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所规范化管理
2010-07-09 16:16:40 来源:杜自力
A-
A+
电力18讯: 何谓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笔者认为:随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与改造,农村电力线路和设备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下,通过农村电工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管理,使农村用电能呈现出“三高一低”的良好局面(即:提高了供电质量和设备利用率;提高了农村用电量;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降低了农村低压线损率),达到“管理有序、流程规范,指标明确、考核到位,心系三农、服务优质”,最终目的----让政府放心,使客户满意!为此,笔者就供电所如何搞好规范化管理提出自己粗浅看法,以抛砖引玉,为农村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有益探讨。
一、管理有序、流程规范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供电所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已逐步走上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明确了农村供电所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我们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以及《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细则》《供电所差错责任追究制》等相关资料,对规范供电所的管理行为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制度管理、用流程规范”的做法对供电所进行管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使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达到人人参与,我们首先制定了《供电所长岗位责任制》,《安全员岗位责任制》《营销员岗位责任制》《专职电工岗位责任制》,使大家明确职责,有章可循,从而能够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用流程规范人的行为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安全管理在供电所的位置举足轻重,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为了使农网设备运行安全,每年初我们根据实际首先制定“两措及反措计划”,并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编制设备缺陷处理流程、抄、核、收管理流程和业扩管理流程等来规范员工行为,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指标明确、考核到位
每年初,我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细化、量化到各供电所,并配套出台《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以及《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细则》《供电所差错责任追究制》等相关文件,每季末组织各专责依据考核办法对供电所各项指标(安全、营销、优质服务)完成情况认真予以对标考核,奖优罚劣。年底我们组织各专责和供电所相关人员,对所辖供电所综合管理依据《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细则》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和排队,排队结果张榜公布,对全年各项指标完成好的前三名和完成较差的后三名予以重奖重罚。我们自2005年对供电所考核至今6年间,累计受罚人数达180人次,受奖人数达300人次以上。其中柴家供电所在安全管理中,创造性的提出“三零保两零”(三零;安全管理零距离、设备管理零缺陷、现场管理零违章。两零;零风险、零事故)的安全管理模式,受到山西省电力公司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2008年该所管理的4条10KV线路未发生一起人为的接地掉闸事故,我们依据考核办法一次性奖励该所5000元。“移木赏金”的做法在农网系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一股“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三、心系三农、服务优质
在今年3月3日召开的“两会”,“三农”问题再度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前所未有的重视。电力部门紧跟形势,从“三为服务”到“电力扶贫工程”,再到“农村路灯亮化工程”“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也始终把“三农”服务放在突出位置, 乡镇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窗口单位,为“三农”搞好优质服务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需要,更是农电企业的一条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农村供电所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保证服务内涵,才能塑造出供电企业良好形象。2009年4、5月间,河津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对灾情我们及时成立了10个抗旱小分队24小时巡回田间地头,农民在抗旱中、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所抢修小分队要迅速赶到现场,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今年6月初,在三夏大忙季节到来之时,我们又成立10个支援三夏小分队,24小时巡回田间地头,及时发现和处理三夏大忙季节可能发生的一切电力故障,为此《山西电力报》对我们配合河津市政府备战三夏的做法予以报道。“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由于我们快捷的办事效率,贴心的服务质量,连续三年来在河津市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对待客户报修服务我们实施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限时抢修制度、闭环管理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并严格考核,从制度上规范供电所的优质服务行为,真正做到“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以上是我们在规范化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仅供社会各界同仁参考并提出宝贵意见。总之,提高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并非一蹴而就,只有一方面提高员工的敬业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一整套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绩效考核和优质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实现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达到安全、优质、稳定、长效。
杜自力
一、管理有序、流程规范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供电所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已逐步走上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明确了农村供电所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我们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以及《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细则》《供电所差错责任追究制》等相关资料,对规范供电所的管理行为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制度管理、用流程规范”的做法对供电所进行管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使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达到人人参与,我们首先制定了《供电所长岗位责任制》,《安全员岗位责任制》《营销员岗位责任制》《专职电工岗位责任制》,使大家明确职责,有章可循,从而能够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用流程规范人的行为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安全管理在供电所的位置举足轻重,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为了使农网设备运行安全,每年初我们根据实际首先制定“两措及反措计划”,并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编制设备缺陷处理流程、抄、核、收管理流程和业扩管理流程等来规范员工行为,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指标明确、考核到位
每年初,我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细化、量化到各供电所,并配套出台《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以及《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细则》《供电所差错责任追究制》等相关文件,每季末组织各专责依据考核办法对供电所各项指标(安全、营销、优质服务)完成情况认真予以对标考核,奖优罚劣。年底我们组织各专责和供电所相关人员,对所辖供电所综合管理依据《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细则》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和排队,排队结果张榜公布,对全年各项指标完成好的前三名和完成较差的后三名予以重奖重罚。我们自2005年对供电所考核至今6年间,累计受罚人数达180人次,受奖人数达300人次以上。其中柴家供电所在安全管理中,创造性的提出“三零保两零”(三零;安全管理零距离、设备管理零缺陷、现场管理零违章。两零;零风险、零事故)的安全管理模式,受到山西省电力公司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2008年该所管理的4条10KV线路未发生一起人为的接地掉闸事故,我们依据考核办法一次性奖励该所5000元。“移木赏金”的做法在农网系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一股“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三、心系三农、服务优质
在今年3月3日召开的“两会”,“三农”问题再度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前所未有的重视。电力部门紧跟形势,从“三为服务”到“电力扶贫工程”,再到“农村路灯亮化工程”“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也始终把“三农”服务放在突出位置, 乡镇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窗口单位,为“三农”搞好优质服务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需要,更是农电企业的一条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农村供电所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保证服务内涵,才能塑造出供电企业良好形象。2009年4、5月间,河津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对灾情我们及时成立了10个抗旱小分队24小时巡回田间地头,农民在抗旱中、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所抢修小分队要迅速赶到现场,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今年6月初,在三夏大忙季节到来之时,我们又成立10个支援三夏小分队,24小时巡回田间地头,及时发现和处理三夏大忙季节可能发生的一切电力故障,为此《山西电力报》对我们配合河津市政府备战三夏的做法予以报道。“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由于我们快捷的办事效率,贴心的服务质量,连续三年来在河津市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对待客户报修服务我们实施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限时抢修制度、闭环管理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并严格考核,从制度上规范供电所的优质服务行为,真正做到“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以上是我们在规范化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仅供社会各界同仁参考并提出宝贵意见。总之,提高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并非一蹴而就,只有一方面提高员工的敬业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一整套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绩效考核和优质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实现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达到安全、优质、稳定、长效。
杜自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