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层农电工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2010-12-08 08:36:37 来源:李小泉
A-
A+
电力18讯: 农电工会的建立,有利于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坚定不移地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对农电职工的管理;有利于发挥农电职工在农电事业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促进公司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农电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协调好劳动关系;有利于维护好企业和农电职工的“两个”合法权益。
2003年3月,江苏省如东县供电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相关规定,召开如东县苏源农电发展有限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经过层层推荐、民主选举,从基层供电所及农电公司本部各单位选出了53名会员代表,成立了南通六县一市首家农电工会。通过这几年的的规范运作和亲身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农电工会的建立,不仅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电力建功立业,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1、理顺组织关系,主动建章立制。
1.1 农电工会首先成立了农电公司工会小组和35个农村供电所工会小组,并选出了各个小组的工会小组长。
1.2 明确农电工会在如东县供电公司党委和公司工会、农电党总支领导下开展工作。
1.3 制定《农电工会主席、委员工作职责》、《农电工会组织机构网络图》、《农电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网络图》、《农电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农电职工竞争上岗办法》、《供电所所务公开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1.4 通过召开如东县供电公司农电职代会暨农电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农电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同时明确各自的职责。
2、加强机制建设,规范农电管理。
2.1 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一是通过规范劳动合同、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规范的用工体制,给予农电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上的基本保障;二是建立劳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维护农电工的生命健康权;三是建立农电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考核体系,从根本上解除农电工的后顾之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农电生产和管理工作。
2.2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疏通民主参与渠道。探索农电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积极推行所务公开,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落实农电工对企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农电工更加关注企业发展,不断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
2.3 加强教育培训机制建设,打造高素质农电工队伍。对农电工开展系统的教育培训,提升其技术素质、服务能力和安全意识。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增强农电工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把“争先创优”活动延伸到农电工,不断提高农电工文化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2.4 加强人才机制建设,搭建员工成长平台。积极为农电工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农电工平等参与农电管理岗位的竞争。在技能鉴定、职称评定、先进评比等方面为其搭建平台,同步考虑。让农电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努力工作就有出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
3、构筑帮扶体系,全力办好实事。
3.1 农电工会始终把实现农电职工的愿望和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心困难农电职工,把关心农电职工身体健康和解决农电职工实际困难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职责。
3.2 逢年过节,均为农电职工办理年、节礼,为退休老同志和体弱多病的老职工送去慰问金。
3.3 七年多来,先后5次组织400多名优秀农电职工到海南、西安、桂林、北京、香港等地参观、疗养;七次组织县中医院医务人员对全体农电职工进行B超、血脂、血糖、血压、心电图、肝功能等项目体检;定期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和工作服。
3.4 农电公司与全体农电工签定了《劳动用工合同书》,五险一金全部按规定办理,使农电职工基本生活得到可靠保障。
3.5 广大农电职工积极参与“爱心捐助”活动,农电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显现。2004年为原浒零供电所职工缪四林重病的妻子、女儿看病捐助2.2万元; 2005年为双甸供电所职工闵建忠等困难农电工家庭捐款1.62万元。各供电所工会小组还自发地为困难职工、社会失学儿童捐款,八年来累计捐款达20余万元。这些善举,增强了农电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了广大农电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农电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和谐稳定。
4、有益思考
农电工会组织是在公司党委、工会领导下的农电职工依法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格局和利益关系,农电工会必须以维护农电职工利益作为基本职责,以调整农电职工与农电行政管理的关系作为农电工会工作的关键。广大农电职工都希望农电工会是他们信得过,能替他们说实话、办实事的“娘家”。
4.1 农电工会组织和各个工会小组要定期组织活动,定期开展职工代表监督检查活动,激发广大农电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任务,推进所务公开。把公司的难点、热点问题和知情权交给农电职工,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司的党风、行风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4.2 规范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要坚持规范运作程序,量化集体合同文本内容,重点抓好健全协商机制、提高合同质量和条款的落实。实行集体合同执行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等,从而达到有效维护职工权益的目的。
4.3 农电工会组织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合情合理地实施维权职责;对农电职工的劳动权、生命安全健康保障权和社会保障权要全力维护;对农电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福利待遇的优化等合理权益的维护,要掌握实事求是、适度、可能的原则。对于农电职工提出的不符合公司实际、欠考虑的要求,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坦诚相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获取农电职工的谅解和认同。
农电工会组织只有深深扎根于农电职工之中,坚持做到“沉到基层,了解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服务民众”,才能真正得到广大农电职工的信赖和拥护,才能成为农电职工真正意义上的“娘家”,才能肩负起上级党政组织和工会赋予农电工会组织的使命。(李小泉)
2003年3月,江苏省如东县供电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相关规定,召开如东县苏源农电发展有限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经过层层推荐、民主选举,从基层供电所及农电公司本部各单位选出了53名会员代表,成立了南通六县一市首家农电工会。通过这几年的的规范运作和亲身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农电工会的建立,不仅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电力建功立业,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1、理顺组织关系,主动建章立制。
1.1 农电工会首先成立了农电公司工会小组和35个农村供电所工会小组,并选出了各个小组的工会小组长。
1.2 明确农电工会在如东县供电公司党委和公司工会、农电党总支领导下开展工作。
1.3 制定《农电工会主席、委员工作职责》、《农电工会组织机构网络图》、《农电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网络图》、《农电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农电职工竞争上岗办法》、《供电所所务公开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1.4 通过召开如东县供电公司农电职代会暨农电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农电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同时明确各自的职责。
2、加强机制建设,规范农电管理。
2.1 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一是通过规范劳动合同、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规范的用工体制,给予农电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上的基本保障;二是建立劳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维护农电工的生命健康权;三是建立农电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考核体系,从根本上解除农电工的后顾之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农电生产和管理工作。
2.2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疏通民主参与渠道。探索农电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积极推行所务公开,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落实农电工对企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农电工更加关注企业发展,不断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
2.3 加强教育培训机制建设,打造高素质农电工队伍。对农电工开展系统的教育培训,提升其技术素质、服务能力和安全意识。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增强农电工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把“争先创优”活动延伸到农电工,不断提高农电工文化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2.4 加强人才机制建设,搭建员工成长平台。积极为农电工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农电工平等参与农电管理岗位的竞争。在技能鉴定、职称评定、先进评比等方面为其搭建平台,同步考虑。让农电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努力工作就有出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
3、构筑帮扶体系,全力办好实事。
3.1 农电工会始终把实现农电职工的愿望和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心困难农电职工,把关心农电职工身体健康和解决农电职工实际困难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职责。
3.2 逢年过节,均为农电职工办理年、节礼,为退休老同志和体弱多病的老职工送去慰问金。
3.3 七年多来,先后5次组织400多名优秀农电职工到海南、西安、桂林、北京、香港等地参观、疗养;七次组织县中医院医务人员对全体农电职工进行B超、血脂、血糖、血压、心电图、肝功能等项目体检;定期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和工作服。
3.4 农电公司与全体农电工签定了《劳动用工合同书》,五险一金全部按规定办理,使农电职工基本生活得到可靠保障。
3.5 广大农电职工积极参与“爱心捐助”活动,农电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显现。2004年为原浒零供电所职工缪四林重病的妻子、女儿看病捐助2.2万元; 2005年为双甸供电所职工闵建忠等困难农电工家庭捐款1.62万元。各供电所工会小组还自发地为困难职工、社会失学儿童捐款,八年来累计捐款达20余万元。这些善举,增强了农电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了广大农电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农电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和谐稳定。
4、有益思考
农电工会组织是在公司党委、工会领导下的农电职工依法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格局和利益关系,农电工会必须以维护农电职工利益作为基本职责,以调整农电职工与农电行政管理的关系作为农电工会工作的关键。广大农电职工都希望农电工会是他们信得过,能替他们说实话、办实事的“娘家”。
4.1 农电工会组织和各个工会小组要定期组织活动,定期开展职工代表监督检查活动,激发广大农电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任务,推进所务公开。把公司的难点、热点问题和知情权交给农电职工,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司的党风、行风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4.2 规范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要坚持规范运作程序,量化集体合同文本内容,重点抓好健全协商机制、提高合同质量和条款的落实。实行集体合同执行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等,从而达到有效维护职工权益的目的。
4.3 农电工会组织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合情合理地实施维权职责;对农电职工的劳动权、生命安全健康保障权和社会保障权要全力维护;对农电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福利待遇的优化等合理权益的维护,要掌握实事求是、适度、可能的原则。对于农电职工提出的不符合公司实际、欠考虑的要求,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坦诚相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获取农电职工的谅解和认同。
农电工会组织只有深深扎根于农电职工之中,坚持做到“沉到基层,了解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服务民众”,才能真正得到广大农电职工的信赖和拥护,才能成为农电职工真正意义上的“娘家”,才能肩负起上级党政组织和工会赋予农电工会组织的使命。(李小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