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发展论坛 > 正文

干部异地任职要审慎履新政

  2010-11-25 11:11:34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供电企业目前都在推行干部异地交流政策,干部异地交流使一批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一批领导干部交流到新的地方工作,这是一种可喜的气象,说明我们供电企业承前启后,人才辈出,说明我们的人才队伍一团活水,充满生机。如何履行新职务,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开创新局面,自然是每位被提拔或被交流的领导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乐意受命,愉快赴任――克服埋怨、攀比的不平情绪。每次人事调整,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平级调动未得到提拔的同志,一些从有权有钱部门调到相对冷清,相对清贫部门的同志,一些从基础好、环境好的地方调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工作的同志最容易产生不平心态。有的怨背后无人,有的怨安排不公。在组织谈话时,或讨价还价,或口里服从,心里却窝着一股怨气、冤气甚至怒气。这种情绪是万万要不得的。以这种情绪对待组织,吃亏的还是自己;以这种情绪赴任,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讲点大道理,任何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组成部分,任何安排,都是组织对你的一种信任,个人服从组织是一个基本常识。说句大实话,组织上给你的这个安排,就是你的就业岗位,就是你的劳动分工。僧多粥少,理想的职位供需矛盾突出,不可能个个如愿以偿。换位思考,也要体谅组织上的难处。再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两重性。冷清的地方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思考,少了许多无谓的应酬和耗损;无权的单位缺乏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多了许多安全和宁静。困难的地方,更有利于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显英雄本色,迎新的重任。实际上多一个岗位就多一份人生阅历;多一次磨砺,就多一份精神财富,而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难道不值得庆幸吗?在新的任命面前,每一位领导都应想一想“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的豪言,想一想喜忧相生,苦乐相伴,权利与义务并存的道理,想一想那些并不比你差而没有你幸运的人。多一点组织观念,多一点服从意识,多一点自知之明,讲大局、讲纪律、讲责任,以平常心对待工作异动、职务变迁,不埋怨、不攀比、不消沉,高高兴兴地、满腔热情地踏上新的征程。

    二、脚踏实地,慎重初战――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有些年轻干部有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往往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一心想尽快干出一番事业,其精神是可贵的。刘少奇同志指出:“我们的同志都有热情的革命精神,但一定要加上真正的务实精神,才能切实推动工作和革命”。领导同志到一个新单位、新地方,一定要克服浮躁心理,保持清醒头脑,求实务实,慎重初战。一忌下车伊始,妄加评论。企业管理层的领导更换后,后任急着迅速改变前任的做法,特别是企业“一把手”更换后,新任“一把手”所表现的大多是换貌、换物、换人及换招。即,从更换企业表面上的各种标语口号开始,先着手改变形象,造成企业的一些治企方针、企业精神、宣传口号等不断的更新,缺乏连续性;接着就是换物,从领导的办公室开始,连花草、办公用品都要统统更换。有的领导甚至办公桌都要换掉,好像是用前任的东西不吉利;随之而进行的就是换那些所谓要害或关键岗位上的负责人,俗称“调整亲信”任用嫡系,不考虑原任干部是否有能力,有利于企业发展,只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最突出的是换招,从行动上否定前任的系统管理模式、管理策略和管理举措。令人感到愚蠢的是,这种改变并非高明的变革,而是不考虑企业政策连续性的个人意志,是全盘的否定,可笑的是许多的更改又返回间隔几任领导之前的做法,造成企业总是在传统做法上徘徊,换汤不换药,停滞不前。揭前任之短,衬自己之长,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是最愚蠢的做法,也是有道德的人所不屑的。有一位副职干部到一个新单位担任一把手,刚去几天便这也指责,那也点评,否定前任领导,否定原领导班子,否定全盘工作,很快成了孤家寡人,“三个否定”的结果是最终否定了自己,不到一年就难以招架,只得另谋高就,调之大吉了。这样的教训是值得吸取的。二忌不切实际,乱提口号。毛泽东同志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侦察材料联贯起来的思考”。这就告诉我们,新官施政,首先要深入下去,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把准脉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和决策。尤其要防止情况不明决心大,乱提口号唱高调。大蓝图、大思路,大手笔固然能激动人心,如实现不了,势必贻笑大方,失信于人,刚一上阵就吃败仗,个人威信难以树立。三忌跟风赶浪,模仿作秀。有的领导同志类似追星族,你搞活动周,我就搞活动月,你搞竞赛月,我就搞竞赛节,你搞发布会,我就搞演讲会,活动不断,节日成灾,热热闹闹,成效甚微。焦裕禄同志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谨劝新任领导不要跟风作秀,还是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干点有实效的事情吧。四忌逢会必到逢会必讲。有一位交流干部初到一个地方,为了扩大影响,为了显示他对某项工作的重视支持,真是有求必应,逢会必到,逢会必讲,每项工作都提到一个又一个的高度。各种来信、报告,逢件必批,且洋洋洒洒,长篇大论。部门的同志开始兴奋,继而乏味,后来就越发不当一回事了。应知道,文多贬值,话多必失,新任领导须慎之、防之。

    三、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克服萧规曹随的求稳思想。有的领导同志为了适应环境,安稳立足,往往过份小心,依样画图,一切按既定方针办。初来乍到,持谨慎态度是应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也不敢触动,那也不敢变更,纯粹的萧规曹随、因循守旧就不行了。当今社会,新旧体制转换,新旧矛盾交织,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层出不穷,怎么能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呢?靠守摊子求安稳是安稳不了的。英国思想家培根说:“历史是川流不息的,若不因时变事,而顽固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美国学者霍尔姆斯说:“默守成规,就是长眠不起,意味着死亡”。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一位敢于负责有所作为的领导者,是积极进取,敢于开拓,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到新的地方和新的工作单位,应学会扬弃,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既对原有好的制度规定,好的传统作法,坚持下去,发扬光大,又对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大胆革除,修正完善。更要以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站稳脚跟,不负人民的厚望。

    四、兼听慎辨,亲贤远小――克服偏听偏信,以近为亲的用人心态。领导干部到一个新地方,人生地不熟,情况不了解,容易出现一种孤独感,空虚感,茫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有附炎趋势的人趁机而入,以超常的热情来到你的身边,向你送信息、评好坏、出主意、提建议,渐渐左右了你的思想,使你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通过频频接触,这种人对你的喜怒好恶乃至社会关系也渐渐了然于胸,于是又投其所好,供其所需,时间一长便成为莫逆知心,以至无话不谈,无隐可讳,这种人也自然成为你的重用对象,他们的同类也自然投身你的麾下,新单位的小圈子就这样形成了,而那些贤良正直的人,或被你冷落排斥,或对你远而避之,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古代的明君良相们对识人用人问题是很有研究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疏则害,失众则败”,“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偏听生奸,独任成乱”、“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诚望每位履新领导者都谨记这些古训。到了一个地方,一定要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全面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细心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兼听去伪,兼听求真,用人唯贤,用人为公,万万不可掉进偏听偏信,以近取人,以亲取人、以个人好恶取人的陷阱。

    五、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克服“新官不理旧事”、“此事与我无关”的回避态度。让企业不能理解的是,不论正职还是副职领导的更换,他们都是只承接职位,而不承接原任已经进行到中途的工作责任,包括原副职晋升为正职的,本来其参加了原任班子确定方针政策的讨论,同意和赞成了决议或决定的形成,但也不接续前任的工作。多以不了解情况、不是自己经手的、无法过问等方式搪塞推托。不懂得自己是企业法人或法定负责人的代表、或工作的主管领导,对以企业名义作出的承诺或签订的合同、协议等,应当在接任职务的同时,也义不容辞的接过这些责任,把前任未做完的工作继续做好。只想显示自己的权利,造成许多内部的承诺半途而废,许多外部的合同不能履行。企业形象严重受损,个人威信也极大的降低。领导同志到一个新地方、新单位,常常遇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缠绕,有的同志抱着“新官不理旧事”的态度,想尽量回避,一推了之。但实际上,想回避也回避不了。尽管是你的前任乃至前任的前任留下的问题,但在你的任职时出了麻烦,正如击鼓传花,传到了你的手上,你就甩不脱了,作为现任领导,人家不找你找谁呢?我个人体会,越回避,麻烦越多,缠绕越紧,甚至激化矛盾,扩大事态,特别是对那些牵涉面广、人数众多、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更是回避不得、拖延不得、敷衍不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弄清背景,查明原因,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积极应对,妥善处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应本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依法依规的原则,不留后遗症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田光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

2018-07-31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2018-04-16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

2018-04-16

热点排行
  • · “西电东送”的战略意义和展望
  • · 供电所“防投诉”指南
  • ·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 ·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诉”,犹如哑巴吃黄连!
  • · 在电力局上班十年,垫付了十万电费...
  • · 95598客服终于出来发话了: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体制!
  • · 为什么基层员工越来越想逃离供电所?
  • ·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吗?
  • · 基层供电所“六大烦心事”,你遇到过几件?
  • · 一位供电所老员工的心里话...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