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深找盲”切莫盲人摸象?
2009-03-26 15:17: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张晓葆
据3月19日宁夏日报消息《煤田地质局为宁东攻深找盲 新探20亿吨引来投资过千亿元》。文章说:由宁夏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承担的宁东基地外围红墩子勘查项目,日前新探明煤炭资源20亿吨,引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逾千亿元投资。
文中又说:中电投将在宁东围绕煤电、煤化工、煤电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三条产业链,分阶段投资建设煤矿、选煤厂、焦化厂、煤化工等一系列项目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其中,在红墩子项目区规划建设千万吨煤矿项目和配套的选煤厂,百万吨有色金属及深加工项目,百万吨的甲醇、烯烃项目和焦化项目。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局长刘自俭介绍,该局将按照“攻深找盲”战略,未来5年力争新发现煤炭基地5处,新增煤炭资源100亿吨,为自治区跨越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对“攻深找盲”能否新增煤资源百亿吨,姑且不去质疑。因为,中电投的“将分阶段投资建设”很有意思,其实这就留有伏笔,足以预防“找盲”不成的风险。目前,宁东煤田“金”还难轮换到中电投去大碗端。拿镶着“金边”的红墩子“银饭碗”也不错,勘查说“引”投资千亿用词准,如是个“招”字还有待商榷?笔者对这桩大买卖听得耳熟,2007年11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让我喜出望外。如今又见新眉目更觉关注,但分析这“紧锣密鼓”的形容不够准确,辨音仍觉得是“敲敲边鼓”。
“与时间赛跑,向效能挑战”,一颗耀眼的“明珠” 很快在宁东基地‘外围”升起!我认为表述虽好但不确定因素较多,一切仍有未知数。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毕竟只是双方的良好愿望。虽说合资建设宁东铝业项目去年奠基开工,但中电投很将究“专业化分工”,在言之凿凿和义正辞严中余音绕梁,好象对东部个别煤企还未冰雪消融。另外,即便煤化工没有严格限制,但也是非鼓励项目;即便焦化厂环境达标,但焦化工程四处扎堆、前景不可过于乐观。百万吨有色金属及深加工项目如何选?很难遴选电解铝吗?倘若错选、国内氧化铝要不了十年将严重依赖进口,这不又少了国际采购“话语权”?况且,甲醇、烯烃项目虽说西部不多,但国内产能基本饱和是事实,云集新疆的各路人马正马不停蹄,不也寻求“跨越式发展”吗?依我看,这三条产业链风险可能已给重防,因为电煤政策性亏损后更敬畏“煤化工”所伤。倘若再“攻深找盲”效果不佳,就难迷恋如此产业链贪大求全,因为这难免不盲人摸象,又重要的是避投资陷阱。
据说到2020年,中电投的火力发电预计“调整为50%”。当今,如愿以偿拿到“核牌照”可喜可贺。将来,“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也存在、“与黄河上游水电打捆外送“的梦想理应成真。因此,祝福其发展前景一帆风顺、突破市场难关站稳脚跟。
笔者建言:置身于“风电三峡”路有多条。放眼于“西电东输、可换乘“风电”,与水、火电并济?分阶段投资打造大型能源基地与产业集群,这般评估中仍应谨慎介入、小心翼翼。鱼与熊掌可分而取之,追求二者兼得也不是没有可能,故给予谨慎地支持。
如果“攻深找盲”的“蛋糕”确实很香甜,那么借助投资拐杖说“盲人摸象”就片面,因为说不定摸准的只是“蛋糕”。以新红墩子勘查新探明煤炭资源20亿吨看,以可采率30%保守地计算,将有6亿吨原煤可采。面对如此采矿权的吸引,中电投至少能与宁夏做到煤电一体的双赢,尽管也许需附加“打包铝”的选择条件。
至于其他产业链是否“攻坚克难,高歌猛进”。也许可能,也许难能。这寄托于未来5年力争新发现、祈望新增煤炭资源。可比喻为:100亿吨的愿景要等候“磁悬浮列车”。再说,宁东煤田内本身的“金饭碗”也可加双筷子,不妨把投资盘子加大?客观地看,新探20亿吨引过千亿元是伴随紧迫感的发展“意向”。真正招来如此巨资,恐怕还要等等,看未来5年力争新发现的勘查效果。
何去何从?观这梦幻般的开局,让我在几分担心中更希望有双赢的胜局!
据3月19日宁夏日报消息《煤田地质局为宁东攻深找盲 新探20亿吨引来投资过千亿元》。文章说:由宁夏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承担的宁东基地外围红墩子勘查项目,日前新探明煤炭资源20亿吨,引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逾千亿元投资。
文中又说:中电投将在宁东围绕煤电、煤化工、煤电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三条产业链,分阶段投资建设煤矿、选煤厂、焦化厂、煤化工等一系列项目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其中,在红墩子项目区规划建设千万吨煤矿项目和配套的选煤厂,百万吨有色金属及深加工项目,百万吨的甲醇、烯烃项目和焦化项目。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局长刘自俭介绍,该局将按照“攻深找盲”战略,未来5年力争新发现煤炭基地5处,新增煤炭资源100亿吨,为自治区跨越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对“攻深找盲”能否新增煤资源百亿吨,姑且不去质疑。因为,中电投的“将分阶段投资建设”很有意思,其实这就留有伏笔,足以预防“找盲”不成的风险。目前,宁东煤田“金”还难轮换到中电投去大碗端。拿镶着“金边”的红墩子“银饭碗”也不错,勘查说“引”投资千亿用词准,如是个“招”字还有待商榷?笔者对这桩大买卖听得耳熟,2007年11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让我喜出望外。如今又见新眉目更觉关注,但分析这“紧锣密鼓”的形容不够准确,辨音仍觉得是“敲敲边鼓”。
“与时间赛跑,向效能挑战”,一颗耀眼的“明珠” 很快在宁东基地‘外围”升起!我认为表述虽好但不确定因素较多,一切仍有未知数。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毕竟只是双方的良好愿望。虽说合资建设宁东铝业项目去年奠基开工,但中电投很将究“专业化分工”,在言之凿凿和义正辞严中余音绕梁,好象对东部个别煤企还未冰雪消融。另外,即便煤化工没有严格限制,但也是非鼓励项目;即便焦化厂环境达标,但焦化工程四处扎堆、前景不可过于乐观。百万吨有色金属及深加工项目如何选?很难遴选电解铝吗?倘若错选、国内氧化铝要不了十年将严重依赖进口,这不又少了国际采购“话语权”?况且,甲醇、烯烃项目虽说西部不多,但国内产能基本饱和是事实,云集新疆的各路人马正马不停蹄,不也寻求“跨越式发展”吗?依我看,这三条产业链风险可能已给重防,因为电煤政策性亏损后更敬畏“煤化工”所伤。倘若再“攻深找盲”效果不佳,就难迷恋如此产业链贪大求全,因为这难免不盲人摸象,又重要的是避投资陷阱。
据说到2020年,中电投的火力发电预计“调整为50%”。当今,如愿以偿拿到“核牌照”可喜可贺。将来,“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也存在、“与黄河上游水电打捆外送“的梦想理应成真。因此,祝福其发展前景一帆风顺、突破市场难关站稳脚跟。
笔者建言:置身于“风电三峡”路有多条。放眼于“西电东输、可换乘“风电”,与水、火电并济?分阶段投资打造大型能源基地与产业集群,这般评估中仍应谨慎介入、小心翼翼。鱼与熊掌可分而取之,追求二者兼得也不是没有可能,故给予谨慎地支持。
如果“攻深找盲”的“蛋糕”确实很香甜,那么借助投资拐杖说“盲人摸象”就片面,因为说不定摸准的只是“蛋糕”。以新红墩子勘查新探明煤炭资源20亿吨看,以可采率30%保守地计算,将有6亿吨原煤可采。面对如此采矿权的吸引,中电投至少能与宁夏做到煤电一体的双赢,尽管也许需附加“打包铝”的选择条件。
至于其他产业链是否“攻坚克难,高歌猛进”。也许可能,也许难能。这寄托于未来5年力争新发现、祈望新增煤炭资源。可比喻为:100亿吨的愿景要等候“磁悬浮列车”。再说,宁东煤田内本身的“金饭碗”也可加双筷子,不妨把投资盘子加大?客观地看,新探20亿吨引过千亿元是伴随紧迫感的发展“意向”。真正招来如此巨资,恐怕还要等等,看未来5年力争新发现的勘查效果。
何去何从?观这梦幻般的开局,让我在几分担心中更希望有双赢的胜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