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抒祥: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2008-11-05 16:42: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王抒祥 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全会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深刻领会和把握会议精神,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电气化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是做好新时期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要全面把握这一总体思路,“就要着重领会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战略思想。”
一个“战略任务”,一个“基本方向”,一个“根本要求”,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还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施城镇化战略,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农村电网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事业特征。新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供电和优质服务水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加快农村电网发展,加强农村电气化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必须加快推进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电网规划相对滞后、农村电网发展相对缓慢、供电能力不足和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以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进步的基本保障
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三个“最需要”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破解的“瓶颈”,也为农村电气化工作发展带来新机遇,对农村供电服务、供电质量、供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1998年启动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和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户户通电”工程,已使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简陋落后的面貌基本改变。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村电网老旧设备存在过负荷、供电“卡脖子”问题,部分地区农村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高危行业供用电安全隐患未得到彻底消除。农村供电可靠性、农村电压合格率明显低于城市,农村电网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做好农村电气化工作,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农村电气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电力公司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以构建“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发展格局为方向,紧密结合地方政府主导的“生态村”、“文明村”“示范村”“移民村”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电模式”“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等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农村建设。
公司将进一步扩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规模,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建成11个电气化县、120个电气化乡、2000个电气化村。
三、积极落实“三新”战略是全面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应当准确把握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的时代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农村电网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设“网架坚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新型农村电网是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保证。要继续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投资力度,要加强农村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研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线路持续供电能力。推广“四新”科技成果,促进农村电网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应用节能设备,应用高性能、电子式计量器具,逐步更换老旧机械式电度表。加快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集中抄表系统以及县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农村电网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是实施电力惠农工程,给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要重点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供电设施更新、农村电网安全供电能力提升等农民最关心和最关注,也最能直接带给老百姓实惠的工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面完成路灯亮化和饮水解困配套工程,促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勇挑社会责任,抓好工程的组织实施,有效改善农村用电环境,彻底解决农民群众夜间行路难、偏远山区吃水难问题。不断加大农村排灌用电设施改造力度。整治农村低压设备,提高安全用电水平。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农村用电安全的隐患,提高用户正确用电、安全用电水平。
三是提升农电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环境。农村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对公司农电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按照国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重点落实好农电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农电信息化建设等八大项工作,实现农电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要以“生产管理精细化、农网运行自动化”为目标,积极推广状态检修、在线监测、状态评估等设备优化检修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根据农电特点及业务范围,在省、市、县公司和农村供电所全面导入各类标准,走规范化、精益化、专业化之路,建立科学完善的农电标准体系。
四是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推动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享受更加优质、方便、真诚的电力服务不仅是满足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实现公司“真诚服务、共谋发展”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要结合农村用电特点,开展服务到田间、到地头、到厂矿等特色服务。要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小分队、服务组、流动站等,送服务上门,帮农民群众之所需,解农民群众之所难。要加强对特色服务工作的引导宣传,将“国家电网”的品牌延伸到广大农村。要不断完善农电供电质量管理体系,让“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供电服务覆盖城乡,惠及千家万户,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今年2月,省电力公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这是公司连续两年获此殊荣。我们将在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发展企业、奉献社会,真诚服务、共谋发展,加快推进全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秀美山西做出新贡献!
王抒祥 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全会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深刻领会和把握会议精神,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电气化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是做好新时期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要全面把握这一总体思路,“就要着重领会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战略思想。”
一个“战略任务”,一个“基本方向”,一个“根本要求”,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还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施城镇化战略,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农村电网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事业特征。新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供电和优质服务水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加快农村电网发展,加强农村电气化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必须加快推进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电网规划相对滞后、农村电网发展相对缓慢、供电能力不足和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以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进步的基本保障
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三个“最需要”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破解的“瓶颈”,也为农村电气化工作发展带来新机遇,对农村供电服务、供电质量、供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1998年启动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和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户户通电”工程,已使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简陋落后的面貌基本改变。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村电网老旧设备存在过负荷、供电“卡脖子”问题,部分地区农村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高危行业供用电安全隐患未得到彻底消除。农村供电可靠性、农村电压合格率明显低于城市,农村电网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做好农村电气化工作,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农村电气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电力公司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以构建“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发展格局为方向,紧密结合地方政府主导的“生态村”、“文明村”“示范村”“移民村”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电模式”“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等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农村建设。
公司将进一步扩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规模,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建成11个电气化县、120个电气化乡、2000个电气化村。
三、积极落实“三新”战略是全面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应当准确把握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的时代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农村电网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设“网架坚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新型农村电网是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保证。要继续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投资力度,要加强农村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研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线路持续供电能力。推广“四新”科技成果,促进农村电网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应用节能设备,应用高性能、电子式计量器具,逐步更换老旧机械式电度表。加快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集中抄表系统以及县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农村电网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是实施电力惠农工程,给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要重点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供电设施更新、农村电网安全供电能力提升等农民最关心和最关注,也最能直接带给老百姓实惠的工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面完成路灯亮化和饮水解困配套工程,促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勇挑社会责任,抓好工程的组织实施,有效改善农村用电环境,彻底解决农民群众夜间行路难、偏远山区吃水难问题。不断加大农村排灌用电设施改造力度。整治农村低压设备,提高安全用电水平。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农村用电安全的隐患,提高用户正确用电、安全用电水平。
三是提升农电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环境。农村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对公司农电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按照国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重点落实好农电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农电信息化建设等八大项工作,实现农电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要以“生产管理精细化、农网运行自动化”为目标,积极推广状态检修、在线监测、状态评估等设备优化检修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根据农电特点及业务范围,在省、市、县公司和农村供电所全面导入各类标准,走规范化、精益化、专业化之路,建立科学完善的农电标准体系。
四是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推动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享受更加优质、方便、真诚的电力服务不仅是满足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实现公司“真诚服务、共谋发展”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要结合农村用电特点,开展服务到田间、到地头、到厂矿等特色服务。要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小分队、服务组、流动站等,送服务上门,帮农民群众之所需,解农民群众之所难。要加强对特色服务工作的引导宣传,将“国家电网”的品牌延伸到广大农村。要不断完善农电供电质量管理体系,让“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供电服务覆盖城乡,惠及千家万户,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今年2月,省电力公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这是公司连续两年获此殊荣。我们将在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发展企业、奉献社会,真诚服务、共谋发展,加快推进全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秀美山西做出新贡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