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发展论坛 > 正文

做事、做人、做官

  2011-04-15 09:55:38    来源:汪振声 
A- A+
电力18讯:    
    怎样做事,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命题,每一个每一天都在面对,怎样把事做好,我认为人生有三件事:学会关门;学会计算;学会放弃。

    为什么学会关门,因为人有三大痛苦,即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得到也不过如此,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正因为有痛苦,做人要学会关门,也就是适时把自己归零。其实,人生也像时钟一样,到了子夜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周期和辉煌。归零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状态。实际上,无论在何种境况,能适时地把自己“归零”,总会海阔天空,心胸豁达。

    学会关门,同时还要明白,对人生来说,有三件事不能等,第一是贫穷。贫穷不能等,因为一旦时间久了,你将习惯于贫穷。第二是“梦想”,因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20岁的梦想,60岁才能实现,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第三是“家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很多人的痛,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人的上半生要不犹豫,下半生要不后悔。对于工作来说也是一样,对待我们的企业,要常怀感恩之心,要忠诚我们的企业,要感谢企业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学会计算,即学会计算自己的幸福和计算自己做对的事情。计算幸福,只会使自己越计算越幸福;计算做对的事,会使自己越计算越对自己有信心。我们要学会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减少自己的欲望,保持一颗平常心,知足而常乐。学会计算,对于人生来说,有三件事不能怕:年龄、孤独、未来;三件事不能悔:工作、机遇、出身;三件事不能硬撑:花钱、喝酒、闲聊。

    学会计算,就要把自己定位定准,这样才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去生活。也许用三个汉字即可涵盖人生要领: “尖”――能大能小;“斌”――能文能武;“卡”――能上能下。一个人如果真能做到能大能小、能文能武、能上能下的境地,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幸福的,不枉此生的。

    学会放弃,因为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这里特别推荐一个非常好的词,叫“舍得”。注意,是舍在先,得在后。世界上的事,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有得。而一点都不肯舍,或样样都想得到,必将事与愿违或一事无成。

    举个例子,当你拥有6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6个苹果全吃掉,也只是尝到了一种味道。如果你把其中的5个拿出来分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丢了5 个苹果,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5个人的友情与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时,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桔子,从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得到6种不同的水果,尝到了6种不同的味道。人一定要学会用拥有的东西,去换取更重要和更多的东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所以说,放弃是一种智慧。

    学会关门,学会计算,学会放弃,当我们每天早晨醒来,感到自己今天还缺点什么,感到自己还需要更完善,感到自己还追求,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他生活的意义就被剥夺了。

    怎样做人,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自己怎么做人,二是依靠什么人,三是淘汰什么人。人的一生如匆匆过客,真正会影响你一生的人,只有八九个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人,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古人云,百事孝为先。重心不重行,重行寒门无孝子。从家庭伦理来说要重孝,从社会责任来讲要忠诚、要感恩,这是做人的基础。在家庭谈孝,做到和颜悦色难。在企业谈感恩,做到主动性、自觉性难。万恶贪为首。重行不重心,重心世上无完人。贪只会形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实际上,贪,不仅仅限于财,各方面都不能贪。对于做人,就是要讲孝、讲忠;对于做官,就是要戒贪。“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所以我们一直在提倡努力做事,简单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人在社会上不是单一的。要做成大事,仅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周围的人:一是高人开悟。每个成功的人,都经历过高人开悟,甚至指路。解决人的智慧和觉悟及方向等人生关键问题,是需要高人指点的。二是贵人相助。人的成长和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若干个拐点,或者低洄外。这时若能得到贵人的真心支持,比较容易走出困境。三是内人支柱。就是每个成功的人后面,都有一个杰出的异性,为你修筑港湾。港湾是一种精神象征,起着心灵休憩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四是对手鼓舞。没有对手,人就不能不断创造,不断开拓。所以要做成大事,一定要找到对手。通过对手,来鼓舞你的事业。人生最高境界是没有对手,着力培养对手。五是小人成就。一个人如果只想做点小事,小人一定要拒绝。但想要做大事,则需要小人来成就,小人让你时时刻刻警觉、清明。没有小人来成就的人,通常容易自满,容易妄自尊大,容易迷失…,所以社会制造了小人,小人是来成就大人物的。

    社会是进步的,企业是发展的。对不适应进步和发展的人,必将被社会和企业所淘汰。一是知识陈旧的人。一个人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活到老学到老。二是技能单一的人。俗话讲,人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我们要多学习,多开发自己的潜能,做个一专多能的人才。三是情商低下的人。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则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情商低表现为不合群,讨人嫌。四是心理脆弱的人。这样的人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经受不了挫折。所以我们学会提高“抗挤”、“抗压”的素质,为自己设计好职业生涯。有生涯设计的人,未必肯定成功;没有生涯设计的人,一定很难成功。五是反应迟钝的人。这个社会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六是单打独斗的人。跑单帮,难成气候;抱成团,才会打出一片天地。七是目光浅短的人。正所谓“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八是不善学习的人。未来的文盲,就是想学习而不会学习的人。

    怎样做官,先说个故事。 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一位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连任的感想。罗斯福没有回答。而是很客气地请这位记者吃了一块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便十分高兴地吃了下去。总统又微笑地请他吃第二块,记者觉得情不可却,又吃下去了。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肚子虽已不需要了,但还是勉强地吃下去。哪知罗斯福在他吃完后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啼笑皆非。因为他实在是吃不去了。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第四次连任总统的感想了吧,因为你自己已经感觉到了”。由此,语言的机警和机敏可见一斑,但同时我们也深深地理解作为总统先生的负担、责任与深知其里的份量。从机智的表层言语中,我们认识到了什么叫沉重与无奈,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有人说,把《道德经》背下来,老子跟你一辈子;把《孙子兵法》背下来,武圣人跟你一辈子;把《论语》背下来,孔子跟你一辈子。所以说,做官就是“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事。作为一个领导者,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同时必须具备三样基本素质:知识、能力和胸怀。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胸怀是修来的。作为一个领导,还要学会如何用人的问题。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做官是暂时的,做人是永久的,做事是做官和做人的综合表现。无论是谁,必须时常把握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易中天曾说过几句很有哲理的话:一、人都是逼出来的。二、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对你就简单。三、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四、怀才就象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五、人生如果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六、人生的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我则认为: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同时,在企业这个集体里,要关注团结,关注和谐。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我相信,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企业。愿我们的企业依然、始终、永远兴旺发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

2018-07-31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2018-04-16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

2018-04-16

热点排行
  • · “西电东送”的战略意义和展望
  • · 供电所“防投诉”指南
  • ·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 ·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诉”,犹如哑巴吃黄连!
  • · 在电力局上班十年,垫付了十万电费...
  • · 95598客服终于出来发话了: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体制!
  • · 为什么基层员工越来越想逃离供电所?
  • ·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吗?
  • · 基层供电所“六大烦心事”,你遇到过几件?
  • · 一位供电所老员工的心里话...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