久的生机和活力。(张广英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