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探源
2011-04-01 09:15:52 来源:刘子山,赵蜀南,高峰
A-
A+
电力18讯: 迁安市阎家店供电辖区共有17个行政村7000多个居民客户,已有5个村被命名为新农村电气化村,1600多居民客户正在受益。截止3月底,又有6个村2700多户完成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费用缴费,还有3个村缴费工作将在近期结束。
2011年公司第一季度双考联查刚刚结束,3月29日阎家店供电所就立即转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因为人手少,标准高,要求严,不能遍地开花,只好分批分期排队进行。这种良性循环,与一些供电所正在为如何才能迅速打开局面、如何才能完成公司下达的建设指标任务而发愁,形成了鲜明对照。
那么,阎家店供电所之所以这样顺风顺水的“诀窍”在哪里呢?所长赵蜀南的回答是:以人为本,用真情、真心激发原动力、挖掘潜动力。
立足长远,锁定奋斗目标
按照系统上级有关规定,有百分之四十的行政村建设成新农村电气化村,就达到了新农村电气化乡(镇)标准。
阎家店供电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高起点、高站位地锁定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大干两年,把阎家店乡1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电气化村。用百分之百,提升电气化乡的含金量,为迁安电力争光;用优质高效,提升百姓幸福生活指数,支援全民创业。
抓住根本,激发活力源泉
在农村低压用电管理中,农电工队伍发挥着根本作用。只有抓住、抓好农电工队伍这个根本,才能真正提升水平。为此,阎家店供电所实施了“严与爱同步运作”战略。
所谓“严”,就是多措并举打造农电“正规军”。一是不论大会小会,抓住每次会议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理念教育,用正面灌输与引导,激发农电工的为民情怀;二是开通所长热线电话,请各村两委在对农电工严要求、勤监督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通过用电监测调查表反馈情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监督权,行使评判权;三是制定实施一整套农电工年度考评细则,把定期的季度考评与不定期的动态管理有机结合,做到规则律事、制度管人;四是把每一次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的攻坚战,作为农电工展示技能素质与技术水平的创争平台,力争实现建好一个村,锻炼一帮人的“双赢”。整个供电辖区13名包村农电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风正气顺人和的良好氛围中,公平、公正、公开地经受考验、迎接挑战,你追我赶,创先争优。
所谓“爱”,就是突出人文关爱,调动农电工的积极性。现年50岁的农电工王秀廷,父母前些年病故,两个儿子分别成家另过。48岁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突出,并因糖尿病引发白内障,视力很差,生活不能自理。所里把他作为帮扶对象,逢年过节都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前往探望。在工作中,不仅对他异地管理调整为在本村工作,而且不安排他出村参与施工,用最大努力帮助王秀廷腾出精力回家生火做饭。其妻非常感动地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说:“今后,家里不论遇到多大的事,咱们都不能影响你爸爸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良心啊!”如今,提岭寨村有700多个居民照明客户和50个米面加工点,全村电压用电由王秀廷一人承担,管理井井有条,干部群众有口皆碑。
始终把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贯穿于农电工管理的全过程。2010年盛夏时节,在提岭寨村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天气特别闷热,容易中暑,所里专门给施工人员送去西瓜、矿泉水解渴,所领导反复嘱咐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注意安全,实在不行宁可放慢速度也要保证大家的身心健康。异地管理的六股道村农电工滕海权孩子体质瘦弱,经常感冒发烧,所长通过私人关系帮助他联系最好医生为其诊治。一宗宗、一件件暖人情怀、感人肺腑的好事实事,激发活力源泉激情迸发,感召13名包村农电工甩开膀子拼争奋进。
打造精品,构建坚强后盾
农村低压用电管理,必须赢得乡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否则寸步难行。如今,阎家店供电所不论是与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还是与各个行政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关系都非常融洽,他们已经成为该所做好电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今年1月9日,六股道村足有六、七级的北风肆虐,室外最高气温零下17度。已经习惯了暖冬环境的人们,即使不用伸手干活,穿着防寒服在户外活动两个小时都很难坚持。然而,就在这一天,六股道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入了立杆、挂线、装表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杆上作业更加艰难。面对现实,供电所所长、副所长带领施工人员与时间赛跑,与天气抗争。手麻了搓搓,脚麻了顿顿,衣服被打透了烤烤。轮番上阵,创先争优。
如果说这是强烈的使命感使之然。那么,在施工现场的几个感人镜头,则有些令人困惑。
镜头之一:该村两委干部自始至终都在施工现场忙前忙后,与电力员工同甘共苦。
镜头之二:村两委干部派人找来三个大树墩,劈开之后请施工人员生火取暖。
镜头之三:四、五户老百姓,主动把自家的柴禾抱来,让大家暖暖身子。
镜头之四:施工每向前推进一步,在场的群众都纷纷表示:“我们家的柴禾,你们随便用。”
镜头之五:五名老大爷,主动帮助拉线、搬运电料.......
此时无声胜有声,关键时刻显真情。为什么呢?
六股道村党支部书记廉荣权和村长廉玉银,解开了谜团。
他们介绍说:六股道村有近200户人家,220处居民住宅,有存栏3000多只的35个养鸡棚。由于村子没有经济实体和矿产资源,没有经济来源。直到2010年初,村内还是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一直想增容,但因缺钱没敢向电力部门提出申请。就在村两委发愁的时候,所长赵蜀南带领有关人员找上门来,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政策讲透,好处说清,把所里计划怎么建设改造的思路讲明。尤其是这次新农村电气化,村里和百姓负责表箱以下部分,每一户只需200元,那是2000年国家规定的。现在,物价飞涨,电料更贵,给各户上的漏电保护器是最先进的2P型的,每家高达40安。大家都知道越干越赔,他们却坚定不移。
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帮助六股道村新上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改造和新架两条低压主干线路累计达1200多米。同时,通过科学布局,调整负荷中心,把一条原来斜跨的线路调正调直,为村里腾出了13户宅基地,各家各户的灯亮了,家用电器派上用场了。还为各户搞米面加工或其他副业,留出了安全的电力通道。村党支部书记廉荣权深情地说:“这是一条支援全民创业的最好通道啊。”
村长廉玉银接过话茬,他说:“阎家店供电所用时刻把民生放在首位、把支援全民创业,提高百姓幸福生活指数作为头等大事的具体行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所以,我们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最后受益的是百姓,是人民。”刘子山,赵蜀南,高峰
2011年公司第一季度双考联查刚刚结束,3月29日阎家店供电所就立即转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因为人手少,标准高,要求严,不能遍地开花,只好分批分期排队进行。这种良性循环,与一些供电所正在为如何才能迅速打开局面、如何才能完成公司下达的建设指标任务而发愁,形成了鲜明对照。
那么,阎家店供电所之所以这样顺风顺水的“诀窍”在哪里呢?所长赵蜀南的回答是:以人为本,用真情、真心激发原动力、挖掘潜动力。
立足长远,锁定奋斗目标
按照系统上级有关规定,有百分之四十的行政村建设成新农村电气化村,就达到了新农村电气化乡(镇)标准。
阎家店供电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高起点、高站位地锁定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大干两年,把阎家店乡1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电气化村。用百分之百,提升电气化乡的含金量,为迁安电力争光;用优质高效,提升百姓幸福生活指数,支援全民创业。
抓住根本,激发活力源泉
在农村低压用电管理中,农电工队伍发挥着根本作用。只有抓住、抓好农电工队伍这个根本,才能真正提升水平。为此,阎家店供电所实施了“严与爱同步运作”战略。
所谓“严”,就是多措并举打造农电“正规军”。一是不论大会小会,抓住每次会议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理念教育,用正面灌输与引导,激发农电工的为民情怀;二是开通所长热线电话,请各村两委在对农电工严要求、勤监督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通过用电监测调查表反馈情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监督权,行使评判权;三是制定实施一整套农电工年度考评细则,把定期的季度考评与不定期的动态管理有机结合,做到规则律事、制度管人;四是把每一次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的攻坚战,作为农电工展示技能素质与技术水平的创争平台,力争实现建好一个村,锻炼一帮人的“双赢”。整个供电辖区13名包村农电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风正气顺人和的良好氛围中,公平、公正、公开地经受考验、迎接挑战,你追我赶,创先争优。
所谓“爱”,就是突出人文关爱,调动农电工的积极性。现年50岁的农电工王秀廷,父母前些年病故,两个儿子分别成家另过。48岁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突出,并因糖尿病引发白内障,视力很差,生活不能自理。所里把他作为帮扶对象,逢年过节都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前往探望。在工作中,不仅对他异地管理调整为在本村工作,而且不安排他出村参与施工,用最大努力帮助王秀廷腾出精力回家生火做饭。其妻非常感动地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说:“今后,家里不论遇到多大的事,咱们都不能影响你爸爸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良心啊!”如今,提岭寨村有700多个居民照明客户和50个米面加工点,全村电压用电由王秀廷一人承担,管理井井有条,干部群众有口皆碑。
始终把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贯穿于农电工管理的全过程。2010年盛夏时节,在提岭寨村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天气特别闷热,容易中暑,所里专门给施工人员送去西瓜、矿泉水解渴,所领导反复嘱咐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注意安全,实在不行宁可放慢速度也要保证大家的身心健康。异地管理的六股道村农电工滕海权孩子体质瘦弱,经常感冒发烧,所长通过私人关系帮助他联系最好医生为其诊治。一宗宗、一件件暖人情怀、感人肺腑的好事实事,激发活力源泉激情迸发,感召13名包村农电工甩开膀子拼争奋进。
打造精品,构建坚强后盾
农村低压用电管理,必须赢得乡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否则寸步难行。如今,阎家店供电所不论是与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还是与各个行政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关系都非常融洽,他们已经成为该所做好电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今年1月9日,六股道村足有六、七级的北风肆虐,室外最高气温零下17度。已经习惯了暖冬环境的人们,即使不用伸手干活,穿着防寒服在户外活动两个小时都很难坚持。然而,就在这一天,六股道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入了立杆、挂线、装表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杆上作业更加艰难。面对现实,供电所所长、副所长带领施工人员与时间赛跑,与天气抗争。手麻了搓搓,脚麻了顿顿,衣服被打透了烤烤。轮番上阵,创先争优。
如果说这是强烈的使命感使之然。那么,在施工现场的几个感人镜头,则有些令人困惑。
镜头之一:该村两委干部自始至终都在施工现场忙前忙后,与电力员工同甘共苦。
镜头之二:村两委干部派人找来三个大树墩,劈开之后请施工人员生火取暖。
镜头之三:四、五户老百姓,主动把自家的柴禾抱来,让大家暖暖身子。
镜头之四:施工每向前推进一步,在场的群众都纷纷表示:“我们家的柴禾,你们随便用。”
镜头之五:五名老大爷,主动帮助拉线、搬运电料.......
此时无声胜有声,关键时刻显真情。为什么呢?
六股道村党支部书记廉荣权和村长廉玉银,解开了谜团。
他们介绍说:六股道村有近200户人家,220处居民住宅,有存栏3000多只的35个养鸡棚。由于村子没有经济实体和矿产资源,没有经济来源。直到2010年初,村内还是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一直想增容,但因缺钱没敢向电力部门提出申请。就在村两委发愁的时候,所长赵蜀南带领有关人员找上门来,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政策讲透,好处说清,把所里计划怎么建设改造的思路讲明。尤其是这次新农村电气化,村里和百姓负责表箱以下部分,每一户只需200元,那是2000年国家规定的。现在,物价飞涨,电料更贵,给各户上的漏电保护器是最先进的2P型的,每家高达40安。大家都知道越干越赔,他们却坚定不移。
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帮助六股道村新上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改造和新架两条低压主干线路累计达1200多米。同时,通过科学布局,调整负荷中心,把一条原来斜跨的线路调正调直,为村里腾出了13户宅基地,各家各户的灯亮了,家用电器派上用场了。还为各户搞米面加工或其他副业,留出了安全的电力通道。村党支部书记廉荣权深情地说:“这是一条支援全民创业的最好通道啊。”
村长廉玉银接过话茬,他说:“阎家店供电所用时刻把民生放在首位、把支援全民创业,提高百姓幸福生活指数作为头等大事的具体行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所以,我们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最后受益的是百姓,是人民。”刘子山,赵蜀南,高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