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供电公司:设备管理推行“六化”管理新模式
2011-01-17 09:33:14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县级供电企业的广泛应用,如何管理好这些设备,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让其更好地服务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成为县级供电企业和职工共同探索的课题。
蠡县供电公司在设备管理上,推行“六化”管理新模式,以电网电气设备为重点,完善机制,强化基础,整合资源,加强创新,提高效能,确保了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转,促进了电网的安全供电。
一、制度化:重基础,抓保障
蠡县供电公司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在设备管理上实施分级管理,明确了岗位职责和权限,形成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的设备管理网络,把靠制度约束管理作为管好设备的根本保障。
蠡县供电公司先后出台了《蠡县供电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蠡县供电公司设备管理补充规定》等制度以及各种相关管理实施细则。健全了设备群管组织,各生产班组及辅助单位维护班长经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即为本辖区的设备管理、检查员,落实了生产班组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制,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做到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信息流通,各管理员遍布城乡各条线路及变电站,出现问题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严格执行事故分析追查制度,对出现的供电事故不论大小,一律严格追查,及时召开事故追查会,深刻剖析根源,找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隐性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二、规范化:重技术,抓源头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越拉越长,供电设备多、供电负荷较大、供电线路电压损失大,给蠡县供电公司电网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蠡县供电公司从设计源头做起,严把设计关,优化了电网供电系统,减少了事故点,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专门制定了重点客户“三专”供电管理办法,所有“三专”供电设备每周一查,并认真做检修记录,确保了“三专”供电安全,杜绝了因局部无计划停电而造成的全线停电现象。同时,完成了电网高压双回路供电改造,给重点客户“三专”供电上了一把“安全锁”,确保了电网供电安全。
加强设备专业管理必不可少。蠡县供电公司按系统分别成立了设备管理、设备检查、低压电气管理、变电设备和电缆管理五个专业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每个专管组均以图、牌、板、账(卡)的形式系统管理,这种系统管理做到了在监控大厅就能对电网的电气设备使用及运行情况一目了然。电网所有开关台台上架、小型设备件件上板,摆放整齐,责任到人。电网的每台设备、每根电缆、每件小型设备都有相应的专职人员具体管理,实现了人机合一。蠡县供电公司赋予专业管理人员“四种权力”:一是对检修单位有检查验收的权力;二是对使用单位有检查监督和停电的权力;三是对参加移交设备的单位有提出建议和制止移交的权力;四是对设备使用情况有提出奖罚意见的权力。同时,严把设备的检修、安装、使用和回收四个关键环节,做到了检修不合格不予验收、安装不符合要求不使用、移交不符合质量标准不接收。
三、程序化:重过程,抓环节
为使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蠡县供电公司从入库、检修、验收、进网四个环节严格把关,为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加上“安全锁”。
严把入库关。对入库设备台台检测,逐一编号,登记造册,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做到一物一账,并实现微机管理;对修复设备,分别做好完好及检修次数的明确标志,经监测不合格的设备,严禁入库。
严把检修关。电气设备检修后,保证台台合格,每台设备退出电网后,解体检查,更换易损器件,经各种电气测试、质量检查,达到安全合格、零部件齐全完好。同时,详细记录每次检修内容,并在每台设备内部贴标签,标明检修人和主要技术参数,便于日后出现问题后,及时准确地查寻责任人员,增强了检修人员的责任心。
严把验收关。对检修后电气设备的验收,由技术员、检查员共同负责,在内部标签上填写验收人员、验收日期,方可入库。新设备或外委大修设备,由生技部组织财务、计划、审计、经管及相关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入库,登账建卡。
严把进网关。电气设备进入电网前再次通电试验,必须凭“电气设备验收合格单”和“合格标志”签发“进入电网合格证”,总工负责该证的验存,无证不得进入电网,否则追究总工责任。
四、精细化:重现场,抓落实
加强现场管理检查,各单位设备管理员、检查员每天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处理;各专业管理人员对运行的设备、电缆和小型设备进行定期循环检查,对安全保护装置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两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现场解决,对不能现场解决的,下达“安全隐患通知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检查后每天填写检查日报表,送分管技术员、经理签字,以便及时掌握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电网每月组织两次不定期设备完好检查,不仅查开关设备,而且查“三大保护”、小型设备、电缆和现场的工业卫生以及电缆、信号线的吊挂情况,并把检查结果同单位的安全质量结构工资挂钩。公司每月对以上三种形式的检查进行综合评定,每月评出最优、最差单位,奖优罚劣,奖罚分明,促进了生产班组工作面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使电网电气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同时,蠡县供电公司注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提倡一专多能;要求维修人员技能要求“一清、二能、三好、四会、五查、六无”。一清:对设备、设施管理规章制度要清楚;二能: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功能要明白;三好:对各种设备要做到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对各种设备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五查:对设备、设施及施工管理做到日查、巡查、检查、督查、核查、复查;六无:无缺油漏油现象,无漏水漏气现象,无灰尘、蜘蛛网现象,无接触不良接头过热现象,无保护误动、拒动现象,无计划外检修现象。
五、日常化:重质量,抓动态
蠡县供电公司坚持计划维修与日常保养并重的原则,结合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将所有运转设备都上台帐,检修人员实现挂牌留名制,对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每日通报监测监控情况,加强预防性检修,发现问题,严格按照隐患整改治理和事故应机处理措施执行,严防设备“带病”运转。
为提高电网供电自检质量,公司成立了供电专项检查小组,对电网、设备随时进行“会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动态达标质量。蠡县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设备专业动态抽查小组,以新版《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标准,采取定期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专业检查的力度,增加检查频率,确保各种电网供电设备零缺陷运行。
为确保设备动态达标,蠡县供电公司每天对全公司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各单位的检修情况,及时协调处理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对出现的设备生产事故不论大小,部室领导必须到现场进行抢修。同时,蠡县供电公司制定了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按规定进行各种电器设备保护试验,发现保护不灵敏,动作不可靠或不动作的,及时进行处理,切实堵塞安全漏洞,为安全供电提供坚实保障。
六、实用化:重需求,抓创新
针对低压电缆较多的实际,蠡县供电公司强化了电缆库房管理,按照“操作简捷、使用方便”的原则,自主研制了盘电缆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对盘好的电缆根据电缆截面不同,分类进行存放,并建立了电缆动态管理卡,方便了电缆的发放和库存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电网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强化预防性检修,减少、杜绝零星设备事故,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蠡县供电公司推行了“电网电气设备检修卡”。检修卡上标有检修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用途,检修地点、检修日期、存在问题以及处理情况,统一放在开关箱内,每一次检修都记录在案,使检修工能够随时观察和掌握设备运转情况。“电网电气设备检修卡”的推行,让维修工在检查设备的时候不能走形式,不打开设备就填不成卡,填不成卡就说明你没有检查设备,增强了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公司专门成立了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设备专业检查组,采取定期检查动态督察的形式,对电网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凡是超过规定周期检修开关的一律视为漏检,漏检责任人一律按“三违”查处。(田光辉)
蠡县供电公司在设备管理上,推行“六化”管理新模式,以电网电气设备为重点,完善机制,强化基础,整合资源,加强创新,提高效能,确保了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转,促进了电网的安全供电。
一、制度化:重基础,抓保障
蠡县供电公司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在设备管理上实施分级管理,明确了岗位职责和权限,形成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的设备管理网络,把靠制度约束管理作为管好设备的根本保障。
蠡县供电公司先后出台了《蠡县供电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蠡县供电公司设备管理补充规定》等制度以及各种相关管理实施细则。健全了设备群管组织,各生产班组及辅助单位维护班长经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即为本辖区的设备管理、检查员,落实了生产班组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制,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做到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信息流通,各管理员遍布城乡各条线路及变电站,出现问题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严格执行事故分析追查制度,对出现的供电事故不论大小,一律严格追查,及时召开事故追查会,深刻剖析根源,找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隐性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二、规范化:重技术,抓源头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越拉越长,供电设备多、供电负荷较大、供电线路电压损失大,给蠡县供电公司电网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蠡县供电公司从设计源头做起,严把设计关,优化了电网供电系统,减少了事故点,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专门制定了重点客户“三专”供电管理办法,所有“三专”供电设备每周一查,并认真做检修记录,确保了“三专”供电安全,杜绝了因局部无计划停电而造成的全线停电现象。同时,完成了电网高压双回路供电改造,给重点客户“三专”供电上了一把“安全锁”,确保了电网供电安全。
加强设备专业管理必不可少。蠡县供电公司按系统分别成立了设备管理、设备检查、低压电气管理、变电设备和电缆管理五个专业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每个专管组均以图、牌、板、账(卡)的形式系统管理,这种系统管理做到了在监控大厅就能对电网的电气设备使用及运行情况一目了然。电网所有开关台台上架、小型设备件件上板,摆放整齐,责任到人。电网的每台设备、每根电缆、每件小型设备都有相应的专职人员具体管理,实现了人机合一。蠡县供电公司赋予专业管理人员“四种权力”:一是对检修单位有检查验收的权力;二是对使用单位有检查监督和停电的权力;三是对参加移交设备的单位有提出建议和制止移交的权力;四是对设备使用情况有提出奖罚意见的权力。同时,严把设备的检修、安装、使用和回收四个关键环节,做到了检修不合格不予验收、安装不符合要求不使用、移交不符合质量标准不接收。
三、程序化:重过程,抓环节
为使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蠡县供电公司从入库、检修、验收、进网四个环节严格把关,为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加上“安全锁”。
严把入库关。对入库设备台台检测,逐一编号,登记造册,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做到一物一账,并实现微机管理;对修复设备,分别做好完好及检修次数的明确标志,经监测不合格的设备,严禁入库。
严把检修关。电气设备检修后,保证台台合格,每台设备退出电网后,解体检查,更换易损器件,经各种电气测试、质量检查,达到安全合格、零部件齐全完好。同时,详细记录每次检修内容,并在每台设备内部贴标签,标明检修人和主要技术参数,便于日后出现问题后,及时准确地查寻责任人员,增强了检修人员的责任心。
严把验收关。对检修后电气设备的验收,由技术员、检查员共同负责,在内部标签上填写验收人员、验收日期,方可入库。新设备或外委大修设备,由生技部组织财务、计划、审计、经管及相关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入库,登账建卡。
严把进网关。电气设备进入电网前再次通电试验,必须凭“电气设备验收合格单”和“合格标志”签发“进入电网合格证”,总工负责该证的验存,无证不得进入电网,否则追究总工责任。
四、精细化:重现场,抓落实
加强现场管理检查,各单位设备管理员、检查员每天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处理;各专业管理人员对运行的设备、电缆和小型设备进行定期循环检查,对安全保护装置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两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现场解决,对不能现场解决的,下达“安全隐患通知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检查后每天填写检查日报表,送分管技术员、经理签字,以便及时掌握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电网每月组织两次不定期设备完好检查,不仅查开关设备,而且查“三大保护”、小型设备、电缆和现场的工业卫生以及电缆、信号线的吊挂情况,并把检查结果同单位的安全质量结构工资挂钩。公司每月对以上三种形式的检查进行综合评定,每月评出最优、最差单位,奖优罚劣,奖罚分明,促进了生产班组工作面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使电网电气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同时,蠡县供电公司注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提倡一专多能;要求维修人员技能要求“一清、二能、三好、四会、五查、六无”。一清:对设备、设施管理规章制度要清楚;二能: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功能要明白;三好:对各种设备要做到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对各种设备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五查:对设备、设施及施工管理做到日查、巡查、检查、督查、核查、复查;六无:无缺油漏油现象,无漏水漏气现象,无灰尘、蜘蛛网现象,无接触不良接头过热现象,无保护误动、拒动现象,无计划外检修现象。
五、日常化:重质量,抓动态
蠡县供电公司坚持计划维修与日常保养并重的原则,结合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将所有运转设备都上台帐,检修人员实现挂牌留名制,对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每日通报监测监控情况,加强预防性检修,发现问题,严格按照隐患整改治理和事故应机处理措施执行,严防设备“带病”运转。
为提高电网供电自检质量,公司成立了供电专项检查小组,对电网、设备随时进行“会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动态达标质量。蠡县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设备专业动态抽查小组,以新版《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标准,采取定期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专业检查的力度,增加检查频率,确保各种电网供电设备零缺陷运行。
为确保设备动态达标,蠡县供电公司每天对全公司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各单位的检修情况,及时协调处理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对出现的设备生产事故不论大小,部室领导必须到现场进行抢修。同时,蠡县供电公司制定了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按规定进行各种电器设备保护试验,发现保护不灵敏,动作不可靠或不动作的,及时进行处理,切实堵塞安全漏洞,为安全供电提供坚实保障。
六、实用化:重需求,抓创新
针对低压电缆较多的实际,蠡县供电公司强化了电缆库房管理,按照“操作简捷、使用方便”的原则,自主研制了盘电缆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对盘好的电缆根据电缆截面不同,分类进行存放,并建立了电缆动态管理卡,方便了电缆的发放和库存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电网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强化预防性检修,减少、杜绝零星设备事故,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蠡县供电公司推行了“电网电气设备检修卡”。检修卡上标有检修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用途,检修地点、检修日期、存在问题以及处理情况,统一放在开关箱内,每一次检修都记录在案,使检修工能够随时观察和掌握设备运转情况。“电网电气设备检修卡”的推行,让维修工在检查设备的时候不能走形式,不打开设备就填不成卡,填不成卡就说明你没有检查设备,增强了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公司专门成立了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设备专业检查组,采取定期检查动态督察的形式,对电网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凡是超过规定周期检修开关的一律视为漏检,漏检责任人一律按“三违”查处。(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