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武强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侧记
2008-10-15 14:35:2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让老百姓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继“两改一同价”之后,又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
本着好事办好的原则,武强县供电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为工程的全面启动展开了积极行动。
生产技术部人员对申报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村进行现场勘查。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卡及相关制度、规范。人力资源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前期培训,模拟作业现场、熟悉工作流程,引导职工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物资是工程的决定性要素,物资管理人员严把质量关,积极筹备、合理运作,为防止出现疏漏,耽误工期,他们编制了物资使用联络单,提前掌握工程物资使用情况,当工程开始时,应用物资已妥善完备。
在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激发了工程人员的创新精神。
自1998年农村电网改造以来,农村用电网架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当时用电户使用的铁皮表箱,由于风吹雨淋已锈蚀严重。技术人员及时改用PVC塑钢表箱,不但简化了施工流程、消除了由铁皮表箱接地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还引出了一项科技创新项目。原来在安装集户表箱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各表计之间的距离,使的在用料配线过程中,会出现引线或长或短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生产技术部的几位同志集思广益,发明了“集户表箱配线模板”,不仅规范了各接点间引线的准确长度,节约导线达25%,而且还配以相位色,使表箱中的回路清晰,布局美观大方。并在市局举办的QC小组比赛中,夺得了三等奖,为我局争得了荣誉。
工程中,电力工人严格要求自己,合理调配时间。他们采取分台区、分片作业,预先安装集户表箱,先完成无须停电的工程部分,最后停电接引,尽量避开村民用电高峰,使停电时间和范围缩减到最小,尽量不给群众造成不便。安全优质的完成每个村的电气化改造工程。
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将安全用电作为农村用电的重中之重。在工程改造之初,技术人员就设计了变压器JP柜、集户表箱、终端用户分别安装一、二、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方案,使用电中的故障能及时准确的消除,既保护了用电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有防止了用电事故的扩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有欧庄村村民蒋玉梅在家使用洗衣机,由于电器原因引发了人身触电事故,此时家中的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及时动作,切断了电源,保护了她的人身安全。这件事后她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法,成了安全用电的义务宣传员。
开展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以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欧庄村是武强县第一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村,现有农户150户,共有663人,耕地面积67公顷,村中有变压器1台,总容量为50千伏安。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迅猛增长,致使该村配网建设明显滞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显现。鉴于该村特殊的地理环境,依照新农村电气化村发展规划思路,对欧庄村的供用电设施进行了综合整改和完善,从用电水平、电能质量、降损节能、电网管理、供电服务等方面入手。电力工人挨家挨户收集居民用电负荷,做到如实了解负荷、科学分配台区,准确选定负荷中心点,使供电范围更加合理。增设一台型号为S11的50千伏安节能变压器。线路走向本着经济运行,少占农田的规划方案,共架设10千伏线路0.15千米,0.4千伏线路3.62千米,改造0.4千伏线路3.488KM,安装二级保护73块,改造集户表箱73个。同时将接户线全部改为10平方的绝缘导线,进户线全部改为6平方绝缘导线,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又基本上满足了今后几年的用电需求。共投入资金329465元。
在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成后,欧庄村的电能质量及降损节能、电网设施与管理、供电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电气装置安全规范、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电能损失明显减少、电力设施保护责任明确、科学用电知识普及、供用电关系和谐有序”的建设目标。村级线损由改前的11%下降为8%,电压合格率由改前的92.5%上升为96%,供电可靠性由改前的99%上升为99.8%。稳定可靠的供电质量、安全的用电环境,得到村民们的交口称赞,村干部更是制作了锦旗,敲锣打鼓送到企业以示感谢。
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造福了广大群众,使人们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也是中央惠民精神的具体体现。使老百姓更趋于把电能作为首选生活能源,更乐于接受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村的生产生活面貌的改变。这些变化也对周边各村产生了巨大影响,未改造的各村也纷纷向武强县供电公司写来申请,要求对本村进行电气化改造,争取早日感受到惠农政策到来的实惠。优良的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随着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开展,不但会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工程环境,也必将使电力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造福了广大群众,使人们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也是中央惠民精神的具体体现。使老百姓更趋于把电能作为首选生活能源,更乐于接受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村的生产生活面貌的改变。这些变化也对周边各村产生了巨大影响,未改造的各村也纷纷向武强县供电公司写来申请,要求对本村进行电气化改造,争取早日感受到惠农政策到来的实惠。优良的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随着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开展,不但会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工程环境,也必将使电力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本着好事办好的原则,武强县供电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为工程的全面启动展开了积极行动。
生产技术部人员对申报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村进行现场勘查。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卡及相关制度、规范。人力资源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前期培训,模拟作业现场、熟悉工作流程,引导职工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物资是工程的决定性要素,物资管理人员严把质量关,积极筹备、合理运作,为防止出现疏漏,耽误工期,他们编制了物资使用联络单,提前掌握工程物资使用情况,当工程开始时,应用物资已妥善完备。
在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激发了工程人员的创新精神。
自1998年农村电网改造以来,农村用电网架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当时用电户使用的铁皮表箱,由于风吹雨淋已锈蚀严重。技术人员及时改用PVC塑钢表箱,不但简化了施工流程、消除了由铁皮表箱接地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还引出了一项科技创新项目。原来在安装集户表箱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各表计之间的距离,使的在用料配线过程中,会出现引线或长或短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生产技术部的几位同志集思广益,发明了“集户表箱配线模板”,不仅规范了各接点间引线的准确长度,节约导线达25%,而且还配以相位色,使表箱中的回路清晰,布局美观大方。并在市局举办的QC小组比赛中,夺得了三等奖,为我局争得了荣誉。
工程中,电力工人严格要求自己,合理调配时间。他们采取分台区、分片作业,预先安装集户表箱,先完成无须停电的工程部分,最后停电接引,尽量避开村民用电高峰,使停电时间和范围缩减到最小,尽量不给群众造成不便。安全优质的完成每个村的电气化改造工程。
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将安全用电作为农村用电的重中之重。在工程改造之初,技术人员就设计了变压器JP柜、集户表箱、终端用户分别安装一、二、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方案,使用电中的故障能及时准确的消除,既保护了用电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有防止了用电事故的扩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有欧庄村村民蒋玉梅在家使用洗衣机,由于电器原因引发了人身触电事故,此时家中的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及时动作,切断了电源,保护了她的人身安全。这件事后她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法,成了安全用电的义务宣传员。
开展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以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欧庄村是武强县第一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村,现有农户150户,共有663人,耕地面积67公顷,村中有变压器1台,总容量为50千伏安。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迅猛增长,致使该村配网建设明显滞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显现。鉴于该村特殊的地理环境,依照新农村电气化村发展规划思路,对欧庄村的供用电设施进行了综合整改和完善,从用电水平、电能质量、降损节能、电网管理、供电服务等方面入手。电力工人挨家挨户收集居民用电负荷,做到如实了解负荷、科学分配台区,准确选定负荷中心点,使供电范围更加合理。增设一台型号为S11的50千伏安节能变压器。线路走向本着经济运行,少占农田的规划方案,共架设10千伏线路0.15千米,0.4千伏线路3.62千米,改造0.4千伏线路3.488KM,安装二级保护73块,改造集户表箱73个。同时将接户线全部改为10平方的绝缘导线,进户线全部改为6平方绝缘导线,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又基本上满足了今后几年的用电需求。共投入资金329465元。
在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成后,欧庄村的电能质量及降损节能、电网设施与管理、供电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电气装置安全规范、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电能损失明显减少、电力设施保护责任明确、科学用电知识普及、供用电关系和谐有序”的建设目标。村级线损由改前的11%下降为8%,电压合格率由改前的92.5%上升为96%,供电可靠性由改前的99%上升为99.8%。稳定可靠的供电质量、安全的用电环境,得到村民们的交口称赞,村干部更是制作了锦旗,敲锣打鼓送到企业以示感谢。
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造福了广大群众,使人们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也是中央惠民精神的具体体现。使老百姓更趋于把电能作为首选生活能源,更乐于接受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村的生产生活面貌的改变。这些变化也对周边各村产生了巨大影响,未改造的各村也纷纷向武强县供电公司写来申请,要求对本村进行电气化改造,争取早日感受到惠农政策到来的实惠。优良的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随着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开展,不但会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工程环境,也必将使电力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造福了广大群众,使人们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也是中央惠民精神的具体体现。使老百姓更趋于把电能作为首选生活能源,更乐于接受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村的生产生活面貌的改变。这些变化也对周边各村产生了巨大影响,未改造的各村也纷纷向武强县供电公司写来申请,要求对本村进行电气化改造,争取早日感受到惠农政策到来的实惠。优良的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随着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开展,不但会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工程环境,也必将使电力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