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县供电企业配网管理的意义及措施
2009-04-13 11:24:2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江西省铜鼓县供电公司彭春勇
配网在电力网中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配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供电部门的供电量和售电量,配网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运行可以大大减小供电量和售电量之间的差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配网布局不合理会造成线路压降及损耗增大,配网运行管理不当会造成故障,严重的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经常性的停电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经济损失。比如:瓷器制造厂、水晶厂、炼铁厂、零件加工厂等企业生产用电以及医疗、科研、政府部门用电均要求电能的质量(电压、频率)和供电可靠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供电频率低,瓷器厂、零件加工厂生产的产品将会是次品甚至是废品;故障或事故停电将给炼铁企业、水晶厂、医疗、科研及政府部门用电带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给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加强电力企业配网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配网管理以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率是我们供电企业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大家经常探讨和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铜鼓供电公司为加强配网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规划电网
过去配电网络大部分都分布在山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供电电源单一、供电半径过长、先进设备投入不够、无功补偿容量不足等因素,造成的供电故障及事故率高,所以电能质量较差,供电可靠率低。虽然经过了3年多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农村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因为农改资金不够,分散居住的农户太多,配网布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配电线路间互带能力还是较差,电网扩建、改告和定期轮修、轮检大部分需要在计划停电状态下进行。因此要做好配网的统一规划,对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进行合理布局。35KV变电站的建设坚持“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向户外式、箱式、小型化、低造价、安全可靠和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建设标准按10年负荷发展的要求预测。主变一般设计两台,且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其他设备选用自动化、无油化,少维护产品;35kv线路:县城不宜小于120mm2,农村不宜小于95mm2,35KV输电线路采用高科技OPPC光纤通讯材料钢芯铝绞线;变电所变压器均采用有载调压节能型变压器;农村主变压器容量与配电变压器容量之比采用1:2.5,配电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设备容量之比采用1:1.5―1.8;10KV配电网主干线导线截面按长期规划选型,县城不小于120mm2,农村不小于95mm2,分支导线截面按中期规划选型,县城不小于95mm2,农村不小于70mm2,10KV公用线路实行分区分片供电,供电范围避免交叉重叠,10KV主干线路一般分为2―3段,并装设分段开关,其分段距离根据负荷和电网结构确定,县城10KV主干线路采用环网供电,开环运行的接线方式,导线截面,载流元件按满足转移负荷的要求设计,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8km,10KV线路采用架空线路,特殊地段采用电缆线路,电缆线路按符合省经贸委的规定使用;10KV配电设备及设施:农村配电变压器台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建设和改造台区,均采用节能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容量以现有负荷为基础,并适当留有余地,新增加生活用电变压器,单台容量一般不超过100KVA,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尽量靠负荷中心,乡村配电线路以单放射式接线方式为主,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并使用自动重合器和自动分段器,并留有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余地;低压配电网:低压主干架空线路导线截面不低于50mm2,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400m,部分低压线路采用与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无功补偿:合理配置变电所无功补偿电容器,①变电所集中补偿,即在变电所10KV母线上集中安装电容器,补偿容量按主变容量的10%―30%配备,②在10KV配电线路上进行集中补偿,即在线路负荷集中点(配电线主干线2/3处),每点集中安装10kv电容器100KVar―300Kvar,③在100KVA以上大用户补偿,补偿电容按7%―10%配备,工业大用户变压器,采用低压母线上集中安装电容器补偿,补偿容量按用户变压器容量10%―20%配备,县城电网中无功补偿根据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采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其容量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7%―10%确定,配电台区功率因数保证不小于0.9。
二、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运行分析
铜鼓县近几年来配网故障和事故中,因电气设备质量、陈旧线路改造不及时、安装质量、继保装置故障、维护不到位等造成的停电占70%,其中有一半是因为对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试验、轮检工作未加以落实引起的,比如:10KV配变漏电总保护器,对其功能应用了解不够,调试数据不正确引起误动或拒动;变电站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度试验检测不到位;因季节变化引起负荷波动大,配变中性点接线端头接触不良发热引起零线烧断,一遇刮风和雨雪天气,竹子、树木碰线的现象时有发生,诸如此类故障和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均与设备运行维护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有关。针对这些情况,铜鼓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管理例会,对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签订安全生产运行责任状;制订“两率”考核管理办法,“两率”完成情况与年终奖金挂钩;加强电网设备的预验和轮检工作;及时做好“春检”工作、“迎峰度夏”负荷预测及有序用电预案、秋季大检查和“迎峰度冬”工作。
三、积极开展安全用电活动 提高电力用户安全用电技能
农村是电力安全事故多发区,也是配网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农民群众接触面窄,文化水平差别较大,安全用电常识相对薄弱的特点,铜鼓公司积极组织农村用电安全宣传活动,制作了精美的安全用电宣传图册,免费发送给农村用电户;供电所抄收员和检修人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向农民群众进行现场传授安全用电知识;对提高农村用电户安全用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提高了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四、在配网的建设和改造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铜鼓县电网先后进行了城网和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在设备的选型、网络的结构方面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变电站采用了节能型的变压器,实施了有载调节器压和综自化管理;35 KV输电线路采用了高科技OPPC光纤通信,能有效地实现调通中心与各变电站之间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城网10KV线路采用“手拉手”供电方式,35KV输电线路采用环网供电,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配网的科学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加强配网管理,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就必须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
五、提升继保装置科技水平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其余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能自动、及时地发出相应的信号上传给运行人员严密监视或进行处理。为了提高输、配电科学管理水平,铜鼓公司7座35KV变电站均建设为综自化站,广泛利用光纤通信技术;邀请综自化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传授技能,同时公司还定期输送人员到市级以上公司参加专业培训,以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从而加强配网的管理。
总之,为了使县供电企业配网管理更具有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确保“两率”达到国家要求水平,我们还必须加大投资并大胆创新,大量投入高科技设备,应用科学发展观加强配网管理,为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电能。
配网在电力网中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配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供电部门的供电量和售电量,配网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运行可以大大减小供电量和售电量之间的差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配网布局不合理会造成线路压降及损耗增大,配网运行管理不当会造成故障,严重的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经常性的停电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经济损失。比如:瓷器制造厂、水晶厂、炼铁厂、零件加工厂等企业生产用电以及医疗、科研、政府部门用电均要求电能的质量(电压、频率)和供电可靠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供电频率低,瓷器厂、零件加工厂生产的产品将会是次品甚至是废品;故障或事故停电将给炼铁企业、水晶厂、医疗、科研及政府部门用电带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给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加强电力企业配网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配网管理以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率是我们供电企业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大家经常探讨和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铜鼓供电公司为加强配网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规划电网
过去配电网络大部分都分布在山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供电电源单一、供电半径过长、先进设备投入不够、无功补偿容量不足等因素,造成的供电故障及事故率高,所以电能质量较差,供电可靠率低。虽然经过了3年多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农村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因为农改资金不够,分散居住的农户太多,配网布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配电线路间互带能力还是较差,电网扩建、改告和定期轮修、轮检大部分需要在计划停电状态下进行。因此要做好配网的统一规划,对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进行合理布局。35KV变电站的建设坚持“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向户外式、箱式、小型化、低造价、安全可靠和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建设标准按10年负荷发展的要求预测。主变一般设计两台,且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其他设备选用自动化、无油化,少维护产品;35kv线路:县城不宜小于120mm2,农村不宜小于95mm2,35KV输电线路采用高科技OPPC光纤通讯材料钢芯铝绞线;变电所变压器均采用有载调压节能型变压器;农村主变压器容量与配电变压器容量之比采用1:2.5,配电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设备容量之比采用1:1.5―1.8;10KV配电网主干线导线截面按长期规划选型,县城不小于120mm2,农村不小于95mm2,分支导线截面按中期规划选型,县城不小于95mm2,农村不小于70mm2,10KV公用线路实行分区分片供电,供电范围避免交叉重叠,10KV主干线路一般分为2―3段,并装设分段开关,其分段距离根据负荷和电网结构确定,县城10KV主干线路采用环网供电,开环运行的接线方式,导线截面,载流元件按满足转移负荷的要求设计,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8km,10KV线路采用架空线路,特殊地段采用电缆线路,电缆线路按符合省经贸委的规定使用;10KV配电设备及设施:农村配电变压器台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建设和改造台区,均采用节能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容量以现有负荷为基础,并适当留有余地,新增加生活用电变压器,单台容量一般不超过100KVA,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尽量靠负荷中心,乡村配电线路以单放射式接线方式为主,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并使用自动重合器和自动分段器,并留有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余地;低压配电网:低压主干架空线路导线截面不低于50mm2,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400m,部分低压线路采用与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无功补偿:合理配置变电所无功补偿电容器,①变电所集中补偿,即在变电所10KV母线上集中安装电容器,补偿容量按主变容量的10%―30%配备,②在10KV配电线路上进行集中补偿,即在线路负荷集中点(配电线主干线2/3处),每点集中安装10kv电容器100KVar―300Kvar,③在100KVA以上大用户补偿,补偿电容按7%―10%配备,工业大用户变压器,采用低压母线上集中安装电容器补偿,补偿容量按用户变压器容量10%―20%配备,县城电网中无功补偿根据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采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其容量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7%―10%确定,配电台区功率因数保证不小于0.9。
二、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运行分析
铜鼓县近几年来配网故障和事故中,因电气设备质量、陈旧线路改造不及时、安装质量、继保装置故障、维护不到位等造成的停电占70%,其中有一半是因为对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试验、轮检工作未加以落实引起的,比如:10KV配变漏电总保护器,对其功能应用了解不够,调试数据不正确引起误动或拒动;变电站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度试验检测不到位;因季节变化引起负荷波动大,配变中性点接线端头接触不良发热引起零线烧断,一遇刮风和雨雪天气,竹子、树木碰线的现象时有发生,诸如此类故障和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均与设备运行维护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有关。针对这些情况,铜鼓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管理例会,对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签订安全生产运行责任状;制订“两率”考核管理办法,“两率”完成情况与年终奖金挂钩;加强电网设备的预验和轮检工作;及时做好“春检”工作、“迎峰度夏”负荷预测及有序用电预案、秋季大检查和“迎峰度冬”工作。
三、积极开展安全用电活动 提高电力用户安全用电技能
农村是电力安全事故多发区,也是配网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农民群众接触面窄,文化水平差别较大,安全用电常识相对薄弱的特点,铜鼓公司积极组织农村用电安全宣传活动,制作了精美的安全用电宣传图册,免费发送给农村用电户;供电所抄收员和检修人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向农民群众进行现场传授安全用电知识;对提高农村用电户安全用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提高了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四、在配网的建设和改造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铜鼓县电网先后进行了城网和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在设备的选型、网络的结构方面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变电站采用了节能型的变压器,实施了有载调节器压和综自化管理;35 KV输电线路采用了高科技OPPC光纤通信,能有效地实现调通中心与各变电站之间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城网10KV线路采用“手拉手”供电方式,35KV输电线路采用环网供电,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配网的科学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加强配网管理,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就必须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
五、提升继保装置科技水平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其余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能自动、及时地发出相应的信号上传给运行人员严密监视或进行处理。为了提高输、配电科学管理水平,铜鼓公司7座35KV变电站均建设为综自化站,广泛利用光纤通信技术;邀请综自化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传授技能,同时公司还定期输送人员到市级以上公司参加专业培训,以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从而加强配网的管理。
总之,为了使县供电企业配网管理更具有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确保“两率”达到国家要求水平,我们还必须加大投资并大胆创新,大量投入高科技设备,应用科学发展观加强配网管理,为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电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