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完善是家电下乡的“隐性补贴”?
2009-05-26 10:52:2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张晓葆
据《巢湖晨刊》5月21日消息,自去年12月1日以来,巢湖市已销售冰箱、彩电、洗衣机、手机、空调五大类家电下乡产品19026台,实现销售额3340.9万元,产品补贴到位9119台,已向农民发放补贴资金209万元。笔者听到群众说:供电农网完善工程也是“家电下乡”的推手和助手,甚至于可比喻为隐性补贴呀!
该市“家电下乡”之所以热销原因虽多,但农网完善实则功不可没。细加分析,冰箱销售就有10987台,占五大类家电的52.3%以上。冰箱成为农民消费热点反馈何种信号?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电网完善确实见效了。以该市含山县为例,促进农村电力持续健康发展给农网改造增添活力,全县累计投入超过1500万元。
农民看到,10千伏及220伏高低压线路工程较多,过去有电难送出的“窝电”现象没有了啊!。农民体会,在已完成改造的198个农村配电台区用电不再“卡脖子”,用冰箱不需要稳压器啦!农民行动,环峰镇方赵行政村小沈村电改好了,村民谷和生半月前“抱“回一台彩电,前几天“拉”来一台冰箱隔日又购买了一台空调。农民欢畅,在仙踪镇东洪行政村嘴诸村,电气化台区刚通过验收,村民就自发放鞭炮欢欢喜喜地庆祝。村民杨昌文、诸能和则想出“团购”家电的点子,11户村民结伴进城选购家电噢!
如果说“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是显性的,那么农网完善这个推手的“补贴”是隐性的,它虽没有直接给农民补贴一分钱,但是农网改造的巨大资金还是投向了农村、直接受益于农民。在短短5个多月,巢湖市万台“家电下乡”就具有典型性,正因为加快了农网改造,完善的农网才打消了农民购买家电的顾虑。也正因为农网完善,冰箱这类输入功率较大的家电农民才愿问、才敢买、才省下了过去购买稳压器的“冤枉钱”,这难道不是对农民群众的隐性“补贴”?这不又推动了“家电下乡”?
当然,农民群众比喻的这种隐性补贴只是一种内心的感慨,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对农网建设“欠帐”的偿还,是一种拉升农村用电消费水平的杠杆,是一种在电价“交叉补贴”中隐含给农民群众的实惠。
诸如此类好处虽多,但供电企业长期以往也有难以为继,这是因为农网完善工程投入大而资金来源小,倘若巢湖市的空调也如冰箱这般热销、假设电磁炉、微波炉也落实了财政补贴并畅销,许多用电量大的家电进入农户, 农网完善受资金制约的“短腿”又将凸显,可能追不上农村厨房的“电气化革命”的步伐,也难以保证农户越来越多的空调进屋。
因此,这种“隐性补贴”还是测算成显性的成本为好。面对农网完善给县级供电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压力应重视,面对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比较的“倒挂”现象也应研究,做到公平客观地看待。
笔者认为,即一方面要鼓励其进一步优化服务、更快地完善农网,但另一方面也期望这类事实上的“隐性补贴”也有回报,期望能够达到国家有关部门更多的政策扶持、甚至于期望在税收上能够获得一些减免,让扶持带来的增量既减轻供电企业压力、让税收上的减免给农网完善带更多的资金增量。
由此,“隐性补贴”才能从“暗补”变“明补”,既支持了短期的“家电下乡”,又长期地造福农户的用电。两者好处既兼而有之,则农网完善要从供电局企业单方的“隐性补贴”走向全社会显性“明补”。从“家电下乡”的角度看,能引申基层供电企业对农网完善新的探索与思考。
据《巢湖晨刊》5月21日消息,自去年12月1日以来,巢湖市已销售冰箱、彩电、洗衣机、手机、空调五大类家电下乡产品19026台,实现销售额3340.9万元,产品补贴到位9119台,已向农民发放补贴资金209万元。笔者听到群众说:供电农网完善工程也是“家电下乡”的推手和助手,甚至于可比喻为隐性补贴呀!
该市“家电下乡”之所以热销原因虽多,但农网完善实则功不可没。细加分析,冰箱销售就有10987台,占五大类家电的52.3%以上。冰箱成为农民消费热点反馈何种信号?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电网完善确实见效了。以该市含山县为例,促进农村电力持续健康发展给农网改造增添活力,全县累计投入超过1500万元。
农民看到,10千伏及220伏高低压线路工程较多,过去有电难送出的“窝电”现象没有了啊!。农民体会,在已完成改造的198个农村配电台区用电不再“卡脖子”,用冰箱不需要稳压器啦!农民行动,环峰镇方赵行政村小沈村电改好了,村民谷和生半月前“抱“回一台彩电,前几天“拉”来一台冰箱隔日又购买了一台空调。农民欢畅,在仙踪镇东洪行政村嘴诸村,电气化台区刚通过验收,村民就自发放鞭炮欢欢喜喜地庆祝。村民杨昌文、诸能和则想出“团购”家电的点子,11户村民结伴进城选购家电噢!
如果说“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是显性的,那么农网完善这个推手的“补贴”是隐性的,它虽没有直接给农民补贴一分钱,但是农网改造的巨大资金还是投向了农村、直接受益于农民。在短短5个多月,巢湖市万台“家电下乡”就具有典型性,正因为加快了农网改造,完善的农网才打消了农民购买家电的顾虑。也正因为农网完善,冰箱这类输入功率较大的家电农民才愿问、才敢买、才省下了过去购买稳压器的“冤枉钱”,这难道不是对农民群众的隐性“补贴”?这不又推动了“家电下乡”?
当然,农民群众比喻的这种隐性补贴只是一种内心的感慨,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对农网建设“欠帐”的偿还,是一种拉升农村用电消费水平的杠杆,是一种在电价“交叉补贴”中隐含给农民群众的实惠。
诸如此类好处虽多,但供电企业长期以往也有难以为继,这是因为农网完善工程投入大而资金来源小,倘若巢湖市的空调也如冰箱这般热销、假设电磁炉、微波炉也落实了财政补贴并畅销,许多用电量大的家电进入农户, 农网完善受资金制约的“短腿”又将凸显,可能追不上农村厨房的“电气化革命”的步伐,也难以保证农户越来越多的空调进屋。
因此,这种“隐性补贴”还是测算成显性的成本为好。面对农网完善给县级供电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压力应重视,面对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比较的“倒挂”现象也应研究,做到公平客观地看待。
笔者认为,即一方面要鼓励其进一步优化服务、更快地完善农网,但另一方面也期望这类事实上的“隐性补贴”也有回报,期望能够达到国家有关部门更多的政策扶持、甚至于期望在税收上能够获得一些减免,让扶持带来的增量既减轻供电企业压力、让税收上的减免给农网完善带更多的资金增量。
由此,“隐性补贴”才能从“暗补”变“明补”,既支持了短期的“家电下乡”,又长期地造福农户的用电。两者好处既兼而有之,则农网完善要从供电局企业单方的“隐性补贴”走向全社会显性“明补”。从“家电下乡”的角度看,能引申基层供电企业对农网完善新的探索与思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