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就要敢于“指名道姓”批评到人
2011-02-28 14:37:25 来源:马明刚
A-
A+
电力18讯: “今天能在全所干部职工会上,把我习惯违章的事点出来,说真话,我心里很‘舒服’。我愿意把自己当面镜子、反面教材,只有这样的批评,才能让我入脑入心,才能把公司开展的‘无人身事故年’落到实处。”元宵节后,湖北省谷城县冷集供电所在落实公司“专项安全日”会上,该所主任王超指名道姓的对一农电工习惯性违章的事进行了批评。“又打又罚”之下,这名农电工虚心、诚恳接受了领导和同事批评。对大家毫不留情、善意的批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基层班级、农电工之所以有这样和那样的习惯性违章,除了个别农电工自身因素外,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同事对习惯性违章“迁就”的多,睁只眼闭只眼的多,心“慈善”的多,怕得罪人、打不开情面的多,批评时指“模糊”的多,处罚时没有动真格的多,等等。正是有了这样和那样的“多”,“助长”了个别人的违章“毛病”,再加上大家相互“攀比”,违章在大家眼里好像不是什么事了。一旦出现严重后果,吃亏的是违章人,后悔的是大家,造成的损失难以想象。
整治违章,有章可循固然很好,问题的我们不能把“章”当成白纸黑字,要把她看成是一只猛虎,一把利刃,一种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在心,不能触及“红线”。
整治违章,要敢于动真格。冷集供电所的作法就是:谁违章了都不行。好人主义思想更不行。怕得罪人其实是在害违章的人。通过指名道姓的批评,让违章人从心灵深处认识到违章的利害,让他人汲取教训,明白更多的道理,不步后尘。把生命看得高于地切,不拿生命开玩笑。唯有如此,“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才会落实到班级、到人。愿抓安全、反违章“指名道姓”的批评成为一种常态。彻底杜绝习惯违章。(马明刚)
基层班级、农电工之所以有这样和那样的习惯性违章,除了个别农电工自身因素外,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同事对习惯性违章“迁就”的多,睁只眼闭只眼的多,心“慈善”的多,怕得罪人、打不开情面的多,批评时指“模糊”的多,处罚时没有动真格的多,等等。正是有了这样和那样的“多”,“助长”了个别人的违章“毛病”,再加上大家相互“攀比”,违章在大家眼里好像不是什么事了。一旦出现严重后果,吃亏的是违章人,后悔的是大家,造成的损失难以想象。
整治违章,有章可循固然很好,问题的我们不能把“章”当成白纸黑字,要把她看成是一只猛虎,一把利刃,一种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在心,不能触及“红线”。
整治违章,要敢于动真格。冷集供电所的作法就是:谁违章了都不行。好人主义思想更不行。怕得罪人其实是在害违章的人。通过指名道姓的批评,让违章人从心灵深处认识到违章的利害,让他人汲取教训,明白更多的道理,不步后尘。把生命看得高于地切,不拿生命开玩笑。唯有如此,“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才会落实到班级、到人。愿抓安全、反违章“指名道姓”的批评成为一种常态。彻底杜绝习惯违章。(马明刚)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