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违章”一二三
2009-03-06 15:56:4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电力企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了辉煌;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希望。然而,在当我们掀开电力的“事故案例”,看见那一幕幕因违章造成的“事故”,我们感到痛心和惋惜,血淋淋的教训不能不令人胆颤心寒。从近年来的《事故汇编》案例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90%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都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有直接关系,所以说“违章”是我们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天敌”。
我们一直都在“反违章”一直都在竭力遏止和消除违章。但令我们奇怪的是,我们的员工和现场管理人员明明知道违章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还要违章。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违章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员工为了工作需要和个人便利自发产生的违章;另一种是管理者的违章指挥或违章安排直接形成的违章。下面笔者浅谈自己对“违章”的一点浅薄认识:
从初次违章到再次违章、惯性违章的形成、最终转化为事故。
一、初次违章到再次违章、惯性违章
从另一角度看,违章的发展过程又表现为初次违章、再次违章和惯性违章的三个阶段。初次违章经过再次违章发展成为惯性违章的基本条件有五个:
1、员工能够服从违章安排、违章指挥或与管理人员有相同的违章意愿;
2、由于人为造成的紧张局面需要某种违章作业;
3、存在着安全制度不起作用的管理环境;
4、上级管理人员对违章行为不了解或不制止、甚至支持等等;
5、已有的违章没有造成事故。
二、初次违章的特点是,面对十分危险的违章,员工或管理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违章作业时分外注意安全,因此一般不会发生事故。
有初次违章,当然就会有二次、三次、……多次违章,随着违章次数的增加,人们对违章不再大惊小怪,“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并渐渐习以为常。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量的不断变化,即违章的次数不断增加,由偶尔的、个别一次的违章而渐渐增多;另一方面则是产生了质的转变:由最初的高度紧张、分外注意到渐渐松驰,形成习惯。于是,惯性违章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惯性违章的形成和存在构成违章再生的自然环境
随着惯性违章的形成,表明这种违章已经不仅为全体员工所需要,同时也已经在管理上取得了通行证。或者是管理者已经认可,或者是管理者无可奈何,这种违章作为惯性违章出现,表明它已经不再受到管理上的限制。
而惯性违章一旦形成,它自身就构成了一个违章再生的环境。新的工作人员只要进入这一环境中,其生产行为就会被同化,就会和其它人一样默认并进行这种违章作业。对于新进人员而言,进行这种违章的原因不是别的,只是因为“别人都这样做”。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的这种情形。因此,惯性违章除了在性质上与一般违章不同,它可以随时转化为事故外,另一个特点在于它的存在还构成了违章再生的环境,它就象容易扩散的癌细胞一样,使违章不断再生、扩散、蔓延。
四、惯性违章转化为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违章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这种可能性会随着员工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性的提高在日益变小。但是,那怕这种可能性小到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这种可能性就会转化为现实,一旦形成,就随时可能转化为事故。为此,笔者呼吁电力同仁!为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您们远离违章、远离事故,我们电力企业的地发展才会更加璀璨、辉煌。(倪强)
我们一直都在“反违章”一直都在竭力遏止和消除违章。但令我们奇怪的是,我们的员工和现场管理人员明明知道违章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还要违章。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违章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员工为了工作需要和个人便利自发产生的违章;另一种是管理者的违章指挥或违章安排直接形成的违章。下面笔者浅谈自己对“违章”的一点浅薄认识:
从初次违章到再次违章、惯性违章的形成、最终转化为事故。
一、初次违章到再次违章、惯性违章
从另一角度看,违章的发展过程又表现为初次违章、再次违章和惯性违章的三个阶段。初次违章经过再次违章发展成为惯性违章的基本条件有五个:
1、员工能够服从违章安排、违章指挥或与管理人员有相同的违章意愿;
2、由于人为造成的紧张局面需要某种违章作业;
3、存在着安全制度不起作用的管理环境;
4、上级管理人员对违章行为不了解或不制止、甚至支持等等;
5、已有的违章没有造成事故。
二、初次违章的特点是,面对十分危险的违章,员工或管理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违章作业时分外注意安全,因此一般不会发生事故。
有初次违章,当然就会有二次、三次、……多次违章,随着违章次数的增加,人们对违章不再大惊小怪,“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并渐渐习以为常。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量的不断变化,即违章的次数不断增加,由偶尔的、个别一次的违章而渐渐增多;另一方面则是产生了质的转变:由最初的高度紧张、分外注意到渐渐松驰,形成习惯。于是,惯性违章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惯性违章的形成和存在构成违章再生的自然环境
随着惯性违章的形成,表明这种违章已经不仅为全体员工所需要,同时也已经在管理上取得了通行证。或者是管理者已经认可,或者是管理者无可奈何,这种违章作为惯性违章出现,表明它已经不再受到管理上的限制。
而惯性违章一旦形成,它自身就构成了一个违章再生的环境。新的工作人员只要进入这一环境中,其生产行为就会被同化,就会和其它人一样默认并进行这种违章作业。对于新进人员而言,进行这种违章的原因不是别的,只是因为“别人都这样做”。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的这种情形。因此,惯性违章除了在性质上与一般违章不同,它可以随时转化为事故外,另一个特点在于它的存在还构成了违章再生的环境,它就象容易扩散的癌细胞一样,使违章不断再生、扩散、蔓延。
四、惯性违章转化为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违章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这种可能性会随着员工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性的提高在日益变小。但是,那怕这种可能性小到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这种可能性就会转化为现实,一旦形成,就随时可能转化为事故。为此,笔者呼吁电力同仁!为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您们远离违章、远离事故,我们电力企业的地发展才会更加璀璨、辉煌。(倪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