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2010-11-22 16:02:21 来源:柏青
A-
A+
电力18讯: 随着改革的深入,跨越式的发展。公司近年来,成绩斐然,各方面工作有了明显提高,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公司要实现“两年打基础、三年精业化、四年上台阶”的工作目标和“争创省级、国家级一流企业”的愿景目标,还需要公司上下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推进的实际行动。如何在企业中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引领广大员工克难制胜、开拓进取创造辉煌?下面我就四个方面谈点个人看法。
以身作则一身正气做员工的表率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领导的表率示范作用是成败的关键。因此,领导干部应着力坚持修身立德,用领导自身形象影响人,带动人,感召人。在工作实践中,领导干部在政治上要更加成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绝不含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紧扣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心踏实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带头讲正气,明明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克已奉公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好权力观、利益观,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搞特殊化,不阳奉阴为,不为蝇头小利而葬送前程,带头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经常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精神状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以阳光向上、健康豁达的工作、生活形象感染职工、凝聚职工,自觉接受组织管理、纪律约束和群众监督。“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领导干部,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们领导干部身上存在问题,影响可能会更大,员工反映也会强烈些。企业领导干部要经常查摆自己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日三省、而行无过”,真诚严肃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胸怀坦荡地对待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少犯错、不犯错。努力塑造自己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应有的心胸开阔、精神风貌端正上进的模范形象。
提高决策能力,少做无用功少走弯路
科学的决策能为公司的发展装上加速器,为公司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同理,一个错误的或草率随意的决策也会使公司蒙受损失或倒退,特别是重要决策,它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是一般性具体事务无法比拟的,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干部不得不慎重。
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真正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实情,才能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的办法,形成初步方案,在初步方案形成决策前,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反复推敲,形成科学决策,尤其对重大决策,更要实行民主议事、集众人智慧,充分酝酿、集中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决不可凭个人经验和意愿,草率决策。
慎重决策,也要避免“策而不决”贻误战机。对有意见分歧的,不要把精力消耗在无谓的争论上,而是要带着问题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寻求更科学的办法、达成共识。决策要稳中求胜,和谐中求发展。
任何一个决策,还要在实施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问题,要在保持大的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设法解决,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放弃或不了了之。实践是检验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对错误的决策,也要及时刹车,避免更大的损失,当然,这更需要勇气。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增长水平、提高决策能力。我们的领导干部没有必要事必躬亲,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绝对不会成为优秀的统帅,要花大力气,投入主要精力用在科学决策上。善于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在创新中出特色、在落实中出实绩。
努力作为,做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
领导干部要有所作为,越是在困难阶段,越是在非常时期,越是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越是要有敢抓敢管的魄力。这是价值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体现。
为官一任要有“想干事”的意识,让员工心中的那杆秤记住分量,留下好的口碑。我们领导干部要摈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怕得罪人,遇到头痛的事怨天尤人,遇到麻烦的事推诿躲避,遇到棘手的事拐弯抹角,只求明哲保身,官运长久。懦弱无为实际上就是一种腐败是犯罪。也不能标新立异,劳命伤财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乱作为。形式和表面文章做多了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就会风气不正,人心不古、积重难返。办事瞻前顾后、畏畏缩缩,作风漂浮、疲于应付,敷衍搪塞。 整天东奔西跑、工作看似忙忙碌碌,实是一事无成。说轻了是不求进取,说难听点是丧失斗志、混日子、滥竽充数。现在一些不好的想象,说到底,就是缺乏脚踏实地,干实事的精神。
领导干部不但要“想干事”还要“干成事”。干成事,首先,要紧紧围绕制约公司改革发展中难点,抓大事,攻症疾,敢于突破,净化思想、改变作风。当然,这是最难的,既不能不求方法的蛮干,又不能视而不见。越是想当“好好先生”,越就可能成为“千夫指”。这一点不“干不成”,要想干好其他的事,只能是听天由命、靠天收。“干成了”它定会形成“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上是否有本事,工作是否有水平,就是看他解决多少生产、管理难题,是否形成了上下一致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同心同德,互敬互助的工作氛围。
其次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和谐企业的大局,脚踏实地地把上级决策部署付诸实践,竭尽全力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不能光有布置不问结果,“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
再次便是,要有持之以恒、一贯到底的毅力。我们一个工作任务下达后要经常督促过问,及时纠正偏差。
团结一致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过不去的坎
“干群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一盘散沙、离心离德是任何事都干不好的。只要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中层骨干承上启下,冲锋陷阵,广大员工劲往一处使。公司就一定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领导干部相互沟通、遇事多商量,相互信任、不推测不猜疑是搞好团结的根本,武断粗暴、刚愎自用是团结的第一杀手,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提高用人艺术,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智慧和整体合力,打造一支同心协力、团结互补、同舟共济的领导队伍。
爱护中层干部。要认真分析每位中层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扬其长避其短,尽可能将其放在最能发挥他的优势的岗位上,放手让他们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尽展才华,建立成就。对他们严格要求,及时指出不足,鼎力支持他们开展工作,协调解决他们能力权限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帮助他们去努力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
关心员工。目前生活上的关心,只是对极特殊员工而言,尤其是经济上的抚恤对绝大多数员工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主要是心理上的关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问题。做员工的贴心人,为职工谋利益,制定能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薪酬体系,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状况,使消极怠工、怨声四起逐渐蔓延。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多或少地会损害少数员工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在客观上也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他们要耐心细致的说服,去化解缓和矛盾取得他们的理解。人心通了,人心顺了。一切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搞好企业内部团结的同时,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多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沟通协调,赢得地方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理解,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强与用户的协调沟通。通过开展服务活动,建立良好的供用关系,创造良好的氛围。
总的来说,领导干部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的灵魂。实行体制改革以来,领导干部带领公司员工艰苦创业,一路前行,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各项管理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公司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只要不断加强学习,改变工作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完善和超越,就一定能带领广大员工再创辉煌。(柏青)
以身作则一身正气做员工的表率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领导的表率示范作用是成败的关键。因此,领导干部应着力坚持修身立德,用领导自身形象影响人,带动人,感召人。在工作实践中,领导干部在政治上要更加成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绝不含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紧扣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心踏实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带头讲正气,明明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克已奉公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好权力观、利益观,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搞特殊化,不阳奉阴为,不为蝇头小利而葬送前程,带头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经常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精神状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以阳光向上、健康豁达的工作、生活形象感染职工、凝聚职工,自觉接受组织管理、纪律约束和群众监督。“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领导干部,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们领导干部身上存在问题,影响可能会更大,员工反映也会强烈些。企业领导干部要经常查摆自己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日三省、而行无过”,真诚严肃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胸怀坦荡地对待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少犯错、不犯错。努力塑造自己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应有的心胸开阔、精神风貌端正上进的模范形象。
提高决策能力,少做无用功少走弯路
科学的决策能为公司的发展装上加速器,为公司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同理,一个错误的或草率随意的决策也会使公司蒙受损失或倒退,特别是重要决策,它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是一般性具体事务无法比拟的,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干部不得不慎重。
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真正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实情,才能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的办法,形成初步方案,在初步方案形成决策前,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反复推敲,形成科学决策,尤其对重大决策,更要实行民主议事、集众人智慧,充分酝酿、集中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决不可凭个人经验和意愿,草率决策。
慎重决策,也要避免“策而不决”贻误战机。对有意见分歧的,不要把精力消耗在无谓的争论上,而是要带着问题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寻求更科学的办法、达成共识。决策要稳中求胜,和谐中求发展。
任何一个决策,还要在实施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问题,要在保持大的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设法解决,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放弃或不了了之。实践是检验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对错误的决策,也要及时刹车,避免更大的损失,当然,这更需要勇气。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增长水平、提高决策能力。我们的领导干部没有必要事必躬亲,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绝对不会成为优秀的统帅,要花大力气,投入主要精力用在科学决策上。善于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在创新中出特色、在落实中出实绩。
努力作为,做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
领导干部要有所作为,越是在困难阶段,越是在非常时期,越是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越是要有敢抓敢管的魄力。这是价值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体现。
为官一任要有“想干事”的意识,让员工心中的那杆秤记住分量,留下好的口碑。我们领导干部要摈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怕得罪人,遇到头痛的事怨天尤人,遇到麻烦的事推诿躲避,遇到棘手的事拐弯抹角,只求明哲保身,官运长久。懦弱无为实际上就是一种腐败是犯罪。也不能标新立异,劳命伤财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乱作为。形式和表面文章做多了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就会风气不正,人心不古、积重难返。办事瞻前顾后、畏畏缩缩,作风漂浮、疲于应付,敷衍搪塞。 整天东奔西跑、工作看似忙忙碌碌,实是一事无成。说轻了是不求进取,说难听点是丧失斗志、混日子、滥竽充数。现在一些不好的想象,说到底,就是缺乏脚踏实地,干实事的精神。
领导干部不但要“想干事”还要“干成事”。干成事,首先,要紧紧围绕制约公司改革发展中难点,抓大事,攻症疾,敢于突破,净化思想、改变作风。当然,这是最难的,既不能不求方法的蛮干,又不能视而不见。越是想当“好好先生”,越就可能成为“千夫指”。这一点不“干不成”,要想干好其他的事,只能是听天由命、靠天收。“干成了”它定会形成“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上是否有本事,工作是否有水平,就是看他解决多少生产、管理难题,是否形成了上下一致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同心同德,互敬互助的工作氛围。
其次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和谐企业的大局,脚踏实地地把上级决策部署付诸实践,竭尽全力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不能光有布置不问结果,“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
再次便是,要有持之以恒、一贯到底的毅力。我们一个工作任务下达后要经常督促过问,及时纠正偏差。
团结一致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过不去的坎
“干群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一盘散沙、离心离德是任何事都干不好的。只要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中层骨干承上启下,冲锋陷阵,广大员工劲往一处使。公司就一定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领导干部相互沟通、遇事多商量,相互信任、不推测不猜疑是搞好团结的根本,武断粗暴、刚愎自用是团结的第一杀手,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提高用人艺术,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智慧和整体合力,打造一支同心协力、团结互补、同舟共济的领导队伍。
爱护中层干部。要认真分析每位中层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扬其长避其短,尽可能将其放在最能发挥他的优势的岗位上,放手让他们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尽展才华,建立成就。对他们严格要求,及时指出不足,鼎力支持他们开展工作,协调解决他们能力权限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帮助他们去努力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
关心员工。目前生活上的关心,只是对极特殊员工而言,尤其是经济上的抚恤对绝大多数员工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主要是心理上的关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问题。做员工的贴心人,为职工谋利益,制定能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薪酬体系,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状况,使消极怠工、怨声四起逐渐蔓延。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多或少地会损害少数员工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在客观上也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他们要耐心细致的说服,去化解缓和矛盾取得他们的理解。人心通了,人心顺了。一切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搞好企业内部团结的同时,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多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沟通协调,赢得地方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理解,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强与用户的协调沟通。通过开展服务活动,建立良好的供用关系,创造良好的氛围。
总的来说,领导干部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的灵魂。实行体制改革以来,领导干部带领公司员工艰苦创业,一路前行,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各项管理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公司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只要不断加强学习,改变工作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完善和超越,就一定能带领广大员工再创辉煌。(柏青)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