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做了”与“做好”
2009-08-07 19:00:43 来源:卓如斌
A-
A+
电力18讯: 最近,关于执行力要求,上级公司在提法上有所变化,原来强调执行力,而现在更多的是强调执行能力,两者虽仅一字之差,但却有本质区别。执行力注重执行与否,也就是所谓的“做了”没有,属意识范畴,而执行能力则更注重执行的质量、效果,强调事情不仅“做了”,而且还要“做好”,也就是“到位”。
最近,笔者在阅读《执行重在到位》一书时,被书中很多观点所吸引,如: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等等。其中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只有做好了,才叫真正‘做了’”。
联系到平时的工作,当问及某件事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已经做了”。倘若再追问下去:“效果如何?结果怎样?问题解决了吗?”,大都却答不上来。个中原委还是这些人做事只停留在“做了”的层面上,没有追求做事的结果。如何才能做到执行到位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强化工作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才会追求“做好”的境界,才会真心看待所负责的工作和用心思考做事的质量。所以说,衡量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关键是要看他的执行能力,看他是敷衍了事地“做了”,还是精益求精地“做好”。一个组织是不是抓住了执行力的关键,就看它是不是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做好”两个字上。牵牛要牵牛鼻子,执行就要抓“到位”。每做一件事,都要注重预期、注重结果,追求“做好”。其次应提高做事能力。深谙管理、精通业务、学会沟通是做成事的前提。在能“做成事”达到“到位”之效的同时,执行者还要寻找执行到位的最佳方法,达到追求事半功倍的功效。再者,必要的奖惩是执行到位的催化剂。拥有强烈责任心和高素质员工固然最好,但月有圆缺,尺有所长,作为一个企业,无法要求他的每一员工都能像邮差费雷德一样,因此,必须通过必要的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考核奖惩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员工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到位尽职、创先争优”的主人翁精神,从而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卓如斌)
最近,笔者在阅读《执行重在到位》一书时,被书中很多观点所吸引,如: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等等。其中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只有做好了,才叫真正‘做了’”。
联系到平时的工作,当问及某件事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已经做了”。倘若再追问下去:“效果如何?结果怎样?问题解决了吗?”,大都却答不上来。个中原委还是这些人做事只停留在“做了”的层面上,没有追求做事的结果。如何才能做到执行到位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强化工作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才会追求“做好”的境界,才会真心看待所负责的工作和用心思考做事的质量。所以说,衡量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关键是要看他的执行能力,看他是敷衍了事地“做了”,还是精益求精地“做好”。一个组织是不是抓住了执行力的关键,就看它是不是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做好”两个字上。牵牛要牵牛鼻子,执行就要抓“到位”。每做一件事,都要注重预期、注重结果,追求“做好”。其次应提高做事能力。深谙管理、精通业务、学会沟通是做成事的前提。在能“做成事”达到“到位”之效的同时,执行者还要寻找执行到位的最佳方法,达到追求事半功倍的功效。再者,必要的奖惩是执行到位的催化剂。拥有强烈责任心和高素质员工固然最好,但月有圆缺,尺有所长,作为一个企业,无法要求他的每一员工都能像邮差费雷德一样,因此,必须通过必要的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考核奖惩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员工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到位尽职、创先争优”的主人翁精神,从而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卓如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