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发展论坛 > 正文

解读云南电网“3213”工作思路:从“1”一以贯之

  2010-11-04 10:47:32    来源:王仁君 
A- A+
电力18讯:    站在当今我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站在作为中央电力体制改革产物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将其浓厚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生产及经营管理并取得骄人业绩的今天、站在云南电力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云南电网在着力打造“责任南网、和谐南网”央企形象的同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而又具体点地提出了“3213”这一“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3、2、1、3”,即:“三个不动摇”、“两个号令”、“一线工作法”、“两抓一打”。其中,“三个不动摇”是指:坚持以“南网方略统揽工作全局不动摇”,坚持以“打造中国领先的省级电网运营企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以“加强电网核心业务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两个号令”说的是:安全生产“1号令”和依法经营“2号令”;“一线工作法”是“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到一线解决、感情到一线融合、课题到一线调研、干部到一线考核、人才到一线培养、工作到一线落实”;“两抓一打”即是:“抓发展,抓管理,打基础”。

    云南电网“3213”之“1”,指的是什么?“一线工作法”中的“一”,又是否可以给我们带来某种层面的触动和有益的思考呢?“1”即:“一”。作为享誉“中国和世界第一哲人”的中国老子,在其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哲学范畴及所带来的智慧思想和智慧理念分析:“三”,即是指“天、地、人”三才,而三才又“生成”万物。可见,无论是“一、二、三”也好,“3213”也罢,它们并不完全是指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而它们只是“道”生万物的开始: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这样一个过程。“3213”工作思路亦是如此。而“3213”之“1”,即“一线工作法”,同样是一个“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这样一个思想过程、工作思路。这就是:从“1”到“一线”、再到“到一线”,而又具体延伸至“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到一线解决、感情到一线融合、课题到一线调研、干部到一线考核、人才到一线培养、工作到一线落实”的这样一个思想过程、工作思路。这大概就是华夏民族的智慧、共产党人的理念、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沿中与国际接轨的我党企业干部体现党的先进性和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吧!

    解读“3213”之“1”,――从“情况到一线了解”到“工作到一线落实”,说的是什么?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仍然“实事求是”。诚然,了解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融合感情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这仍然是夯实科学决策之基础、夯实实事求是之工作理念、工作作风及具体工作的方法。如果说,以上七个“到一线”,可以简称“七一”的话,那么,无独有偶,“七一”又是什么呢?――……;如果说,“一线工作法”中的“一”,同样可以“生成”万物、同样可以“生成”最广大“一线”之“芸芸众生”的话,那么,这大概仍然说的是作为央企、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我党干部及员工,我们迫切的需要去树立这一 “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精神理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吧!

    那么,“一线”是哪里呢?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一线”,恰恰就是最广大人们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最需要了解情况的地方、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最需要融合感情的地方、……直至“实践出真知”的地方,更是体现一名我党干部实事求是的地方!

    作为“天、地、人”三才而又生成“万物”的“人才”来说,这里的“人”指的又是什么人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这里的“人”,大多指的应该是我党干部吧。同样,伟大的毛泽东主席仍然深刻指出:“当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可见,这里的“干部”,仍然指的是“人”。而“一线工作法”,无疑是深刻而又明确地指出了在当今我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要更加有所作为、要更加在“一线”中有所作为、而且要怎么作为的一种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法。它同时也是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和具体工作的方法。这大概也是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我党企业干部应有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吧!

    那么,云南电网“3213”工作思及其“一线工作法”的具体提出,又有什么现实性和实质性的意义呢?作为中央电力体制改革之产物、作为经营范围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作为成立于2002年底的中央能源企业,即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自2005年成功跻身于全球500强企业以来,公司已连续5年上榜,排名累计上升131位。从而使作为我党的央企、作为“从事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国计民生公用事业”的央企、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与社会稳定大局支柱产业”的央企,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这不仅与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在重组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有关,同时也与公司将其浓厚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其改革发展、经营管理,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积极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也不是人才,而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套理念、一套办法,这些东西是对手偷不走、拆不开、员工跳槽都带不走的东西”;而美国《财富》杂志也同样曾在扉页中这样写到:“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那么,作为“责任南网”之第一“责任掌门人”,即原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同志,又如何来进一步深刻释义这一至极理念的呢?――“文化如果能够成为意识,意识就会变成习惯,而习惯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流露,工作业绩要靠习惯来保证,当意识、文化和责任都融入习惯中时,我们的企业就会不可战胜!”事实确乎如此,南网人在过去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表明,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体制转型期的国家能源产业、特别是作为央企,企业唯有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先争优、持之以恒地坚持并不断完善自我的文化理念以促其发展,保持各方面的先进性,方能使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并朝着健康而具有积极意义的方向发展。

    在云南电网“3213”工作思路中,“三个不动摇”,首先是对南网方略深刻认识基础之上提出的战略性工作思路;其次是对云南电网未来的发展作出了战略性的定位和目标;再次是对行业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必须的要求、对“建设更加坚强的电网”作出的战略性指导并“一以贯之”。“两个号令”,一是对“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行业之“血染的经验”思想基础之上作出的重大性战略思路、并令行禁止的准则;二是对“依法经营”理念重要性的强化,同时也是企业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一线工作法”,是实现南网方略全面根植于最广大责任南网人中的根本途径及具体工作方法。那么,“两抓一打”说的又是什么呢?我们都十分清楚,在南网企业所经营的五省区域(即云南、贵州、海南、广东、广西)中,云南不仅是该五省中最欠发达的地区,而且在全国仍然是基础十分薄弱的省份。因此,作为责任“南网人”、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我党企业干部、作为坚强而附有智慧思想的“云网”(即云南电网)人,同样深刻感悟我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邓小平同志所深刻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至极的理念!唯有发展才是出路、唯有发展才能赢得未来的管理变革;通过管理出实力、以管理促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管理水平,在管理中不断提升各项指标,不断夯实各项基础,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永立不败之地。这大概就是作为“责任南网”人、智慧“云网”人所提出“3213”工作思路中后一个“3”(即“抓发展,抓管理,打基础”)的根本原因吧!

    深入落实“3213”工作思路,以“1”为切入点,一以贯之。“一线工作法”,恰恰就是在坚持以“南网方略统揽工作全局不动摇”基础前提下,创造性的践行南网方略、让南网方略在“一线”中全面的展开和践行、让南网方略根植于“一线”最广大“责任南网”人中。也就是说,在云南电网“3213”工作思路的深入落实中,“三个不动摇”,需要在“一线”体现;“两个号令”,需要在“一线”践行;“一线工作法”,需要在“一线”展开;“两抓一打”,需要在“一线”落实。
“一线工作法”,不仅是云南电网创造性地践行南网方略的一种具体工作方法,同时也是有效体现并提升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道德感召力、促进管理层与员工间的有效沟通,构建和谐企业的必须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中国知识分子内心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士为知己者死”,有人格魅力且始终身体力行“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的领导,“一线”“智囊型”分子也会心悦诚服地效仿于他(她)、学习于他,并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且“欲罢不能,即竭吾才”。正如中宣部副秘书长魏地春同志在《求是》杂志中所刊登《领导干部要有道德感召力》一文中所说:“人格的力量润物无声却深远持久,顺境中大家群策群力、不邀功争宠,逆境中大家同舟共济、不离不弃,这样的集体无坚不摧”!(王仁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

2018-07-31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2018-04-16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

2018-04-16

热点排行
  • · “西电东送”的战略意义和展望
  • · 供电所“防投诉”指南
  • ·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 ·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诉”,犹如哑巴吃黄连!
  • · 在电力局上班十年,垫付了十万电费...
  • · 95598客服终于出来发话了: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体制!
  • · 为什么基层员工越来越想逃离供电所?
  • ·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吗?
  • · 基层供电所“六大烦心事”,你遇到过几件?
  • · 一位供电所老员工的心里话...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