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文秘工作也要牢记“哈佛的警告”
2010-03-03 16:28:40 来源:史永昌 吴洪涛
A-
A+
电力18讯:
在基层供电企业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种现象。由于电网企业工作性质的相同,一些工作和活动也往往相同,则有些单位负责文字材料的人员在撰写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或对外宣传这些工作时,往往不深入实际的挖掘本单位特色和亮点工作,而是热衷于网络搜索,改头换面,据为己有。这种做法,既贻误了本单位工作,对领导和职工不负责任,也侵害了载抄文章作者的利益,对他人不负责任,还出卖了自己,对本人不负责任。
近读《羊城晚报》裴重生撰写的《哈佛的警告》一文得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学习生活指南》一书,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在它开头一页最显著的地方有两段关于学术领域反对抄袭和剽窃的话。笔者认为,这两段话对电网企业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人员同样具有警戒作用,现载录如下: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对于任何一个有此劣行的学生,学校都必定给以严厉的惩罚,甚至取消学籍。
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等时,你必须事先明确地告知:你的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来源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
该文还指出,在美国哈佛大学,全体师生在教学、研究和学习中的大忌是抄袭、剽窃与改头换面的移植,严厉的惩罚也是针对教学、研究、学习上的抄袭剽窃。由此想到,去年以来,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有关某某市长、某某校长论文、某某作品涉嫌抄袭的报道屡见不鲜,学术打假空前高涨。在《国家电网报》编辑中心刘金星老师的电子邮箱自动回复中也郑重声明,“如来稿造假,将记录黑名单。凡黑名单榜上有名通讯员,以后来稿将均不予录用”。
电网企业广大文字工作者一定要牢记“哈佛的警告”,工作中秉承“独立思想”,提倡“原创精神”,切莫被列入打假对象和黑客名单。
在基层供电企业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种现象。由于电网企业工作性质的相同,一些工作和活动也往往相同,则有些单位负责文字材料的人员在撰写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或对外宣传这些工作时,往往不深入实际的挖掘本单位特色和亮点工作,而是热衷于网络搜索,改头换面,据为己有。这种做法,既贻误了本单位工作,对领导和职工不负责任,也侵害了载抄文章作者的利益,对他人不负责任,还出卖了自己,对本人不负责任。
近读《羊城晚报》裴重生撰写的《哈佛的警告》一文得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学习生活指南》一书,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在它开头一页最显著的地方有两段关于学术领域反对抄袭和剽窃的话。笔者认为,这两段话对电网企业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人员同样具有警戒作用,现载录如下: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对于任何一个有此劣行的学生,学校都必定给以严厉的惩罚,甚至取消学籍。
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等时,你必须事先明确地告知:你的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来源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
该文还指出,在美国哈佛大学,全体师生在教学、研究和学习中的大忌是抄袭、剽窃与改头换面的移植,严厉的惩罚也是针对教学、研究、学习上的抄袭剽窃。由此想到,去年以来,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有关某某市长、某某校长论文、某某作品涉嫌抄袭的报道屡见不鲜,学术打假空前高涨。在《国家电网报》编辑中心刘金星老师的电子邮箱自动回复中也郑重声明,“如来稿造假,将记录黑名单。凡黑名单榜上有名通讯员,以后来稿将均不予录用”。
电网企业广大文字工作者一定要牢记“哈佛的警告”,工作中秉承“独立思想”,提倡“原创精神”,切莫被列入打假对象和黑客名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