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和求异
2011-04-12 10:20:38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用码来表示鞋子长度有很长时间,对于我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与生俱来的长度概念。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过年难得买上一双新鞋,平时只穿母亲在煤油下穿针引线纳的布鞋。对于难得买一次的新鞋,买的时候大人总要将鞋码放大一些。小时候长的快,放的更大可能有2、3码的,为了合脚,就在后跟处缝上几针,等到脚挤的时候才放开,因此,一双鞋要穿很多年的。穿着“明码”标注长度而又偏长的鞋子,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比不上母亲照着我们的脚样做出来的鞋子,那么舒服合脚。
这种感觉同样也适用我对其他的长度单位的感受:至今我仍然不知道公家所配的电脑尺寸――对各种用英尺、英寸的表示长度的物件无有什么概念。19寸的液显,在我看来是巨无霸一级的,哪知别人都用的25寸、29寸……,而我现在办公用的电脑,至今还是不知道其真实大小,我对用我们古老的尺呀、寸呀表示的长短的还是不免感觉亲切,俨然我的父母辈惯用的农历记时。
还有重量单位……英国有一句名言:一盎司的忠诚如果能捏起来它贵于1磅的黄金。这个重量概念的推测我完全来自于黄金的价值,至于一盎司与一磅之间的关系,我完全一头雾水,我更愿意用我们的斤、两来衡量这个世界的各种物质的重量,包括一些品质,比如感恩的心,不要至于没有斤两。
一直以来,能是用本土的货币度量衡统一充斥社会的各种尺度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事,因为这将给他们提供无疆域的衣食住行的空间,我不知道当年中国的丝绸、瓷器怎样充斥国际市场,匹、丈、尺、寸、斤、两等度量衡一定风行一时,只在后来近200年,才萎缩、落后、封闭于坚船利炮之下。当然现在,我们再无须去实践用老祖宗的度量衡来代替国际上已经统一的标准。一个对实物度量标准的趋同是世界的潮流,同样,坚守传统度量衡的人终将会越来越少。
但是,在意识形态中的标准和概念的趋同却是让人痛惜的事。衡量物质交换的量度趋同是有利的,意识形态的趋同却是灾难性的,很难想象在国家、民族之间不存在差异性、文化艺术没有多样性、生活方式没有选择余地的世界里生活,但现在我们发现太多趋同的氛围:只要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日本卡通、韩肥皂剧、美式娱乐、尤其是最败坏的是,有的竟请来鬼佬来当娱乐评判;走上街头,只要是市一级的城市,你都可以发现巨大肯德基的广告;星罗网布的贯以“塞纳名城”“罗马豪门”“加州海岸”之类楼盘追风的域外称谓,仿佛置身于一片久已沦陷的土地。
最近看《李小龙传奇》终于悟出了一个道道:无论在什么领域,美国、日本永远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虽然竞争对手不可或缺,但李小龙从来不低头,不谄媚,不矫情,绝不买他们的账,更不会为他们的利益去买单。
芸芸众生之大国,让世界有记忆的人名没有几个,李小龙是一个。李小龙永远是中国人的英雄,就因为他的这颗中国心。
日渐趋同的是民生对物质生活目标的追求,而求异的目的则是让走出去的中国有真正强大的民族精神,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即:中国尊严。(田光辉)
这种感觉同样也适用我对其他的长度单位的感受:至今我仍然不知道公家所配的电脑尺寸――对各种用英尺、英寸的表示长度的物件无有什么概念。19寸的液显,在我看来是巨无霸一级的,哪知别人都用的25寸、29寸……,而我现在办公用的电脑,至今还是不知道其真实大小,我对用我们古老的尺呀、寸呀表示的长短的还是不免感觉亲切,俨然我的父母辈惯用的农历记时。
还有重量单位……英国有一句名言:一盎司的忠诚如果能捏起来它贵于1磅的黄金。这个重量概念的推测我完全来自于黄金的价值,至于一盎司与一磅之间的关系,我完全一头雾水,我更愿意用我们的斤、两来衡量这个世界的各种物质的重量,包括一些品质,比如感恩的心,不要至于没有斤两。
一直以来,能是用本土的货币度量衡统一充斥社会的各种尺度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事,因为这将给他们提供无疆域的衣食住行的空间,我不知道当年中国的丝绸、瓷器怎样充斥国际市场,匹、丈、尺、寸、斤、两等度量衡一定风行一时,只在后来近200年,才萎缩、落后、封闭于坚船利炮之下。当然现在,我们再无须去实践用老祖宗的度量衡来代替国际上已经统一的标准。一个对实物度量标准的趋同是世界的潮流,同样,坚守传统度量衡的人终将会越来越少。
但是,在意识形态中的标准和概念的趋同却是让人痛惜的事。衡量物质交换的量度趋同是有利的,意识形态的趋同却是灾难性的,很难想象在国家、民族之间不存在差异性、文化艺术没有多样性、生活方式没有选择余地的世界里生活,但现在我们发现太多趋同的氛围:只要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日本卡通、韩肥皂剧、美式娱乐、尤其是最败坏的是,有的竟请来鬼佬来当娱乐评判;走上街头,只要是市一级的城市,你都可以发现巨大肯德基的广告;星罗网布的贯以“塞纳名城”“罗马豪门”“加州海岸”之类楼盘追风的域外称谓,仿佛置身于一片久已沦陷的土地。
最近看《李小龙传奇》终于悟出了一个道道:无论在什么领域,美国、日本永远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虽然竞争对手不可或缺,但李小龙从来不低头,不谄媚,不矫情,绝不买他们的账,更不会为他们的利益去买单。
芸芸众生之大国,让世界有记忆的人名没有几个,李小龙是一个。李小龙永远是中国人的英雄,就因为他的这颗中国心。
日渐趋同的是民生对物质生活目标的追求,而求异的目的则是让走出去的中国有真正强大的民族精神,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即:中国尊严。(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