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从业须先治好“红眼病”
2011-03-03 10:10:09 来源:江西丰城市供电公司 阙建华
A-
A+
电力18讯: 2011年春节晚会的小品《聪明丈夫》词句经典,语言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捧腹而笑。笑后发现其中一句“本来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但是眼一红,心就黑了”,发人深省,令人启迪,尤其值得各行各业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深思。
“眼红”原意是眼睛受到刺激或损伤而产生的眼部疾病,现多引伸为:看见别人有各种或好的东西时非常羡慕而妒忌,甚至想据为己有或取而代之,也常比喻为“红眼病”。
引伸而出的“眼红”其实一种错误的攀比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因心存这种心理,铤而走险,踏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眼红”时,他们看到别人提拔快,待遇比自己高,房子比自己大,威望比自己高或是比自己发达、有钱,回头望望自己,虽手握大权,身处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付出的多,但得到的却远不如他们,于是总觉得吃亏,上当,时常比较,因此心理失衡,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根本性转变和扭曲。受这种“恶性循环”心理影响,使得他们心思不是花在工作上,而是一门心思找熟人,跑路子或干脆煽阴风、使暗箭,“放”倒别人,千方百计为个人谋钱图财。
“眼红”祸人害已。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关键岗位人员要消除组织不照顾自己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少问组织给了我什么,多问我为组织干了什么,这些人要治好“眼红”病,就要在个人修养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平”字当先。一是要甘做平凡人,树立“做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体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只有甘愿做平凡人,很多事情才能看得开,看得淡。二要甘过平常人生活。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克服不良嗜好,不给别人有机可乘、恶意利用,最终害人害已。三要保持平和心态。在荣誉面前要有平常心,在利益面前要有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学会舍弃,工作中要耐得住寂寞,生活上守得住清贫,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做到见困难就上,主动把荣誉让给默默无闻的人、甘为人梯、善当绿叶。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比较”,关键是和谁比,比什么。特别是在当前在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应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在工作业绩上比;少在个人权力大小上比,多在为群众干实事上比;少在职务待遇上比,多在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上比。”做到身外物不强求、不苛求,这样才能治好“红眼病”,才能廉洁从业,远离贪腐。
“眼红”原意是眼睛受到刺激或损伤而产生的眼部疾病,现多引伸为:看见别人有各种或好的东西时非常羡慕而妒忌,甚至想据为己有或取而代之,也常比喻为“红眼病”。
引伸而出的“眼红”其实一种错误的攀比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因心存这种心理,铤而走险,踏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眼红”时,他们看到别人提拔快,待遇比自己高,房子比自己大,威望比自己高或是比自己发达、有钱,回头望望自己,虽手握大权,身处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付出的多,但得到的却远不如他们,于是总觉得吃亏,上当,时常比较,因此心理失衡,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根本性转变和扭曲。受这种“恶性循环”心理影响,使得他们心思不是花在工作上,而是一门心思找熟人,跑路子或干脆煽阴风、使暗箭,“放”倒别人,千方百计为个人谋钱图财。
“眼红”祸人害已。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关键岗位人员要消除组织不照顾自己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少问组织给了我什么,多问我为组织干了什么,这些人要治好“眼红”病,就要在个人修养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平”字当先。一是要甘做平凡人,树立“做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体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只有甘愿做平凡人,很多事情才能看得开,看得淡。二要甘过平常人生活。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克服不良嗜好,不给别人有机可乘、恶意利用,最终害人害已。三要保持平和心态。在荣誉面前要有平常心,在利益面前要有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学会舍弃,工作中要耐得住寂寞,生活上守得住清贫,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做到见困难就上,主动把荣誉让给默默无闻的人、甘为人梯、善当绿叶。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比较”,关键是和谁比,比什么。特别是在当前在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应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在工作业绩上比;少在个人权力大小上比,多在为群众干实事上比;少在职务待遇上比,多在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上比。”做到身外物不强求、不苛求,这样才能治好“红眼病”,才能廉洁从业,远离贪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