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改革探析
2011-01-17 10:22:36 来源:浮婷
A-
A+
电力18讯: 12月31日,陕西省电力公司10个地市供电单位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套改全面实施完毕。该项工作于2010年7月至9月在汉中供电局进行了成功试点,10月开始在全公司范围内的地市供电单位推广实施。在10月14日汉中召开的现场推进会上,公司副总经理李永莱特别指出:该项改革将实现公司系统农电工分配制度、薪酬激励机制和工资长态增长机制的“三统一”。
思则变
陕西省电力公司直供直管县供电企业41个,现有农电工9513名,分布在556个供电所,担负着669个乡镇、10546个行政村、362万农户的生产生活供电服务任务。2007年,陕西省公司统一实施农电工岗位技能工资制,农电工人均月收入水平达到903元。之后,随着社会平均工资、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快速增长,农电工工资标准明显偏低,农电工关于提高待遇的呼声也逐渐增强,由于农村电网维管费由县级供电企业收支管理,各供电企业在农电工岗位技能工资之外相继建立了一些津补贴项目,部分单位提高了绩效工资的标准,全省分配标准没有得到彻底统一。如何规范农电薪酬管理,如何消除不同地域农电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农电工的收入水平同时激发工作积极性,成为陕西省电力公司农电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为此,陕西省电力公司公司从去年开始大力实施农电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组织农电、人事管理专家组成农电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家组,深入西安、安康、汉中等供电局各县供电企业和部分供电所,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地深入开展农电工工资分配调研工作,结合陕西省社会工资水平、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和消费指数等因素,提出了推行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意见。农电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实现,为统一农电工薪酬制度带来了机遇并打下了基础。
变则通
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改革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属于首创,该制度是用点数和点值确定员工工资的工资制度,在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套改中,针对供电所设置的所长、副所长、专业组组长、农网配电营业工等四个岗位,将原岗位技能工资、年功工资、绩效奖金等一并套入岗位薪点工资,取消各单位自行建立的各类津补贴,统一规范工资标准。同时统一建立季度电费回收奖、降损节能和年度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四项奖金,纳入年度农电工劳动工资计划管理,岗位薪点工资的发放和薪点调增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挂钩。
自7至9月份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改革试点工作在汉中启动以来,每个农电工都切实感受到了改变带来的实惠。新套改的农电员工薪酬分配制度将人均提高收入标准27.32%,农电员工工资性收入增长170至800元,并且结构更加合理。由于设了14个岗级、每岗20薪,共有280种薪点类别,分别针对不同类别供电所、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聘用时间农电工,使每位农电工都能自我“称重”,保证了薪点工资的科学、合理,为农电工主动接受创造了条件。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薪点工资制打破了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状态,农电员工们的工作责任感、荣誉感和紧迫感显著增强,农电工们纷纷自我加压,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在各个供电所蔚然成风。
通则久
更大的变化则体现在供电所整体水平的提高上。由于薪点工资制中的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费回收、降损节能“四项”奖金与供电所团队的绩效考核息息相关,农电工们团队协作意识大增,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工作效力和效率明显提高。在新一轮农网改造中,由农电工组成的突击队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使全年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据陕西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农电部主任裴非介绍,此次推行的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套改和绩效管理,不但有利于农电工队伍的稳定,还有利于农电工人力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形成招聘、流动和退出的合理机制,对农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陕西公司要求各地市公司深刻领会推行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的必要性,积极做好宣传发动、舆论引导和套改落实工作,确保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套改工作平稳过渡,把好事办成、办好、办实。
陕西省电力公司已经对深化农电工薪点工资制作出了部署:下一步,要继续推敲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探寻薪酬分配与个人实际贡献完全挂钩的有效方法,让每位农电工都能够在制度的激励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浮婷)
思则变
陕西省电力公司直供直管县供电企业41个,现有农电工9513名,分布在556个供电所,担负着669个乡镇、10546个行政村、362万农户的生产生活供电服务任务。2007年,陕西省公司统一实施农电工岗位技能工资制,农电工人均月收入水平达到903元。之后,随着社会平均工资、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快速增长,农电工工资标准明显偏低,农电工关于提高待遇的呼声也逐渐增强,由于农村电网维管费由县级供电企业收支管理,各供电企业在农电工岗位技能工资之外相继建立了一些津补贴项目,部分单位提高了绩效工资的标准,全省分配标准没有得到彻底统一。如何规范农电薪酬管理,如何消除不同地域农电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农电工的收入水平同时激发工作积极性,成为陕西省电力公司农电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为此,陕西省电力公司公司从去年开始大力实施农电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组织农电、人事管理专家组成农电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家组,深入西安、安康、汉中等供电局各县供电企业和部分供电所,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地深入开展农电工工资分配调研工作,结合陕西省社会工资水平、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和消费指数等因素,提出了推行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意见。农电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实现,为统一农电工薪酬制度带来了机遇并打下了基础。
变则通
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改革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属于首创,该制度是用点数和点值确定员工工资的工资制度,在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套改中,针对供电所设置的所长、副所长、专业组组长、农网配电营业工等四个岗位,将原岗位技能工资、年功工资、绩效奖金等一并套入岗位薪点工资,取消各单位自行建立的各类津补贴,统一规范工资标准。同时统一建立季度电费回收奖、降损节能和年度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四项奖金,纳入年度农电工劳动工资计划管理,岗位薪点工资的发放和薪点调增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挂钩。
自7至9月份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改革试点工作在汉中启动以来,每个农电工都切实感受到了改变带来的实惠。新套改的农电员工薪酬分配制度将人均提高收入标准27.32%,农电员工工资性收入增长170至800元,并且结构更加合理。由于设了14个岗级、每岗20薪,共有280种薪点类别,分别针对不同类别供电所、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聘用时间农电工,使每位农电工都能自我“称重”,保证了薪点工资的科学、合理,为农电工主动接受创造了条件。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薪点工资制打破了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状态,农电员工们的工作责任感、荣誉感和紧迫感显著增强,农电工们纷纷自我加压,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在各个供电所蔚然成风。
通则久
更大的变化则体现在供电所整体水平的提高上。由于薪点工资制中的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费回收、降损节能“四项”奖金与供电所团队的绩效考核息息相关,农电工们团队协作意识大增,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工作效力和效率明显提高。在新一轮农网改造中,由农电工组成的突击队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使全年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据陕西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农电部主任裴非介绍,此次推行的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套改和绩效管理,不但有利于农电工队伍的稳定,还有利于农电工人力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形成招聘、流动和退出的合理机制,对农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陕西公司要求各地市公司深刻领会推行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制的必要性,积极做好宣传发动、舆论引导和套改落实工作,确保农电工岗位薪点工资套改工作平稳过渡,把好事办成、办好、办实。
陕西省电力公司已经对深化农电工薪点工资制作出了部署:下一步,要继续推敲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探寻薪酬分配与个人实际贡献完全挂钩的有效方法,让每位农电工都能够在制度的激励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浮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