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供电公司:县级供电企业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0-10-26 16:54:02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创新管理是提高效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保定供电公司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坚持抓管理、促规范、提效能,构建起“制度标准、岗责引领、岗级管理、过程监控、目标考核”等五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机制,从安全生产、营销经营、优质服务和综合管理等方面提高了工作效能,得到了省市公司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标准化建设先进典型单位之一,并推广介绍保定供电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举措。
一、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一)建立制度标准,打牢标准化建设基础。一是建立制度体系。从工作规范、监督制约和考核奖惩三个方面,编制形成了由近百项制度组成,内容涵盖县级供电企业工作方方面面的《工作制度标准》,将标准建设贯穿于县级供电企业工作的全过程,建立起以标准管人、按规范办事的工作机制。二是细化落实措施。制定落实制度的具体的操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要求,通过落实措施的实施,促进工作标准的落实。三是落实执行责任。坚持谁制定标准、谁监督落实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落实工作标准的责任,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通报工作标准落实情况,抓好问题的整改工作,并将工作标准落实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推动工作标准落实无漏项。
(二)实施岗责引领,强化标准化建设保障。一是明晰岗位职责。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工作特点和供电干部员工的基本素质,在机关部室设置综合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营销管理、调度信息管理、输变电运行管理、党务管理和纪检监察监督制约九大序列49类岗位,在基层设置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经营管理和客服优质服务四大序列11类岗位,确定岗责,调配装备,安排财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统筹兼顾,使每位供电干部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得心应手,发挥自我潜能,充分履行职责。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将每个岗位的每项工作细化为若干个工作环节和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明确规定每项工作流程的质量标准、岗位考核和责任追究,使每位供电干部员工都清楚地了解每项工作由谁做、何时做、如何做、不做和做不好怎么办,形成了《岗位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起标准化的工作运行规则。
(三)推行岗级管理,激发标准化建设活力。一是合理设置岗级。将公司岗位分为行政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两大类,每类分别设置3个岗级,每一级别设置2个等次,并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每个级别的人员。二是科学配置岗级。领导干部依据工作考核,确定岗位岗级。一般工作人员通过闭卷测试、群众评议、领导评议、业绩考核和得分认证等程序取得岗级资格,并按照“自主择岗、双向选择、组织确定”的方法竞争岗位,确定岗位岗级。三是有效管理岗级。按照不同岗级设置相应的岗位津贴。每级之间相差10%左右,每等之间相差5%左右,切实做到依据岗位岗级和工作业绩,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岗位岗级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评定一次,增强干部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励干部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四)加强过程监控,提供标准化建设支撑。一是加强对综合管理权的监控。针对日常工作,建立全员电子工作日志制度,每位供电干部员工按日记录工作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各级负责人利用计算机按日审核签阅下级日志,按月召开工作例会,及时纠正偏差;针对重点工作,实行立项管理,建立分级项目负责制,明确项目责任、质量目标、控制要点和监测时限等,逐级定期报告、监测项目完成进度和质量,推动持续改进。二是加强对供电管理权的监控。巩固和完善管理专责制度,加强对管理专责的管理和考核,充分发挥管理专责审核把关作用。全面推行供电管理责任制,推广应用业扩报装管理信息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加强对业扩报装管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建立了人机结合的管理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执法不规范行为,切实提升了供电管理水平。
(五)强化目标考核,完善标准化建设手段。一是建立目标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将年度工作设定3大类49项目标,将月度工作设定6大类35项目标,经过认真研判、科学论证,合理设置目标值,并逐一逐级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每位人员,做到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相协调,部门目标与公司目标相一致,形成自上而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强化目标考核。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工作目标考核软件,逐级开展月度、季度和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考核得分按照相应权数计入年度综合考评得分,并按月通报考核情况。三是严格兑现奖惩。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岗位津贴。同时对年度综合考评前3名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被确定为年度先进工作者,把月度考核得分作为一般干部评定岗位岗级的重要依据,并对年度考核扣分达到30%以上的单位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切实做到奖勤罚懒,提高干部员工落实工作的积极性。
二、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一)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效能明显提高。一是规范了管理行为。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发布备案及会签规定,从源头上规范供电管理行为。建立完善管理专责制度,使管理监督的关口有效前移,管理过错明显减少。二是强化了“两权”监督。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供电管理权和综合管理权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管理过错,严格追究责任。三是落实了优惠政策。公司系统依法落实了下岗职工、农村贫困户等电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电费860余万元,增强了供电企业的形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2个县供电公司连续八年被评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二)供用电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供电量逐年提高。增幅连续三年超过15%,今年供电量有望突破200亿大关创历史新高,各项供电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二是科技水平全面提升。以SG186管信息系统为依托,积极推行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财务物质管理、调度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的上线运行。
(三)优质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一是服务经济发展更加有效。先后制定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小康社会建设等规范性文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供电服务工作更加优质。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改革,实行客户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理,全面落实“五日”办结制,“95598”人工坐席服务热线实现市县联网,大力实施预约、提醒、代办等个性化服务,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实现了供电服务“零投诉”。
(四)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信息系统运转效力切实提高。通过细化综合管理标准化、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完善了有效的工作部署、落实和反馈机制,增强了公司系统的执行力,标准化管理效能逐步显现,推动了公司系统高效运转。二是“创先争优”能力显著增强。供电干部员工管理水平明显增强,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热情日益高涨。
三、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几点思考
(一)加强制度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单纯靠说教的方式,标准化建设必将失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建立一整套能够激发效能意识、弘扬效能精神的制度标准,把蕴藏在个体中的智慧和力量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才能保证标准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几年来,保定供电公司从业务工作到行政工作,从监督考核到激励创新,做到了工作运行到哪里,制度就规范到哪里。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鼓励争先创优、激励干事创业的规范运作机制,才为提高效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推行质量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关键。推行质量管理就是坚持目标引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通过控制工作全过程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质量,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能。只有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才能为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只有注重过程控制,才能保证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只有实施持续改进,才能不断发现、纠正工作流程和工作落实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定供电公司无论是建立目标体系和岗位工作质量管理标准,还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都是贯彻这一工作思路,使三者互相衔接相互促进,推动了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化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实施科技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支撑。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SG186管信息工程系统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必由之路。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连通内外、沟通上下、纵横交错的高速、智能的信息网络,为办公现代化和服务网络化搭建高效共享平台。必须深入推进信息开发与应用,加快应用软件研发与推广,完善信息数据库管理,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推进决策信息化。必须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加强党政机关之间信息交换,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构建提高机关效能的信息化“快速通道”。
(四)深化人本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根本。要提高机关部室效能,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管理公正、服务规范、作风优良的干部员工队伍。大力开展创建先进领导班子建设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积极实施人员岗级管理,有效增强队伍建设的生机与活力。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大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落实和执行能力。加强对干部工作效能的考核与评议,制定落实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效能告诫、诫勉教育、责任追究等实施办法,努力形成“人人讲效能、事事抓效能、处处创效能”的工作氛围。( 田光辉)
创新管理是提高效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保定供电公司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坚持抓管理、促规范、提效能,构建起“制度标准、岗责引领、岗级管理、过程监控、目标考核”等五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机制,从安全生产、营销经营、优质服务和综合管理等方面提高了工作效能,得到了省市公司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标准化建设先进典型单位之一,并推广介绍保定供电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举措。
一、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一)建立制度标准,打牢标准化建设基础。一是建立制度体系。从工作规范、监督制约和考核奖惩三个方面,编制形成了由近百项制度组成,内容涵盖县级供电企业工作方方面面的《工作制度标准》,将标准建设贯穿于县级供电企业工作的全过程,建立起以标准管人、按规范办事的工作机制。二是细化落实措施。制定落实制度的具体的操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要求,通过落实措施的实施,促进工作标准的落实。三是落实执行责任。坚持谁制定标准、谁监督落实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落实工作标准的责任,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通报工作标准落实情况,抓好问题的整改工作,并将工作标准落实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推动工作标准落实无漏项。
(二)实施岗责引领,强化标准化建设保障。一是明晰岗位职责。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工作特点和供电干部员工的基本素质,在机关部室设置综合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营销管理、调度信息管理、输变电运行管理、党务管理和纪检监察监督制约九大序列49类岗位,在基层设置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经营管理和客服优质服务四大序列11类岗位,确定岗责,调配装备,安排财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统筹兼顾,使每位供电干部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得心应手,发挥自我潜能,充分履行职责。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将每个岗位的每项工作细化为若干个工作环节和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明确规定每项工作流程的质量标准、岗位考核和责任追究,使每位供电干部员工都清楚地了解每项工作由谁做、何时做、如何做、不做和做不好怎么办,形成了《岗位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起标准化的工作运行规则。
(三)推行岗级管理,激发标准化建设活力。一是合理设置岗级。将公司岗位分为行政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两大类,每类分别设置3个岗级,每一级别设置2个等次,并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每个级别的人员。二是科学配置岗级。领导干部依据工作考核,确定岗位岗级。一般工作人员通过闭卷测试、群众评议、领导评议、业绩考核和得分认证等程序取得岗级资格,并按照“自主择岗、双向选择、组织确定”的方法竞争岗位,确定岗位岗级。三是有效管理岗级。按照不同岗级设置相应的岗位津贴。每级之间相差10%左右,每等之间相差5%左右,切实做到依据岗位岗级和工作业绩,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岗位岗级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评定一次,增强干部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励干部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四)加强过程监控,提供标准化建设支撑。一是加强对综合管理权的监控。针对日常工作,建立全员电子工作日志制度,每位供电干部员工按日记录工作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各级负责人利用计算机按日审核签阅下级日志,按月召开工作例会,及时纠正偏差;针对重点工作,实行立项管理,建立分级项目负责制,明确项目责任、质量目标、控制要点和监测时限等,逐级定期报告、监测项目完成进度和质量,推动持续改进。二是加强对供电管理权的监控。巩固和完善管理专责制度,加强对管理专责的管理和考核,充分发挥管理专责审核把关作用。全面推行供电管理责任制,推广应用业扩报装管理信息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加强对业扩报装管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建立了人机结合的管理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执法不规范行为,切实提升了供电管理水平。
(五)强化目标考核,完善标准化建设手段。一是建立目标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将年度工作设定3大类49项目标,将月度工作设定6大类35项目标,经过认真研判、科学论证,合理设置目标值,并逐一逐级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每位人员,做到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相协调,部门目标与公司目标相一致,形成自上而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强化目标考核。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工作目标考核软件,逐级开展月度、季度和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考核得分按照相应权数计入年度综合考评得分,并按月通报考核情况。三是严格兑现奖惩。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岗位津贴。同时对年度综合考评前3名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被确定为年度先进工作者,把月度考核得分作为一般干部评定岗位岗级的重要依据,并对年度考核扣分达到30%以上的单位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切实做到奖勤罚懒,提高干部员工落实工作的积极性。
二、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一)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效能明显提高。一是规范了管理行为。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发布备案及会签规定,从源头上规范供电管理行为。建立完善管理专责制度,使管理监督的关口有效前移,管理过错明显减少。二是强化了“两权”监督。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供电管理权和综合管理权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管理过错,严格追究责任。三是落实了优惠政策。公司系统依法落实了下岗职工、农村贫困户等电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电费860余万元,增强了供电企业的形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2个县供电公司连续八年被评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二)供用电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供电量逐年提高。增幅连续三年超过15%,今年供电量有望突破200亿大关创历史新高,各项供电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二是科技水平全面提升。以SG186管信息系统为依托,积极推行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财务物质管理、调度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的上线运行。
(三)优质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一是服务经济发展更加有效。先后制定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小康社会建设等规范性文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供电服务工作更加优质。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改革,实行客户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理,全面落实“五日”办结制,“95598”人工坐席服务热线实现市县联网,大力实施预约、提醒、代办等个性化服务,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实现了供电服务“零投诉”。
(四)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信息系统运转效力切实提高。通过细化综合管理标准化、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完善了有效的工作部署、落实和反馈机制,增强了公司系统的执行力,标准化管理效能逐步显现,推动了公司系统高效运转。二是“创先争优”能力显著增强。供电干部员工管理水平明显增强,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热情日益高涨。
三、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几点思考
(一)加强制度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单纯靠说教的方式,标准化建设必将失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建立一整套能够激发效能意识、弘扬效能精神的制度标准,把蕴藏在个体中的智慧和力量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才能保证标准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几年来,保定供电公司从业务工作到行政工作,从监督考核到激励创新,做到了工作运行到哪里,制度就规范到哪里。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鼓励争先创优、激励干事创业的规范运作机制,才为提高效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推行质量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关键。推行质量管理就是坚持目标引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通过控制工作全过程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质量,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能。只有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才能为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只有注重过程控制,才能保证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只有实施持续改进,才能不断发现、纠正工作流程和工作落实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定供电公司无论是建立目标体系和岗位工作质量管理标准,还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都是贯彻这一工作思路,使三者互相衔接相互促进,推动了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化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实施科技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支撑。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SG186管信息工程系统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必由之路。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连通内外、沟通上下、纵横交错的高速、智能的信息网络,为办公现代化和服务网络化搭建高效共享平台。必须深入推进信息开发与应用,加快应用软件研发与推广,完善信息数据库管理,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推进决策信息化。必须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加强党政机关之间信息交换,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构建提高机关效能的信息化“快速通道”。
(四)深化人本管理是创新管理、提高标准化的根本。要提高机关部室效能,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管理公正、服务规范、作风优良的干部员工队伍。大力开展创建先进领导班子建设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积极实施人员岗级管理,有效增强队伍建设的生机与活力。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大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落实和执行能力。加强对干部工作效能的考核与评议,制定落实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效能告诫、诫勉教育、责任追究等实施办法,努力形成“人人讲效能、事事抓效能、处处创效能”的工作氛围。( 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