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治理刻不容缓
2010-09-03 12:44:41 来源:朱立青
A-
A+
电力18讯: 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根据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2010年将重点开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今年6月,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标志着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7月19日,国资委对做好中央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人出了部署和安排。按照省、市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桐城公司制定了以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项治理时间、内容和范围。8月11日公司召开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会上纪委书记程华国将桐城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着重强调了“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落实责任,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小金库”的危害性,以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健全内控机制,加强执行力,提升管理水平。
“小金库”有着很强的隐蔽性。但就资金来源而言,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隐匿各种收入,包括电费收入、投资收益、出售(出租)资产收入、利息收入、劳务收入、业扩收入甚至用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电费违约金、查补窃电追补款和滞纳金等,设立的“小金库”。
第二种是虚列支出设立的“小金库”,包括以假发票、假合同,或用虚开小工费、材料费、运输费等发票,或虚列生产成本、工程成本、管理费用、工资金等支出,设立的“小金库”。
第三种以虚假会计核算、对外投资、核销坏账、盘亏报废、关联交易等方式转移资产,设立的“小金库”。
第四种主要是指其他形式设立的“小金库”。
“小金库”的存在危害极大。上危害国家、集体,下危害他人和自己。多年来,桐城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小金库”治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小金库”治理,增强了干部员工对源头治理“小金库”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健全了规章制度,堵塞了管理漏洞。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仍有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仍然存在有可能出现“小金库”问题的苗头,因此“小金库”治理应保持高压态势,要警钟长鸣,刻不容缓,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反复”。
治理“小金库”工作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不要认为“小金库”已经多次治理,在本单位、本部门就不会发生,从而敷衍塞责,简单应付,失去自查自纠的机会。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本部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治理的范围、内容、步骤、政策规定和要求,分解落实具体措施,要认真进行自查,按照自查出的问题从轻处理,举报和检查出的问题从重处理,新发生的问题从严处理的要求,鼓励自查。桐城公司按要求在公司网页上设立了“小金库”举报电话,各单位负责人均签订了“小金库”承诺书,广开监督渠道,坚决杜绝“小金库”,依法规范企业经营,确保经济平安、员工平安。(朱立青)
“小金库”有着很强的隐蔽性。但就资金来源而言,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隐匿各种收入,包括电费收入、投资收益、出售(出租)资产收入、利息收入、劳务收入、业扩收入甚至用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电费违约金、查补窃电追补款和滞纳金等,设立的“小金库”。
第二种是虚列支出设立的“小金库”,包括以假发票、假合同,或用虚开小工费、材料费、运输费等发票,或虚列生产成本、工程成本、管理费用、工资金等支出,设立的“小金库”。
第三种以虚假会计核算、对外投资、核销坏账、盘亏报废、关联交易等方式转移资产,设立的“小金库”。
第四种主要是指其他形式设立的“小金库”。
“小金库”的存在危害极大。上危害国家、集体,下危害他人和自己。多年来,桐城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小金库”治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小金库”治理,增强了干部员工对源头治理“小金库”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健全了规章制度,堵塞了管理漏洞。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仍有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仍然存在有可能出现“小金库”问题的苗头,因此“小金库”治理应保持高压态势,要警钟长鸣,刻不容缓,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反复”。
治理“小金库”工作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不要认为“小金库”已经多次治理,在本单位、本部门就不会发生,从而敷衍塞责,简单应付,失去自查自纠的机会。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本部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治理的范围、内容、步骤、政策规定和要求,分解落实具体措施,要认真进行自查,按照自查出的问题从轻处理,举报和检查出的问题从重处理,新发生的问题从严处理的要求,鼓励自查。桐城公司按要求在公司网页上设立了“小金库”举报电话,各单位负责人均签订了“小金库”承诺书,广开监督渠道,坚决杜绝“小金库”,依法规范企业经营,确保经济平安、员工平安。(朱立青)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