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管理工作新要求“精、细、新”
2008-10-17 11:40:0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富阳供电局 刘 波
线损率是反映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也是对现有电网结构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一直以来,富阳市供电局将线损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不断通过降损节能来提高企业效益,线损率从2000年的7.22%下降到2007年的4.75%。富阳局在损管理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有着明显地方特色的管理经验,这也使得我们的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效果。
富阳市的电网规模介绍:
截至2008年8月底,富阳市的电网共有220kV变电所4座;110kV变电所21座,其中客户变3座;35kV变电所8座,不含临时变电所及客户变。各电压等级的总变电容量分别为1350MVA、1300.5MVA、161MVA。110kV架空输电线路31条,共计259.172km, 35kV架空输电线路24条,共计283.894km。
1 “精”
1.1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线损管理的精确性。
1.1.1 实现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线损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变电所各电压等级以及当地小水火电的电能量数据的自动实时采集,大大提高了抄表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实现了变电所电能平衡率、主网线损率等指标数据的实时统计分析,为线损管理人员对月度、年度的电量增长趋势预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分析手段。另外通过SCADA及采集系统的联合,解决了全口径电网负荷实测数据的人工抄表情况,为线损理论计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测数据。
1.1.2 利用用电现场管理系统,通过省公司统一平台,对客户进行负荷侧管理,第一时间发现用户计量装置的故障、实现客户违约用电和窃电信息的主动上报与查询以及客户用电量的远程抄表和现场抄表的核对,另外还可以通过现场管理系统进行客户无功功率的实时查询,避免客户向系统倒送无功。
1.1.3 积极开展10千伏线路环网方式下线损管理课题研究。针对富阳地区环网连接线路较多,线路连接线存在联络供电,导致分线线损统计不准确的情况,与浙大的专家合作探讨建立了这个研究课题,积极探索线路环网方式下线损统计失真的解决方案。通过半年来的不断数据收集分析,提出了为装设电能计量表计和利用SCADA调度系统来统计互供电量这两种解决方案,为今后更好的做好分线线损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1.1.4 试点实施居民集中抄表系统,利用对客户用电量的远程抄表技术,将抄录的表计数据审核后,直接导入营销系统进行电费结算。避免了人工抄表引的抄表时间不统一,估抄,漏抄,错抄等现象。该局为杭州地区首家实现该功能的单位。
1.1.5 利用对农村公用配变实施关口计量改造,试点采用配变现场监测终端装置,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并提高了配变在线监测水平,同时也为分线路线损实时统计分析创造有利条件。
2 “细”
2.2 健全线损管理体系,增进线损管理的细致性。
2.2.1 建立了局-供电所-营业所三级降损管理组织,制定线损管理的工作标准及实施细则,定期下发线损管理分析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线损分析会,每月对线损率在9.5%以上以及波动在3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台区进行重点分析,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降损措施,并严格组织落实。
2.2.2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线损管理考核机制。该局按照县级一流供电企业考评细则建立线损指标体系表,指标体系表中包含线损率指标和线损率小指标两个方面24项内容,实现逐级考核。线损率实现了分级、分时间段、分线、分台区下达,基本上实现线损全方位管理。通过控制线损相关指标工作,实现降损环节量化考核,实现分析和提前控制线损波动。
3 “新”
3.3 创新营销管理手段,夯实线损管理的基础性。
3.3.1 结合春秋两季用电安全检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用电稽查活动。以集中检查、“拉网式”检查、夜间突袭检查、跨区域交叉检查等形式重拳出击,特别针对线损较高的线路、地区及窃电高发行业(如小冶炼)组织进行重点排查,有力打击窃电犯罪行为,狠刹窃电歪风。
3.3.2 加强用电营业普查工作。重点对内业的表、卡、账进行检查,外业对抄表员实抄率、封表率、用户用电类别、用电性质、计量装置进行普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不定期开展线损管理基础工作稽查,对有关临时用电管理、拆旧表管理、故障表计处理、抄表等工作的规范要求以稽查意见及整改意见书的形式反馈给基层,深入推进用电营业的精细化管理,防、堵电量流失。
3.3.3 加强计量管理,计量对供、售电表计和计量用互感器,做到配置合理、齐全、校准。制定电能计量装置的轮换制度,定期对关口表计进行校验;定期轮换、轮校线路和台区的关口表,对大用户采用装两套表计的办法,参考计量,杜绝电量流失。
3.3.4 开展理论线损计算,提高线损管理水平。通过理论线损计算,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电网线损率的整体水平以及线损的构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以后的线损管理工作中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制订、下达目标计划到各个台区,并为线损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为降损工作提供管理的主攻方向,有针对性的制订降损措施,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最终使线损率下降,为企业增加效益。
3.3.5 积极开展无功管理。无功管理在我们电力行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若无功管理不到位,对线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功率因数不但可以降低线路损耗,还可改善电压质量,提高设备供电能力。目前我局对系统补偿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在变电所内采取35、10千伏线路及时进行电容补偿,使10千线路各出口的功率因数基本达到0.9以上。
作者:刘波
线损率是反映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也是对现有电网结构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一直以来,富阳市供电局将线损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不断通过降损节能来提高企业效益,线损率从2000年的7.22%下降到2007年的4.75%。富阳局在损管理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有着明显地方特色的管理经验,这也使得我们的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效果。
富阳市的电网规模介绍:
截至2008年8月底,富阳市的电网共有220kV变电所4座;110kV变电所21座,其中客户变3座;35kV变电所8座,不含临时变电所及客户变。各电压等级的总变电容量分别为1350MVA、1300.5MVA、161MVA。110kV架空输电线路31条,共计259.172km, 35kV架空输电线路24条,共计283.894km。
1 “精”
1.1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线损管理的精确性。
1.1.1 实现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线损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变电所各电压等级以及当地小水火电的电能量数据的自动实时采集,大大提高了抄表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实现了变电所电能平衡率、主网线损率等指标数据的实时统计分析,为线损管理人员对月度、年度的电量增长趋势预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分析手段。另外通过SCADA及采集系统的联合,解决了全口径电网负荷实测数据的人工抄表情况,为线损理论计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测数据。
1.1.2 利用用电现场管理系统,通过省公司统一平台,对客户进行负荷侧管理,第一时间发现用户计量装置的故障、实现客户违约用电和窃电信息的主动上报与查询以及客户用电量的远程抄表和现场抄表的核对,另外还可以通过现场管理系统进行客户无功功率的实时查询,避免客户向系统倒送无功。
1.1.3 积极开展10千伏线路环网方式下线损管理课题研究。针对富阳地区环网连接线路较多,线路连接线存在联络供电,导致分线线损统计不准确的情况,与浙大的专家合作探讨建立了这个研究课题,积极探索线路环网方式下线损统计失真的解决方案。通过半年来的不断数据收集分析,提出了为装设电能计量表计和利用SCADA调度系统来统计互供电量这两种解决方案,为今后更好的做好分线线损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1.1.4 试点实施居民集中抄表系统,利用对客户用电量的远程抄表技术,将抄录的表计数据审核后,直接导入营销系统进行电费结算。避免了人工抄表引的抄表时间不统一,估抄,漏抄,错抄等现象。该局为杭州地区首家实现该功能的单位。
1.1.5 利用对农村公用配变实施关口计量改造,试点采用配变现场监测终端装置,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并提高了配变在线监测水平,同时也为分线路线损实时统计分析创造有利条件。
2 “细”
2.2 健全线损管理体系,增进线损管理的细致性。
2.2.1 建立了局-供电所-营业所三级降损管理组织,制定线损管理的工作标准及实施细则,定期下发线损管理分析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线损分析会,每月对线损率在9.5%以上以及波动在3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台区进行重点分析,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降损措施,并严格组织落实。
2.2.2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线损管理考核机制。该局按照县级一流供电企业考评细则建立线损指标体系表,指标体系表中包含线损率指标和线损率小指标两个方面24项内容,实现逐级考核。线损率实现了分级、分时间段、分线、分台区下达,基本上实现线损全方位管理。通过控制线损相关指标工作,实现降损环节量化考核,实现分析和提前控制线损波动。
3 “新”
3.3 创新营销管理手段,夯实线损管理的基础性。
3.3.1 结合春秋两季用电安全检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用电稽查活动。以集中检查、“拉网式”检查、夜间突袭检查、跨区域交叉检查等形式重拳出击,特别针对线损较高的线路、地区及窃电高发行业(如小冶炼)组织进行重点排查,有力打击窃电犯罪行为,狠刹窃电歪风。
3.3.2 加强用电营业普查工作。重点对内业的表、卡、账进行检查,外业对抄表员实抄率、封表率、用户用电类别、用电性质、计量装置进行普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不定期开展线损管理基础工作稽查,对有关临时用电管理、拆旧表管理、故障表计处理、抄表等工作的规范要求以稽查意见及整改意见书的形式反馈给基层,深入推进用电营业的精细化管理,防、堵电量流失。
3.3.3 加强计量管理,计量对供、售电表计和计量用互感器,做到配置合理、齐全、校准。制定电能计量装置的轮换制度,定期对关口表计进行校验;定期轮换、轮校线路和台区的关口表,对大用户采用装两套表计的办法,参考计量,杜绝电量流失。
3.3.4 开展理论线损计算,提高线损管理水平。通过理论线损计算,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电网线损率的整体水平以及线损的构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以后的线损管理工作中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制订、下达目标计划到各个台区,并为线损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为降损工作提供管理的主攻方向,有针对性的制订降损措施,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最终使线损率下降,为企业增加效益。
3.3.5 积极开展无功管理。无功管理在我们电力行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若无功管理不到位,对线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功率因数不但可以降低线路损耗,还可改善电压质量,提高设备供电能力。目前我局对系统补偿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在变电所内采取35、10千伏线路及时进行电容补偿,使10千线路各出口的功率因数基本达到0.9以上。
作者:刘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