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谋划 铸造坚强电网
2009-10-09 15:30:31 来源:池行鹏,岑晓雨
A-
A+
电力18讯: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郎溪位于安徽省东南边陲,与苏浙沪相邻。近年来,郎溪县委、县政府以“工业立县”的大举措、大动作,使郎溪县进入了新一轮超常规、快节奏发展期。郎溪供电公司勇担社会责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超前提速电网,在电网主网架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电网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企业自身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更使郎溪电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峰负荷考验,安全平稳地度过了电力供应紧张时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突破瓶颈 铸造一个坚强电网
郎溪地处长江冲积平原与皖南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加上处于宣城电网末端,相对宣城电网而言是一个受端网络。一直到“九五”末期,郎溪仅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到2003年底,郎溪全社会用电量才2.79亿千瓦时。郎溪电网基础薄弱,一度成为困扰郎溪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郎溪供电公司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彻底改变电网落后的面貌,才能顺应郎溪县奔小康的大潮。该公司根据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电网发展战略目标:加快220千伏电网建设,到2009年底,初步形成以220千伏为主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先进,安全稳定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坚强郎溪电网。
主网建设:近年来,该公司在省、市电力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先后投资2.5亿元,首座 220千伏昌明变工程落户郎川大地,第三座110千伏新发变和第九座35千伏下吴变等工程也相继开工建设。这些电网项目极大地改善了郎溪薄弱的电网网架,显著提高了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主网架、110千伏为支撑、35千伏为辅助的布局较为合理的电网结构,为我市招商引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农网建设:网架薄弱,供电线路长,“T”接现象普遍,供电可靠性不高,供电能力不足。这就是当时落后的农村电网,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郎溪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的实施和县城网的改造的深入,落后的农网面貌焕然一新。据悉,郎溪一、二期农网和县城网改造工程总规模1.2亿元。其中:完成10千伏线路共35条,总长度合计1006.5公里。总配变1237台,总容量149425 kVA。其中公用变686台,容量为65020kVA,线路总长872.03公里、专用变551台,容量为84225kVA。线路总长134.47公里。
凌笪镇下吴自然村借“电”生财,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利用江苏溧阳“天目湖旅游辐射的影响,结合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等资源,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带动了售电量快速增长,很多农户开办了农家乐和办起了土特产加工厂。
尽心服务,实现服务发展双赢
“一定要确保鸿泰公司生产线投产用电急需!”面对工期短、任务重,郎溪公司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积极争取,向省公司自行贷款并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35千伏金新输变电工程,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建成投运,向鸿泰公司输送源源不断的电能。该公司负责人池总竖起大拇指:没想到,郎溪供电人建设电网的速度如此迅速!
为郎溪鸿泰公司提供电力服务,是郎溪公司为大客户服务的一个缩影。不仅仅是鸿泰的池总,很多来郎溪投资的企业主也没想到,郎溪的用电环境是如此的良好,他们对供电公司全力以赴提供电力保障称赞不已,良好的环境也引来了更多的“金凤凰”。
“郎溪供电公司为全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郎溪县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供电部门的高度评价。2008年购电量4.73亿千瓦时,今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突破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了“双赢”。
超前谋划 描绘一幅电网蓝图
坚强的电网和可靠的电力供应,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生活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郎溪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电力需求十分旺盛,用电最大负荷先后突破80万千瓦、90万千瓦、100万千瓦,今年最高达到了109.2万千瓦,郎溪公司以超前的眼光研究电网负荷发展趋势和负荷变化,跟踪负荷发展的热点,预测电力需求,及时掌握电网运行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滚动修编了郎溪电网“十一五”规划,将电网规划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日新月异的用电需求,统筹协调各电压等级电网项目建设,促进电网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公司在电网规划上注重从长远出发,及时做好电网规划与城镇与乡村体系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步有机衔接;在网络结构、输配电能力、技术装备、站址线廊选定、电缆沟道建设等方面坚持“远近结合、留有裕度”的原则,实现电网空间布局合理、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融合。2009年后,还准备新开工建设35kV白茅岭变、城西变、东夏变、姚村变等将有2.63万的主变容量投入电网运行中。
遥望不远的2010年,郎溪电网建设任重而道远。郎溪供电公司一方面珍惜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方面不断完善电网建设与服务质量,在面对多方面压力的同时,积极进取、努力壮大,继续一如既往地以建设“一强三优”国有企业为目标,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信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宣城的大潮中,在郎溪电网建设的发展蓝图上绘上最绚丽的一笔。( 池行鹏 岑晓雨 )
突破瓶颈 铸造一个坚强电网
郎溪地处长江冲积平原与皖南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加上处于宣城电网末端,相对宣城电网而言是一个受端网络。一直到“九五”末期,郎溪仅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到2003年底,郎溪全社会用电量才2.79亿千瓦时。郎溪电网基础薄弱,一度成为困扰郎溪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郎溪供电公司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彻底改变电网落后的面貌,才能顺应郎溪县奔小康的大潮。该公司根据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电网发展战略目标:加快220千伏电网建设,到2009年底,初步形成以220千伏为主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先进,安全稳定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坚强郎溪电网。
主网建设:近年来,该公司在省、市电力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先后投资2.5亿元,首座 220千伏昌明变工程落户郎川大地,第三座110千伏新发变和第九座35千伏下吴变等工程也相继开工建设。这些电网项目极大地改善了郎溪薄弱的电网网架,显著提高了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主网架、110千伏为支撑、35千伏为辅助的布局较为合理的电网结构,为我市招商引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农网建设:网架薄弱,供电线路长,“T”接现象普遍,供电可靠性不高,供电能力不足。这就是当时落后的农村电网,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郎溪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的实施和县城网的改造的深入,落后的农网面貌焕然一新。据悉,郎溪一、二期农网和县城网改造工程总规模1.2亿元。其中:完成10千伏线路共35条,总长度合计1006.5公里。总配变1237台,总容量149425 kVA。其中公用变686台,容量为65020kVA,线路总长872.03公里、专用变551台,容量为84225kVA。线路总长134.47公里。
凌笪镇下吴自然村借“电”生财,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利用江苏溧阳“天目湖旅游辐射的影响,结合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等资源,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带动了售电量快速增长,很多农户开办了农家乐和办起了土特产加工厂。
尽心服务,实现服务发展双赢
“一定要确保鸿泰公司生产线投产用电急需!”面对工期短、任务重,郎溪公司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积极争取,向省公司自行贷款并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35千伏金新输变电工程,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建成投运,向鸿泰公司输送源源不断的电能。该公司负责人池总竖起大拇指:没想到,郎溪供电人建设电网的速度如此迅速!
为郎溪鸿泰公司提供电力服务,是郎溪公司为大客户服务的一个缩影。不仅仅是鸿泰的池总,很多来郎溪投资的企业主也没想到,郎溪的用电环境是如此的良好,他们对供电公司全力以赴提供电力保障称赞不已,良好的环境也引来了更多的“金凤凰”。
“郎溪供电公司为全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郎溪县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供电部门的高度评价。2008年购电量4.73亿千瓦时,今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突破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了“双赢”。
超前谋划 描绘一幅电网蓝图
坚强的电网和可靠的电力供应,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生活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郎溪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电力需求十分旺盛,用电最大负荷先后突破80万千瓦、90万千瓦、100万千瓦,今年最高达到了109.2万千瓦,郎溪公司以超前的眼光研究电网负荷发展趋势和负荷变化,跟踪负荷发展的热点,预测电力需求,及时掌握电网运行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滚动修编了郎溪电网“十一五”规划,将电网规划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日新月异的用电需求,统筹协调各电压等级电网项目建设,促进电网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公司在电网规划上注重从长远出发,及时做好电网规划与城镇与乡村体系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步有机衔接;在网络结构、输配电能力、技术装备、站址线廊选定、电缆沟道建设等方面坚持“远近结合、留有裕度”的原则,实现电网空间布局合理、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融合。2009年后,还准备新开工建设35kV白茅岭变、城西变、东夏变、姚村变等将有2.63万的主变容量投入电网运行中。
遥望不远的2010年,郎溪电网建设任重而道远。郎溪供电公司一方面珍惜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方面不断完善电网建设与服务质量,在面对多方面压力的同时,积极进取、努力壮大,继续一如既往地以建设“一强三优”国有企业为目标,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信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宣城的大潮中,在郎溪电网建设的发展蓝图上绘上最绚丽的一笔。( 池行鹏 岑晓雨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