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电工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2008-11-20 14:07:5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农电工是农村用电的直接管理者,是党和政府有关农电方针、政策的基层落实者,是县供电企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代表。如何规范农电工管理,使之成为一支思想进步,技术精良,作风过硬的基层农电队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供电所永久的话题。农电工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树立、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都不是自发的,而是不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结果。当前形势下做好农电工职业道德工作应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明辨是非 以“八荣八耻”为准绳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知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易赅,寓意深刻,为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我们农电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应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培育每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领会,使广大农电工认清道德的本质和特征,澄清在道德观念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爱岗敬业 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对自已所从事的工作富于责任感,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具体表现是,对农电工作有深厚的感情,对农电事业的发展非常关心,维护供电企业信誉,热爱农电工作岗位,并能把本职工作当作自已的职业理想,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岗位,以主人翁精神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有为农电事业献身的精神。营销员要热情服务,方便客户,抄表收费走千家万户,宁可一人累,换来万家欢;运行员要严守岗位,认真巡视设备,准确操作,始终保持电能不断;线路职工要认真巡线,精心检修,特别是深山老林地段,风雨大雪之时更要上岗到位,保证线路畅通无阻。
农电工作中的每一个岗位,都是重要而光荣的岗位。农村电力的安全与畅通要通过农电员工的工作和劳动,输送到每个村落和千家万户,为农村经济、文化和生产、生活提供动力和能源。因此,责任大、技术性强、要求高、工作程序严谨又连续是农电工作的一个特点,没有农电员工的高素质是很难胜任的。这就要求每个在岗农电工必须熟练掌握岗位技术业务,并取得考试合格的上岗证书。也只有每个农电工在技术业务上精益求精,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要提高本领做到精益求精,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努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本身就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业务知识,才能熟练使用各种新设备、达到胜任工作的要求,不断在工作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严守制度 确保农村安全可靠用电
在农村供用电系统中,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培养严细作风,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坚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是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基本保证。每个农电工都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自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克服马虎、凑合、不在乎的麻痹思想,努力提高运行和检修技术水平。严格按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工艺标准操作,遵守劳动纪律,听从指挥,服从分配,使人人树立起安全就是职业道德的观念,杜绝人为的各种事故,以保证实现安全稳定的供电。
供用电系统运行的特点是昼夜不停连续生产,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而又非常敏锐复杂的体系。就象人的脉络一样息息相通,环环相接,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工种或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全网,使电能受阻,给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甚至灾难。所以,每一个农电员工必须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练地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努力防止和减少事故。任何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懒散拖沓的作风,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作风过硬 提高电力优质服务水平
在执行农村供用电任务过程中,在服务和维护正常用电秩序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政策性。每个农电工只有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秉公办电,做到依法办事,照章办事,克已奉公,才能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国家、电力企业及广大用电客户的利益。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农电员工队伍中,少数人身上还存在着行业不正之风。在服务作风上扯皮、拖拉、推诿、办事效率低;在服务态度上冷、硬、差、顶;在服务质量上,抄表不到户,收费差错多,工程时间长、收费高、质量差;服务纪律上,以感情代替政策,甚至为谋取个人私利违背政策,如处理违章、窃电“私了”,刁卡、勒索客户。以上种种表现,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它败坏了供电企业的信誉,影响了供用关系。
团结协作 树立顾全大局的观念
农电工作具有点多、面广、供电半径长、现场环境复杂等作业的特点,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电力报修、抢修,都需要个人和集体的协作,一个人是很难完成整个供电任务的,这就要求每个农电工必须树立全网一盘棋、全线一条心的思想,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密切配合,确保安全供电、优质供电。任何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大局成败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对农电工作而言,要使我们的农电事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必须发扬集体主义协作精神。每个人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全局出发,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为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然而,有些人却缺乏全局观念,他们在工作中不是互相配合,而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过多地看重个人的得失,对个人利益过分索取,热衷于随心所欲,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对农电工作的安全、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农电员工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反映着电力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影响农电员工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规范、协调着基层农电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内外关系,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整个农村电力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供电职工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山东河口区供电公司 毛连祥
农电工是农村用电的直接管理者,是党和政府有关农电方针、政策的基层落实者,是县供电企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代表。如何规范农电工管理,使之成为一支思想进步,技术精良,作风过硬的基层农电队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供电所永久的话题。农电工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树立、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都不是自发的,而是不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结果。当前形势下做好农电工职业道德工作应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明辨是非 以“八荣八耻”为准绳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知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易赅,寓意深刻,为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我们农电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应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培育每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领会,使广大农电工认清道德的本质和特征,澄清在道德观念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爱岗敬业 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对自已所从事的工作富于责任感,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具体表现是,对农电工作有深厚的感情,对农电事业的发展非常关心,维护供电企业信誉,热爱农电工作岗位,并能把本职工作当作自已的职业理想,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岗位,以主人翁精神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有为农电事业献身的精神。营销员要热情服务,方便客户,抄表收费走千家万户,宁可一人累,换来万家欢;运行员要严守岗位,认真巡视设备,准确操作,始终保持电能不断;线路职工要认真巡线,精心检修,特别是深山老林地段,风雨大雪之时更要上岗到位,保证线路畅通无阻。
农电工作中的每一个岗位,都是重要而光荣的岗位。农村电力的安全与畅通要通过农电员工的工作和劳动,输送到每个村落和千家万户,为农村经济、文化和生产、生活提供动力和能源。因此,责任大、技术性强、要求高、工作程序严谨又连续是农电工作的一个特点,没有农电员工的高素质是很难胜任的。这就要求每个在岗农电工必须熟练掌握岗位技术业务,并取得考试合格的上岗证书。也只有每个农电工在技术业务上精益求精,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要提高本领做到精益求精,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努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本身就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业务知识,才能熟练使用各种新设备、达到胜任工作的要求,不断在工作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严守制度 确保农村安全可靠用电
在农村供用电系统中,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培养严细作风,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坚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是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基本保证。每个农电工都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自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克服马虎、凑合、不在乎的麻痹思想,努力提高运行和检修技术水平。严格按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工艺标准操作,遵守劳动纪律,听从指挥,服从分配,使人人树立起安全就是职业道德的观念,杜绝人为的各种事故,以保证实现安全稳定的供电。
供用电系统运行的特点是昼夜不停连续生产,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而又非常敏锐复杂的体系。就象人的脉络一样息息相通,环环相接,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工种或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全网,使电能受阻,给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甚至灾难。所以,每一个农电员工必须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练地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努力防止和减少事故。任何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懒散拖沓的作风,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作风过硬 提高电力优质服务水平
在执行农村供用电任务过程中,在服务和维护正常用电秩序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政策性。每个农电工只有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秉公办电,做到依法办事,照章办事,克已奉公,才能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国家、电力企业及广大用电客户的利益。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农电员工队伍中,少数人身上还存在着行业不正之风。在服务作风上扯皮、拖拉、推诿、办事效率低;在服务态度上冷、硬、差、顶;在服务质量上,抄表不到户,收费差错多,工程时间长、收费高、质量差;服务纪律上,以感情代替政策,甚至为谋取个人私利违背政策,如处理违章、窃电“私了”,刁卡、勒索客户。以上种种表现,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它败坏了供电企业的信誉,影响了供用关系。
团结协作 树立顾全大局的观念
农电工作具有点多、面广、供电半径长、现场环境复杂等作业的特点,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电力报修、抢修,都需要个人和集体的协作,一个人是很难完成整个供电任务的,这就要求每个农电工必须树立全网一盘棋、全线一条心的思想,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密切配合,确保安全供电、优质供电。任何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大局成败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对农电工作而言,要使我们的农电事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必须发扬集体主义协作精神。每个人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全局出发,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为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然而,有些人却缺乏全局观念,他们在工作中不是互相配合,而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过多地看重个人的得失,对个人利益过分索取,热衷于随心所欲,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对农电工作的安全、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农电员工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反映着电力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影响农电员工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规范、协调着基层农电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内外关系,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整个农村电力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供电职工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山东河口区供电公司 毛连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