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发展论坛 > 正文

保定供电公司:基层党组织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思考

  2010-12-21 16:02: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认真树立与人为本意识,担起以人为本责任,做好以人为本工作,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是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于是基层党组织积极做好“以人为本”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在我国古代最早提出“以人为本”概念的是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宰相管仲,他在其名著《管子》的“霸言”篇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毛泽东把中外思想家对人的关怀放在其视野的中心,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思想。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主张发挥人的自觉能动作用,强调“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等等。这一些科学客观地论断,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结合新时期的新实践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论述,同样揭示了社会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揭示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二、供电企业“以人为本”的立足点

     (一)学习培训,是员工掌握知识,掌握技术、提高思想的有效途径。供电企业需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员工培训机制,要让员工有时间学、有地方学、有条件学、有机会学,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培训,如业务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等,可以结合班组建设活动,“温馨变电站”的建立等,为员工提供方便的学习环境。

     (二)安全环境是员工人身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1、企业要为员工创造好的安全环境,提供完善的安全保护,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创建安全文化。着力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和事故教训的教育;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做到责任到人,安全措施到位。2、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在日常生产工作中,还要注意调整员工的心理状态,使其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投身于各自生产岗位中。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紧密地与员工的生产岗位工作性质和员工性格特点联系在一起,甚至员工作业的环境、家庭生活的方式和不同的季节都应考虑到,这样才有利于安全心理培养的效果。3、要通过安全心理学讲座、谈心、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会、安全板报、事故预想、危险点分析等有效的安全心理教育形式,激发生产一线员工安全心理的欲望,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在企业发展管理事务中,要让员工有知情权、参与权。对企业大的决策、发展的目标,每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人事变化等重要事件,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员工知晓、参与。真正让员工做企业的主人,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分配问题是企业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企业在分配问题上一定要体现出原则上的公平,实现“阳光分配”。分配不能搞一碗水端平的平均主义,这样不利于培养主动性、积极性;也不能把距离拉得过大,形成工作是少部分人干的,打击多数人的积极性;更不能搞“暗箱操作”,凭关系、凭感情、没根据,想给谁给谁,想给多少给多少。

     (五)员工的归宿问题。员工是企业的一员,在员工受到伤害,生病住院等,企业的关心、看望显得非常重要,能使员工有家的感觉,感受到企业家庭的温暖,自己作为一名成员,没有被企业所忽视。所以,企业在体现以人为本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

     三、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怎样做到“以人为本”

     (一)要把“以人为本”放在基层党组织的“心上”。在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平时不论在讲话中、总结中,无不提到“以人为本”,但究其以人为本的含义,如何以人为本却知知甚少,可见,很多人把“以人为本”这个词当成了一种时髦,一句口号。越用越广泛,大家都发现了这个词好用,马列似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照到哪里哪里亮,而且说着顺口,用在什么地方都言简意赅,很有中国特色。不喊歇不掉,喊着让别人感觉好像真有那么回事。所以,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弄清什么是以人为本。1、所谓以人为本,资料上有这样的解释: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2、什么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这里讲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发展目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3、在知道什么是以人为本后,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基层领导就不应该只是在嘴上喊喊,而是要真正地在尊重人、依靠人,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要正确引导员工认清“以人为本”的含义。讲到以人为本,很多员工会偏面地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己为本,个人利益至上,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把自己当目的,不把自己当手段。作为党组织,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者,面对这些情况时就有必要、有义务提前向群众多做宣传,多做解释,让群众真正了解以人为本是需要大家遵循什么,最终达到什么目的,以便工作起来有条不紊。

     (三)要协调处理好与行政的关系。做为企业基层党组织,不同与行政单位基层党组织,企业主要将安全、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很多员工心里无形中就形成了支部书记“不管事”,支部书记说话“算不了数”等一些看法。有了问题、有了困难不愿意去找党组织,想着找了也帮不了什么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当一个组织形成这样的被动局面时,人都不挨边了,还怎么去谈以人为本呢?因此,我们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有没有答应过群众的事没有解决,组织工作有没有与行政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与行政领导是否存在不团结的现象。党组织要正确处理好与行政的关系,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主动服务与行政的中心工作,群众有困难找到组织时,要主动与行政进行沟通,共同想办法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出合理的解释。做到基层党组织与行政工作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论找到行政还是找到组织都能为群众办得了事,办得好事。

     (四)要把员工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1、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千万不能把抓安全工作当成是行政的事而甩手不管,要始终把员工的安全放在抓稳定的重要位置来抓,积极做好安全思想管理体系建设,从思想上引导,行动上支持,把员工的安全看得高于一切。2、在安全管理上不能当“门外汉”,对不懂的问题更不能信口开河,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紧贴安全生产实际,发挥“开锁”、“点拨”、“引路”的作用,使党组织在关键时候站得出、用得上,能积极为安全生产服务。3、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掌握具体的安全管理知识、各种规程、危险点预控管理办法、安全处罚条例、安全互保监督办法、安全心理学等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工作到位,才能说内行话、办内行事。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围绕安全生产,才能“稳得住”、“贴得紧”,才能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体现创造力,发挥战斗力。4、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协助行政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要牵头组织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安全形势教育日”制度,协助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抓好整改,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关心群众利益,做到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基层党支部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上要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要尊重员工的创造,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对于群众的眼前利益和具体利益,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更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极大地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和眼前利益,解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难。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解决员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对一时不能满足利益要求的员工,更要以极大的耐心,向其说明情况,以争得群众的理解。要积极发动员工,领导员工投入到“三集五大”电力改革和发展之中,按照电网公司“提高供电可靠率,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想办法多供电量,多出效益,多出成绩,对发展的成果,切实做到让群众共享。

     (六)、以“特色党支部”等活动为载体,体现以人为本。供电企业基层党支部要认真开展“特色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要主动以行政工作、生产、安全、管理相结合,注重抓好班子自身的建设和队伍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加强对领导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工作制度的建设,以求在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树立典范,全面贯彻以理服人、以德治人,以制度管人,办事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加强员工的教育引导工作和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活动紧扣主题,不出现立项不沾边,工作形式走样。要积极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关心的事开展活动,要多开展以“以人为本”为特色的创建活动,体现人的思想性、责任性、创造性、价值性。

     (七)、要在落实上狠下工夫。以人为本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的工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狠下工夫,狠抓落实。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健全机制,从制度建设上加以引导和保证。要建立科学的责任机制,把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变成责任予以分解和落实;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把人的标准具体化,融入评价机制中予以考察和落实,并让员工参与到评价机制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体,对群众意见的反馈要做到透明化。要把以人为本摆在首要位置,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率先垂范,当好以人为本的样板和典范,以自身的行动引领人、影响人。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做到灵活运用,不照抄照搬,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决克服企业基层党组织不管事,“以人为本”就是要给群众钱物等片面思想。要让群众看得到党组织确实真心为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才不会形成没人进门的“空巢”。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为人的发展铺路,为企业的发展助力,为组织自身的发展增光,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保定供电公司:田光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

2018-07-31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2018-04-16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

2018-04-16

热点排行
  • · “西电东送”的战略意义和展望
  • · 供电所“防投诉”指南
  • ·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 ·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诉”,犹如哑巴吃黄连!
  • · 在电力局上班十年,垫付了十万电费...
  • · 95598客服终于出来发话了: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体制!
  • · 为什么基层员工越来越想逃离供电所?
  • ·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吗?
  • · 基层供电所“六大烦心事”,你遇到过几件?
  • · 一位供电所老员工的心里话...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