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安全工作“三个关系”
2010-11-25 11:13:53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一刻也不能放松,怎样才能使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笔者认为,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摆正三个关系。
一、居安思危,摆正“没事”与“有事”的关系.对“没事”与“有事”的认识,反映了抓安全工作的两种不同姿态。“没事”反映了缺乏责任心、消极保安全的思想。有的领导总想“平平安安过日子、不捅漏子不出事”,崇拜自然发展,忽视主观努力,对安全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用这种思想抓安全工作,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出事,但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有事”的认识反映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抓安全工作,就会在安全的时候抓安全,顺利的时候查隐患,平静的时候找问题,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摆正“没事”与“有事”的关系,―是要把“没事”当“有事”主动防范。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预则立”,做到想在前,抓在前,防患于未然。二是创造条件,使“有事”向“没事”方面转化。当发生问题时,要认真查原因找教训,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举一反三地排除隐患,做好“亡羊补牢”工作,以期固强补弱,变暂时的“失”为永久的“得”。三是“有事”后别“忘事”,变教训为财富。要防止步入平时不想事、有事又怕事、事后又忘事的怪圈。绝不能发生问题痛心疾首,事情后依然如故,把教训忘得一干二净。要学会在问题中“淘金”,把功夫下在剖析原因、寻求对策、改进工作上,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努力把坏事变好事。
二、见微知著,摆正“小事”与“大事”的关系.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工作中,“小事”与“大事”之间的关系,是辩证法中量变与质变规律的具体体现。安全工作就是要在“问题”还处在量变阶段的时候,把握好问题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细微变化,找出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做好“问题”的下篇文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捉失于未发。要防微杜渐,抓小防大。安全工作中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其背后往往潜藏着一些大的事故隐患,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酿成大问题,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防止和克服麻痹思想,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善于从小问题中查找潜在的倾向性问题,主动做好防范工作。要发现问题,小题大做。抓安全工作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当问题刚露头就要及时抓住不放,不能视而不见,不以为然,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力,把苗头当成问题来抓。把征候当做事故来处理。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判断并拿出对策。要端正思想作风,不大事化小。对任何事故都要实事求是,敢于主动如实报告,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公正严肃处理,认真吸取教训。要防止和克服隐情不报或重情轻报,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虚假作风,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揭露矛盾,并在不断揭露矛盾和解决问题中夯实企业建设的基础。
三、举一反三,摆正“别人的事”与“自己的事”的关系.对兄弟单位发生的事故,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而要注重“借堑长智”,抓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邻里失火,自查炉灶”。每当接到兄弟单位事故通报后,都要在本单位及时搞好传达教育,把兄弟单位的问题与本单位“挂钩对号”,举一反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对照检查,借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其次,要吃人一“堑”,长己一“智”。对别人发生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当做本单位的警示并在实践中加以借鉴和运用,对于改进自己的工作,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安全工作仅要在别人出成绩时去取“经”探“宝”,而且要在别人出问题时,共同分析原因和教训。只有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视探究他人失误为请良师,才能使自己少付代价,少交或不交“学费”,才能使可能发生的问题被遏止。总之,常尝人家吃过的“苦头”,就能使这“苦头”转化为自己的“甜头”。(田光辉)
一、居安思危,摆正“没事”与“有事”的关系.对“没事”与“有事”的认识,反映了抓安全工作的两种不同姿态。“没事”反映了缺乏责任心、消极保安全的思想。有的领导总想“平平安安过日子、不捅漏子不出事”,崇拜自然发展,忽视主观努力,对安全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用这种思想抓安全工作,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出事,但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有事”的认识反映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抓安全工作,就会在安全的时候抓安全,顺利的时候查隐患,平静的时候找问题,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摆正“没事”与“有事”的关系,―是要把“没事”当“有事”主动防范。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预则立”,做到想在前,抓在前,防患于未然。二是创造条件,使“有事”向“没事”方面转化。当发生问题时,要认真查原因找教训,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举一反三地排除隐患,做好“亡羊补牢”工作,以期固强补弱,变暂时的“失”为永久的“得”。三是“有事”后别“忘事”,变教训为财富。要防止步入平时不想事、有事又怕事、事后又忘事的怪圈。绝不能发生问题痛心疾首,事情后依然如故,把教训忘得一干二净。要学会在问题中“淘金”,把功夫下在剖析原因、寻求对策、改进工作上,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努力把坏事变好事。
二、见微知著,摆正“小事”与“大事”的关系.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工作中,“小事”与“大事”之间的关系,是辩证法中量变与质变规律的具体体现。安全工作就是要在“问题”还处在量变阶段的时候,把握好问题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细微变化,找出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做好“问题”的下篇文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捉失于未发。要防微杜渐,抓小防大。安全工作中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其背后往往潜藏着一些大的事故隐患,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酿成大问题,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防止和克服麻痹思想,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善于从小问题中查找潜在的倾向性问题,主动做好防范工作。要发现问题,小题大做。抓安全工作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当问题刚露头就要及时抓住不放,不能视而不见,不以为然,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力,把苗头当成问题来抓。把征候当做事故来处理。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判断并拿出对策。要端正思想作风,不大事化小。对任何事故都要实事求是,敢于主动如实报告,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公正严肃处理,认真吸取教训。要防止和克服隐情不报或重情轻报,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虚假作风,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揭露矛盾,并在不断揭露矛盾和解决问题中夯实企业建设的基础。
三、举一反三,摆正“别人的事”与“自己的事”的关系.对兄弟单位发生的事故,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而要注重“借堑长智”,抓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邻里失火,自查炉灶”。每当接到兄弟单位事故通报后,都要在本单位及时搞好传达教育,把兄弟单位的问题与本单位“挂钩对号”,举一反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对照检查,借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其次,要吃人一“堑”,长己一“智”。对别人发生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当做本单位的警示并在实践中加以借鉴和运用,对于改进自己的工作,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安全工作仅要在别人出成绩时去取“经”探“宝”,而且要在别人出问题时,共同分析原因和教训。只有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视探究他人失误为请良师,才能使自己少付代价,少交或不交“学费”,才能使可能发生的问题被遏止。总之,常尝人家吃过的“苦头”,就能使这“苦头”转化为自己的“甜头”。(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