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职教 筑牢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石
2010-12-14 17:08:15 来源:梁日新 卢莉莉
A-
A+
电力18讯: 当今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员工素质队伍的较量。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队伍的素质。现代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的生产是在高压高参数的现代化电网中进行的,企业对员工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办好职工教育,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构筑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石。
多年来,广西容县电力有限公司在技能人才的培育、选拔、使用中,始终坚持以“为生产经营服务,服务于生产经营”为宗旨,实践“全员培训为基础,生产经营骨干为重点”的思路,系统规划,全面实施,使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速度与企业发展同步,满足了企业发展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做实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一、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
㈠高度重视职教工作,组织领导到位,经费到位。
将职教工作列入本企业的年度目标责任制的内容,成立职教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亲任组长,一名副总经理任副组长,中层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人力资源部具体抓,各部门密切配合,并设置职教专责负责做好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每年年初制定职工培训计划,除足额提取职工培训资金外,还额外拨付一定的资金,重点向一线职工倾斜。
04年以来共投入职工培训资金450多万元(仅09年投入141多万元),共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线路施工安装维护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09个,完成职工培训8600多人次。08年建成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最早的员工培训中心之一,培训中心面积达500多平方米,设备齐全。
㈡建章立制,使职教工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编制并完善了一整套企业职教工作制度,基本涵盖了职教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员工教育培训管理规定》、《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职教岗位工作标准》、《专家带徒弟“手拉手”活动实施方案》等共约10多种5万多字。
㈢内外并举、长短结合、定活互补、形式多样抓好技能人力培养工作。
1、内外并举,把公司员工送出去培训和单位内部组织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⑴充分开发和利用内部师资力量。聘请本企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培训班的教师或讲解员,较好地满足了企业职教力量的需要。
⑵把员工送出去培训。2004年以来共派送员工约600多人次到区内外培训学习。
2、长短结合,定活互补,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
⑴将较为长期的培训班和短期的培训班互相结合;
⑵将定期的培训班和不定期的培训班互相结合。
3、大力倡导和支持所辖各单位自主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该公司所辖各单位针对所属员工技能情况,广泛性地开展了各类培训工作。其中以黎村供电营业所开展的“登杆作业训练日”、“安全结对子”“标准化接线”等活动最具特色,成效较为显著。
4、精心组织,合理搭配,着力抓好具有水利系统特色的专家带徒弟“手拉手”活动。
04年至今该公司共组织了“手拉手”活动对子38对。其中04年被帮教对象封雪萍撰写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增加计算量点的探讨》获广西水利学会优秀论文奖。此外,先后有三人获得了玉林市和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一人被选送参加全国变电站运行工技能大赛,并获得良好成绩。
5、以活动为载体,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岗位技能的提高。
⑴持之以恒开展提高职工岗位技能的“双文明劳动竞赛”。由最初的在变电站中评比,推行至各供电营业所、发电站,成效显著,得到了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充分肯定。
⑵07年举办了电力计量接线比赛,08年举办了机动车驾驶员、工程施工工艺及架空线路安装技能比赛,09年成功举办了本企业第一届职工竞技运动会,竞技项目多达15种。
⑶08年组队参加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首届职工技能大赛,整个大赛五个竞赛项目的六个一等奖,该公司荣获三个,并获其它项目的三个二等奖 一个三等奖,成为参赛的48个企业中获奖最多的公司。
6、创新培训模式,率先在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实施“校企合作”。
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把公司135名技术人员送到该校进行脱产培训。技术人员学成后,为公司2009年完成5400多万元元国家拉动内需的电网工程建设发挥了骨干作用。
㈣鼓励支持员工在岗学历再教育,成果显著。
实行带薪学习制度,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院等高校联系,在本企业设立专门教学点(在县级电力企业较为罕见),积极为公司员工参加在岗学历再教育提供便利。04年至今,公司先后有240多名青年员工报考就读成人高校的中专以上课程,有140多人取得了成人教育大专以上学历,通过在岗学历再教育使部分员工迅速成长为企业的高级、中级管理人员或岗位技术能手。
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公司员工到本单位的先进单位或兄弟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实习锻炼,引导员工学习相关技能。
04年至今,共计组织了50多批600多人次到玉林供电局等各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使公司的员工扩宽视野,取长补短,在交流学习得到培训。
㈥着力抓好职教培训的质量,确保取得实效。
开班前认真落实师资、教材教具及方案,每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公司领导坚持给学员作动员讲话,并不定时地参加培训课旁听。严明学习纪律,坚持课前点名,课后通过闭卷考试检查培训效果。
㈦建立激励机制,拓宽人才发展空间。
1、实施“三三制”,搭建公开选拔人才平台。“三三制”是广西水利电业集团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特有选聘制度。在经过常规的报名、资格审查、公示、笔试、面试、演讲等竞聘程序后,进入投票环节。公司班子成员票、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票、中二层以上管理人员票各占1/3权重。三部分得票分数现场汇总、当众公布,总分高者胜选,当场聘任。“三三制”为不同岗位的人才提供了发展空间。05年以来,该公司共有70多名挑战者走进了管理人员行列。
2、设立专家带徒弟“手拉手”活动专项奖励基金,根据年度考核评比“手拉手”对子,进行一定奖励。
3、建立合理化建议和突出贡献奖励机制。每年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及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重奖。
4、选树优秀技能人才典型,调动员工钻研技术、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及作用
1、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知识结构得到了明显提高,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至2009年12月底,该公司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28人(04年为48人),中专学历的有49人(04年为23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8人(04年为50人),持有职业资格人员544人(04年为110人),持进网作业许可证书人员465人(04年为0人)。
该公司的职教工作在得到容县劳动局、安监局及有关部门的一致认可外,还连年在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名列前茅,04、05、07、08年获职工教育工作一等奖,06和09年获二等奖,并多次在广西水利电业集团职工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通过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该公司培养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⑴科技研发结硕果
该公司车飞平、韦刚毅等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多种信息系统整合平台项目,被评定为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荣获2009年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在整个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首屈一指。
⑵技术改造增效益
①2006年7月31日,该公司容城电站的1#机组发生发电机转子磁极连接结线烧毁非运行责任事故。黎吉明同志到达现场后,经过认真的分析,建议起吊定子。检修组采纳了黎吉明同志的建议。直接减少了拆除和安装联轴和水导这个环节,缩短3天工期,相对增加发电量9万千瓦时,相当于为企业增加效益2万多元。
②该公司浪水电站2号机组自投运以来,转轮叶片一直存在漏油现象,尤以2006年最为严重,全年漏油22800kg,平均发电每小时漏油约5 kg,发电成本很高。该公司总工室副总工程师覃乾振、发电管理部机械专职工程师罗世镇和浪水电站站长黎吉明等三位工程师对漏油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共同提出具体的技改措施。技术改造后,经过运行观测和统计,年节约了运行成本11.3924万元。经有关部门核实,该方案改造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3、企业安全有效发展
04年至今,该公司没有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连年获容县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检查考核一等奖,安全生产管理成功经验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电监部门和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广。
08年我国南方发生罕见冰冻灾害,该公司不但确保了容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17万户群众的正常用电,而且还派出103名骨干到灾区三江县、全州县抗冰救灾,累计修复35KV线路39.5公里、抢修10KV线路断杆260基,断线97处、供电线路108.5公里,抢修0.4KV断杆30基、断线15处,供电线路15公里,恢复107个台区供电,为18.15万受灾群众恢复了供电,出色完成抗冰救灾任务,获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抗冰救灾先进抢修队称号,并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的表彰。
2010年6月2日容县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地质灾害,容县电网由此蒙受了严重破坏――因灾停电35kV一座、10kV线路28条、404条400V线路、台区523个,自然村610个,涉及容州、十里、浪水等十个乡镇,53599户近22万居民生活用电受到严重影响……大灾面前,该公司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统筹指挥员工安全抢修,快速抢修,使得所有受灾配电台区均能在短时内恢复供电,并创下七天七夜全面恢复重灾区供电的奇迹(常规施工起码花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容县电力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年来,该公司全面深入、持之以恒地开展企业职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直接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04年以来供售电量年均增长10%以上,06年利税总额突破2000万元;07年获玉林市人民政府授予玉林市强优工业企业称号;08年利税总额突破3000万,获玉林市国家税务局和玉林市地方税务局联合授予“A级信用纳税企业”荣誉称号;09年,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各项经营指标仍取得了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的好成绩,实现利润1386万元,税金2213多万元,成为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的一流企业。(梁日新 卢莉莉)
多年来,广西容县电力有限公司在技能人才的培育、选拔、使用中,始终坚持以“为生产经营服务,服务于生产经营”为宗旨,实践“全员培训为基础,生产经营骨干为重点”的思路,系统规划,全面实施,使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速度与企业发展同步,满足了企业发展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做实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一、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
㈠高度重视职教工作,组织领导到位,经费到位。
将职教工作列入本企业的年度目标责任制的内容,成立职教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亲任组长,一名副总经理任副组长,中层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人力资源部具体抓,各部门密切配合,并设置职教专责负责做好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每年年初制定职工培训计划,除足额提取职工培训资金外,还额外拨付一定的资金,重点向一线职工倾斜。
04年以来共投入职工培训资金450多万元(仅09年投入141多万元),共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线路施工安装维护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09个,完成职工培训8600多人次。08年建成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最早的员工培训中心之一,培训中心面积达500多平方米,设备齐全。
㈡建章立制,使职教工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编制并完善了一整套企业职教工作制度,基本涵盖了职教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员工教育培训管理规定》、《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职教岗位工作标准》、《专家带徒弟“手拉手”活动实施方案》等共约10多种5万多字。
㈢内外并举、长短结合、定活互补、形式多样抓好技能人力培养工作。
1、内外并举,把公司员工送出去培训和单位内部组织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⑴充分开发和利用内部师资力量。聘请本企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培训班的教师或讲解员,较好地满足了企业职教力量的需要。
⑵把员工送出去培训。2004年以来共派送员工约600多人次到区内外培训学习。
2、长短结合,定活互补,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
⑴将较为长期的培训班和短期的培训班互相结合;
⑵将定期的培训班和不定期的培训班互相结合。
3、大力倡导和支持所辖各单位自主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该公司所辖各单位针对所属员工技能情况,广泛性地开展了各类培训工作。其中以黎村供电营业所开展的“登杆作业训练日”、“安全结对子”“标准化接线”等活动最具特色,成效较为显著。
4、精心组织,合理搭配,着力抓好具有水利系统特色的专家带徒弟“手拉手”活动。
04年至今该公司共组织了“手拉手”活动对子38对。其中04年被帮教对象封雪萍撰写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增加计算量点的探讨》获广西水利学会优秀论文奖。此外,先后有三人获得了玉林市和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一人被选送参加全国变电站运行工技能大赛,并获得良好成绩。
5、以活动为载体,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岗位技能的提高。
⑴持之以恒开展提高职工岗位技能的“双文明劳动竞赛”。由最初的在变电站中评比,推行至各供电营业所、发电站,成效显著,得到了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充分肯定。
⑵07年举办了电力计量接线比赛,08年举办了机动车驾驶员、工程施工工艺及架空线路安装技能比赛,09年成功举办了本企业第一届职工竞技运动会,竞技项目多达15种。
⑶08年组队参加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首届职工技能大赛,整个大赛五个竞赛项目的六个一等奖,该公司荣获三个,并获其它项目的三个二等奖 一个三等奖,成为参赛的48个企业中获奖最多的公司。
6、创新培训模式,率先在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实施“校企合作”。
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把公司135名技术人员送到该校进行脱产培训。技术人员学成后,为公司2009年完成5400多万元元国家拉动内需的电网工程建设发挥了骨干作用。
㈣鼓励支持员工在岗学历再教育,成果显著。
实行带薪学习制度,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院等高校联系,在本企业设立专门教学点(在县级电力企业较为罕见),积极为公司员工参加在岗学历再教育提供便利。04年至今,公司先后有240多名青年员工报考就读成人高校的中专以上课程,有140多人取得了成人教育大专以上学历,通过在岗学历再教育使部分员工迅速成长为企业的高级、中级管理人员或岗位技术能手。
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公司员工到本单位的先进单位或兄弟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实习锻炼,引导员工学习相关技能。
04年至今,共计组织了50多批600多人次到玉林供电局等各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使公司的员工扩宽视野,取长补短,在交流学习得到培训。
㈥着力抓好职教培训的质量,确保取得实效。
开班前认真落实师资、教材教具及方案,每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公司领导坚持给学员作动员讲话,并不定时地参加培训课旁听。严明学习纪律,坚持课前点名,课后通过闭卷考试检查培训效果。
㈦建立激励机制,拓宽人才发展空间。
1、实施“三三制”,搭建公开选拔人才平台。“三三制”是广西水利电业集团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特有选聘制度。在经过常规的报名、资格审查、公示、笔试、面试、演讲等竞聘程序后,进入投票环节。公司班子成员票、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票、中二层以上管理人员票各占1/3权重。三部分得票分数现场汇总、当众公布,总分高者胜选,当场聘任。“三三制”为不同岗位的人才提供了发展空间。05年以来,该公司共有70多名挑战者走进了管理人员行列。
2、设立专家带徒弟“手拉手”活动专项奖励基金,根据年度考核评比“手拉手”对子,进行一定奖励。
3、建立合理化建议和突出贡献奖励机制。每年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及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重奖。
4、选树优秀技能人才典型,调动员工钻研技术、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及作用
1、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知识结构得到了明显提高,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至2009年12月底,该公司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28人(04年为48人),中专学历的有49人(04年为23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8人(04年为50人),持有职业资格人员544人(04年为110人),持进网作业许可证书人员465人(04年为0人)。
该公司的职教工作在得到容县劳动局、安监局及有关部门的一致认可外,还连年在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名列前茅,04、05、07、08年获职工教育工作一等奖,06和09年获二等奖,并多次在广西水利电业集团职工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通过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该公司培养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⑴科技研发结硕果
该公司车飞平、韦刚毅等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多种信息系统整合平台项目,被评定为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荣获2009年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在整个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首屈一指。
⑵技术改造增效益
①2006年7月31日,该公司容城电站的1#机组发生发电机转子磁极连接结线烧毁非运行责任事故。黎吉明同志到达现场后,经过认真的分析,建议起吊定子。检修组采纳了黎吉明同志的建议。直接减少了拆除和安装联轴和水导这个环节,缩短3天工期,相对增加发电量9万千瓦时,相当于为企业增加效益2万多元。
②该公司浪水电站2号机组自投运以来,转轮叶片一直存在漏油现象,尤以2006年最为严重,全年漏油22800kg,平均发电每小时漏油约5 kg,发电成本很高。该公司总工室副总工程师覃乾振、发电管理部机械专职工程师罗世镇和浪水电站站长黎吉明等三位工程师对漏油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共同提出具体的技改措施。技术改造后,经过运行观测和统计,年节约了运行成本11.3924万元。经有关部门核实,该方案改造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3、企业安全有效发展
04年至今,该公司没有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连年获容县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检查考核一等奖,安全生产管理成功经验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电监部门和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广。
08年我国南方发生罕见冰冻灾害,该公司不但确保了容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17万户群众的正常用电,而且还派出103名骨干到灾区三江县、全州县抗冰救灾,累计修复35KV线路39.5公里、抢修10KV线路断杆260基,断线97处、供电线路108.5公里,抢修0.4KV断杆30基、断线15处,供电线路15公里,恢复107个台区供电,为18.15万受灾群众恢复了供电,出色完成抗冰救灾任务,获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抗冰救灾先进抢修队称号,并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的表彰。
2010年6月2日容县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地质灾害,容县电网由此蒙受了严重破坏――因灾停电35kV一座、10kV线路28条、404条400V线路、台区523个,自然村610个,涉及容州、十里、浪水等十个乡镇,53599户近22万居民生活用电受到严重影响……大灾面前,该公司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统筹指挥员工安全抢修,快速抢修,使得所有受灾配电台区均能在短时内恢复供电,并创下七天七夜全面恢复重灾区供电的奇迹(常规施工起码花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容县电力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年来,该公司全面深入、持之以恒地开展企业职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直接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04年以来供售电量年均增长10%以上,06年利税总额突破2000万元;07年获玉林市人民政府授予玉林市强优工业企业称号;08年利税总额突破3000万,获玉林市国家税务局和玉林市地方税务局联合授予“A级信用纳税企业”荣誉称号;09年,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各项经营指标仍取得了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的好成绩,实现利润1386万元,税金2213多万元,成为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系统的一流企业。(梁日新 卢莉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