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电力企业团青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0-12-07 09:32:45 来源:万 婷
A-
A+
电力18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共青团组织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共青团组织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善于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团组织应有的作用。
丰城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职工910多人,其中团员55人,青年282人,占总人数的30%。由此,历经电力体制改革后的企业团组织,当前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好工作,就成为现如今企业团青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下面笔者将通过近年来从事团青工作的实践经验,来阐述几点粗浅的拙见:
一、当前电力企业共青团工作现状及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利益主体、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共青团工作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随着环境而改变,团员青年阅历较浅、思想相对单纯、更容易受新生事物的影响,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行为更加务实,物质文化生活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节奏更加快捷。近年来,企业团组织、团干部教育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解放思想,勤奋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影响着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这就造成电力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团员队伍萎缩、青年需求多样化等新情况、新问题。在客观上要求共青团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团组织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协调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现团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团员队伍逐年萎缩,年龄结构特征明显。近年来,随着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力度的加大,过去大量低年龄、低学历团员的就业率逐年降低,加之每年都有一批年满28周岁的团员退团,团员队伍“入不付出”,呈现出团员队伍逐年萎缩的趋势。从2006年至2010年四年时间内,丰城市供电公司退团近120人,新增团员40余人,其中包括大部分人事代理职工。从团青队伍情况来看,团员数逐年减少,呈现负增长势头,年龄结构特征明显,团员青年大多集中在30-35岁之间。
二是团员青年流动性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团员青年由于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等特点,而在需要进行人员调整时,往往是团员青年调整较多,因此,团员及青年存在流动过快现象,不好管理和掌握,致使团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基层团支部机构设置频繁变化。现公司团支部由2006年的14个缩减为9个,而且大多数是联合支部,甚至出现个别单位没有团员的情况,这给我们开展工作带来不少的问题。如有的团员集中在某个单位,有的单位一个团员也没有;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可以设为支部但又存在地域问题,与其他单位路程太远等一系列问题,给团支部工作造成许多不便。
三是团员青年思想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团员青年的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造成部分团员青年组织意识淡薄、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不良思想等情况出现,这也给团青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四是团干部兼职情况普遍。由于职数、经费等各方面原因,团干部基本上都是由各单位、部门人员兼职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造成团委工作力量单薄、开展工作困难等情况,因此,团委工作呈现局限性、阶段性,主动性不强。
二、努力探索创新团青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面对电力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认为,企业共青团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理念。首先,要树立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理念,把团的工作放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规划、去定位,正确理解和把握共青团组织围绕中心与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完整含义和辩证关系,实现“六个转变”:团的思想教育由传统“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团的工作重心由“文化娱乐型”向“参与经济型”转变;团的活动方式由“集中型、突击型”向“分散型、常规型”转变;团的运行机制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团干部素质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团的组织设置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同时,要树立共青团的“品牌”理念,在注重品牌的当今社会,要充分发掘共青团的品牌效应,凝聚团员青年,寻求各方支持,在紧密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实践中树立品牌形象。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团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按章理事、以法行事的观念,努力做到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制度,严守团的纪律,促进团的工作规范运行。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科学的决策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将维护青年权益、开展青年事务、服务青年成长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坚持党建带团建的运行机制,按照有利于党对团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有利于增强团的活力的要求,对团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建设水平。
创新工作载体。共青团组织要把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理念付诸于实践,关键要选好切入点和“抓手”。一是围绕提高青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深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和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这是共青团工作直接服务企业经济建设的有效载体。二是围绕建设企业文化的目标,积极在广大团员青年中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任务,动员和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活动。丰城市供电公司团委开展的“安全生产 我的责任”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倡导团员青年围绕生产经营管理提“合理化建议”,如开展安全短信征集活动,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聪明才智;引导团员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攻克难关,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工作人员少而工作内容不断扩展的新情况,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也见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与相关部门联姻,发挥合力作用。例如联合发展策划部开展了青年创新创效项目评选,与工会部门联合开展了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与安全监察部门开展“团员纠违章”、安全生产主题演讲比赛等,既得到了经费上的援助、人力上的帮助,又实现了工作成果共享。二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团支部的积极性。对有些工作采取由团支部承办的形式,团委重点做好策划、协调、指导工作,为支部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提供有效的服务。既充分利用了团组织的资源,又为支部提供了发挥各自优势的锻炼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各基层单位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的要求。
创新成就事业,创新开辟未来。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虽然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强力推进工作创新,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加强团的建设,就一定能够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万 婷)
丰城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职工910多人,其中团员55人,青年282人,占总人数的30%。由此,历经电力体制改革后的企业团组织,当前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好工作,就成为现如今企业团青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下面笔者将通过近年来从事团青工作的实践经验,来阐述几点粗浅的拙见:
一、当前电力企业共青团工作现状及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利益主体、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共青团工作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随着环境而改变,团员青年阅历较浅、思想相对单纯、更容易受新生事物的影响,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行为更加务实,物质文化生活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节奏更加快捷。近年来,企业团组织、团干部教育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解放思想,勤奋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影响着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这就造成电力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团员队伍萎缩、青年需求多样化等新情况、新问题。在客观上要求共青团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团组织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协调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现团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团员队伍逐年萎缩,年龄结构特征明显。近年来,随着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力度的加大,过去大量低年龄、低学历团员的就业率逐年降低,加之每年都有一批年满28周岁的团员退团,团员队伍“入不付出”,呈现出团员队伍逐年萎缩的趋势。从2006年至2010年四年时间内,丰城市供电公司退团近120人,新增团员40余人,其中包括大部分人事代理职工。从团青队伍情况来看,团员数逐年减少,呈现负增长势头,年龄结构特征明显,团员青年大多集中在30-35岁之间。
二是团员青年流动性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团员青年由于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等特点,而在需要进行人员调整时,往往是团员青年调整较多,因此,团员及青年存在流动过快现象,不好管理和掌握,致使团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基层团支部机构设置频繁变化。现公司团支部由2006年的14个缩减为9个,而且大多数是联合支部,甚至出现个别单位没有团员的情况,这给我们开展工作带来不少的问题。如有的团员集中在某个单位,有的单位一个团员也没有;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可以设为支部但又存在地域问题,与其他单位路程太远等一系列问题,给团支部工作造成许多不便。
三是团员青年思想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团员青年的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造成部分团员青年组织意识淡薄、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不良思想等情况出现,这也给团青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四是团干部兼职情况普遍。由于职数、经费等各方面原因,团干部基本上都是由各单位、部门人员兼职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造成团委工作力量单薄、开展工作困难等情况,因此,团委工作呈现局限性、阶段性,主动性不强。
二、努力探索创新团青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面对电力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认为,企业共青团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理念。首先,要树立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理念,把团的工作放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规划、去定位,正确理解和把握共青团组织围绕中心与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完整含义和辩证关系,实现“六个转变”:团的思想教育由传统“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团的工作重心由“文化娱乐型”向“参与经济型”转变;团的活动方式由“集中型、突击型”向“分散型、常规型”转变;团的运行机制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团干部素质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团的组织设置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同时,要树立共青团的“品牌”理念,在注重品牌的当今社会,要充分发掘共青团的品牌效应,凝聚团员青年,寻求各方支持,在紧密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实践中树立品牌形象。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团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按章理事、以法行事的观念,努力做到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制度,严守团的纪律,促进团的工作规范运行。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科学的决策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将维护青年权益、开展青年事务、服务青年成长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坚持党建带团建的运行机制,按照有利于党对团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有利于增强团的活力的要求,对团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建设水平。
创新工作载体。共青团组织要把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理念付诸于实践,关键要选好切入点和“抓手”。一是围绕提高青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深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和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这是共青团工作直接服务企业经济建设的有效载体。二是围绕建设企业文化的目标,积极在广大团员青年中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任务,动员和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活动。丰城市供电公司团委开展的“安全生产 我的责任”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倡导团员青年围绕生产经营管理提“合理化建议”,如开展安全短信征集活动,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聪明才智;引导团员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攻克难关,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工作人员少而工作内容不断扩展的新情况,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也见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与相关部门联姻,发挥合力作用。例如联合发展策划部开展了青年创新创效项目评选,与工会部门联合开展了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与安全监察部门开展“团员纠违章”、安全生产主题演讲比赛等,既得到了经费上的援助、人力上的帮助,又实现了工作成果共享。二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团支部的积极性。对有些工作采取由团支部承办的形式,团委重点做好策划、协调、指导工作,为支部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提供有效的服务。既充分利用了团组织的资源,又为支部提供了发挥各自优势的锻炼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各基层单位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的要求。
创新成就事业,创新开辟未来。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虽然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强力推进工作创新,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加强团的建设,就一定能够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万 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