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执行力 从文化素养点滴做起
2008-12-03 16:26:1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李堇
养一盆花,喜欢在淡雅的花香中努力工作,这是品味;看一本书,愿意用书中的精神激励自己,这是情操;树立一个目标,然后用憧憬中的成功慰勉自己,这是有追求……但如果这一切离开了执行做支撑,那么,可行而知,没浇水的花肯定会枯萎,不切实际的鼓励是妄想,不付诸行动的理想那就是水中望月了吧。执行力,至关重要,它把握着每一件事走向成功还是面临失败的命脉。
我们在生活中看见和听说的困惑我们思想的事有很多,比如一项普遍性的活动,在部署、安排及开展过程中,往往不能实现员工参与率的100%,甚而不能取得预想的成效;一个事情,也总是由于各种原因不断的后推,开多少次会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再比如,一些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原则允许的客观因素与企业规定的条条框框却又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等等。
为什么? 其实答案十分明显,执行力不到位。自觉性的执行力不彻底。网上,电视上,书本上看到的太多案例,让我不由得想到自己所在的企业。
年初以来,东北公司在2008年工作会议上提出执行年概念,米总在工作报告中推出“我要干事无条件,自我加压没商量,主动出击不客气”的执行精神,让我倍受鼓舞。我所在的双鸭山发电公司也紧跟东北公司步伐,在企业管理中提出了要让企业文化做成一种企业管理方式的理念,并强调执行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公司的各项制度在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得到落实,得到完善,从而收到明显的效益。作为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用辨证的眼光看这件事,我觉得,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总会受到这样那样一些客观因素制约,但发现并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所带来的问题,用“执行”来解决企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四月份,集团公司公布了组建以来首次经营亏损的消息,我所在的双鸭山发电公司,作为集团下属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没有因为我们不是亏损单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积极采取行动,针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降本增效”方案,并付诸实施,为其他兄弟单位带了好头,得到了东北公司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公司在降本增效活动中,大到设备改造的修旧利废,小到克煤归仓的点滴节约,出现了鼓舞人心的局面:人人自觉参与,事事都做节约,公司凝聚力空前增强,员工以企为家,勤俭持爱的好风气蔚然成风。
作为其中一员,我的感触是深刻的。那天送孩子上学,看见楼旁边的管道盖板有淡淡若有若无的水汽升腾,因为着急,我并没有立刻打电话给修缮,倒是女儿大声说,“妈妈,肯定有漏点,快联系修缮叔叔,浪费”!当时的感动是实实在在的,我想如果不是言传身教,孩子会知道什么是浪费么?孩子的行为,是上千双电人言行的缩影,从她身上,我也看到了我所在企业这个大家无限美好的未来。
而在孩子身上这种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节约行为,这就是文化。我想,文化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文化就是看见了地上的一毛钱你能坦然弯下腰,并微笑地拾起;文化就是下班后,习惯性地拔下饮水机的电源插头;文化就是在我们穿着印有国电标识的工作服时,真正融入到“扭亏增盈”大队伍中来,研究技改、收集废旧工器具、主动加班而不求为人知的品格……
而通过企业执行力的执行效果,我们也能看到文化层次。企业平稳发展,公司效益递增,安居乐业的员工踏实工作,认真巡检,出色地完成每一个工作日的任务,把“忠诚事业,忠诚集团,爱岗敬业,岗位成才”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行动上,对自己可能出现的执行薄弱意识发出警告,继而完善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文化人”,这就是文化中的文化了。
总之,坚持素质提升,注重执行力度,这是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文化素养提升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作者:李堇
养一盆花,喜欢在淡雅的花香中努力工作,这是品味;看一本书,愿意用书中的精神激励自己,这是情操;树立一个目标,然后用憧憬中的成功慰勉自己,这是有追求……但如果这一切离开了执行做支撑,那么,可行而知,没浇水的花肯定会枯萎,不切实际的鼓励是妄想,不付诸行动的理想那就是水中望月了吧。执行力,至关重要,它把握着每一件事走向成功还是面临失败的命脉。
我们在生活中看见和听说的困惑我们思想的事有很多,比如一项普遍性的活动,在部署、安排及开展过程中,往往不能实现员工参与率的100%,甚而不能取得预想的成效;一个事情,也总是由于各种原因不断的后推,开多少次会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再比如,一些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原则允许的客观因素与企业规定的条条框框却又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等等。
为什么? 其实答案十分明显,执行力不到位。自觉性的执行力不彻底。网上,电视上,书本上看到的太多案例,让我不由得想到自己所在的企业。
年初以来,东北公司在2008年工作会议上提出执行年概念,米总在工作报告中推出“我要干事无条件,自我加压没商量,主动出击不客气”的执行精神,让我倍受鼓舞。我所在的双鸭山发电公司也紧跟东北公司步伐,在企业管理中提出了要让企业文化做成一种企业管理方式的理念,并强调执行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公司的各项制度在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得到落实,得到完善,从而收到明显的效益。作为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用辨证的眼光看这件事,我觉得,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总会受到这样那样一些客观因素制约,但发现并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所带来的问题,用“执行”来解决企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四月份,集团公司公布了组建以来首次经营亏损的消息,我所在的双鸭山发电公司,作为集团下属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没有因为我们不是亏损单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积极采取行动,针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降本增效”方案,并付诸实施,为其他兄弟单位带了好头,得到了东北公司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公司在降本增效活动中,大到设备改造的修旧利废,小到克煤归仓的点滴节约,出现了鼓舞人心的局面:人人自觉参与,事事都做节约,公司凝聚力空前增强,员工以企为家,勤俭持爱的好风气蔚然成风。
作为其中一员,我的感触是深刻的。那天送孩子上学,看见楼旁边的管道盖板有淡淡若有若无的水汽升腾,因为着急,我并没有立刻打电话给修缮,倒是女儿大声说,“妈妈,肯定有漏点,快联系修缮叔叔,浪费”!当时的感动是实实在在的,我想如果不是言传身教,孩子会知道什么是浪费么?孩子的行为,是上千双电人言行的缩影,从她身上,我也看到了我所在企业这个大家无限美好的未来。
而在孩子身上这种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节约行为,这就是文化。我想,文化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文化就是看见了地上的一毛钱你能坦然弯下腰,并微笑地拾起;文化就是下班后,习惯性地拔下饮水机的电源插头;文化就是在我们穿着印有国电标识的工作服时,真正融入到“扭亏增盈”大队伍中来,研究技改、收集废旧工器具、主动加班而不求为人知的品格……
而通过企业执行力的执行效果,我们也能看到文化层次。企业平稳发展,公司效益递增,安居乐业的员工踏实工作,认真巡检,出色地完成每一个工作日的任务,把“忠诚事业,忠诚集团,爱岗敬业,岗位成才”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行动上,对自己可能出现的执行薄弱意识发出警告,继而完善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文化人”,这就是文化中的文化了。
总之,坚持素质提升,注重执行力度,这是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文化素养提升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