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吃饭的“先进”不评也罢?!
2008-11-19 16:49: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周运华 湖北省襄樊市铁路供电段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底“评先”的时候了,笔者想到去年一个朋友讲他们所在企业单位上年底“评先”令人可笑的一个故事。
他们企业评先其实就是大家“轮流坐庄”,评上谁谁就得请客吃饭。笔者认为,这种评先的方法不妥当,失去了“评先”的意义,请客吃饭的“评先”不评也罢。
众所周知,评先的目的就是鼓励先进职工一年来的工作肯定,激励后进职工,有利于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上进心和爱岗敬业的热情。然而,评先进就是请客吃饭使评先进的内涵变了味道。有些企业的确是在走形式。有些企业对先进人物不重视,于是大家不讲成绩,不讲贡献,平分秋色,轮流当先进,你有我有全都有,皆大欢喜,使评先显得无足轻重,失去了先进应有的感召力。也有些企业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凭关系、凭感情、凭印象、凭一份工作总结就把某某职工定为先进,这样每年的评先不过是搞搞形式,做做表面文章,使先进徒有虚名。这样做的后果导致了职工群众的荣誉意识越来越淡薄,使“评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笔者认为:“评先”活动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一定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特别是单位的领路人要根据基层单位每个人的业绩,客观地进行公正评比,从中选拔出众望所归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评先促干劲,从而推动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评先”就是请客吃饭的做法必须喊停,因为“先进”称号你有我有他也有,看似一团和气,实则却令荣誉称号贬值。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评选机制上加以完善,如加大量化考核,同时,不能一味由单位内部推选,而应看重群众的意见、评价。在这种方法评选出的先进,在企业中没有号召力和说服力,无法成为职工学习的榜样,甚至会影响其他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职工在企业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不利于企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周运华 湖北省襄樊市铁路供电段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底“评先”的时候了,笔者想到去年一个朋友讲他们所在企业单位上年底“评先”令人可笑的一个故事。
他们企业评先其实就是大家“轮流坐庄”,评上谁谁就得请客吃饭。笔者认为,这种评先的方法不妥当,失去了“评先”的意义,请客吃饭的“评先”不评也罢。
众所周知,评先的目的就是鼓励先进职工一年来的工作肯定,激励后进职工,有利于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上进心和爱岗敬业的热情。然而,评先进就是请客吃饭使评先进的内涵变了味道。有些企业的确是在走形式。有些企业对先进人物不重视,于是大家不讲成绩,不讲贡献,平分秋色,轮流当先进,你有我有全都有,皆大欢喜,使评先显得无足轻重,失去了先进应有的感召力。也有些企业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凭关系、凭感情、凭印象、凭一份工作总结就把某某职工定为先进,这样每年的评先不过是搞搞形式,做做表面文章,使先进徒有虚名。这样做的后果导致了职工群众的荣誉意识越来越淡薄,使“评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笔者认为:“评先”活动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一定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特别是单位的领路人要根据基层单位每个人的业绩,客观地进行公正评比,从中选拔出众望所归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评先促干劲,从而推动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评先”就是请客吃饭的做法必须喊停,因为“先进”称号你有我有他也有,看似一团和气,实则却令荣誉称号贬值。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评选机制上加以完善,如加大量化考核,同时,不能一味由单位内部推选,而应看重群众的意见、评价。在这种方法评选出的先进,在企业中没有号召力和说服力,无法成为职工学习的榜样,甚至会影响其他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职工在企业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不利于企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