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发展论坛 > 正文

电网改造 助白湾村驶入发展快车道

  2008-10-15 14:36: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10月4日,国庆长假第6天,我们来到湖北巴东县溪丘湾乡新农村试点农业示范基地、优质水稻产区白湾村,亲身感受了新农村建设给山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庭院美化 环境改观

  我们远远望去,白湾村的小洋楼和用白水泥座脊的独具民俗风情的青瓦房,被绿树掩映,花草簇拥,相映成趣;硬化的水泥路条条相通,户户相连;硬化过的晒场平整光滑,让人真切感受到“农家乐”景象。

  走进白湾村2组村民宋发达家,屋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洁净的桌椅、家电摆放有序。厨房里,自来水接到了灶台上,雪白的瓷砖灶台边,电饭煲、电烤箱等家电一应俱全。

  “这些家什都是近几年添置的,要在以前,厨房里烟熏火燎的,人不敢进来。现如今,做饭方便快捷,干净又卫生。你们看,我们的生活不比城里差吧!”见我们参观厨房,宋发达高兴地说。

  “现在不仅生活条件改善了,连喂的猪也讲究起来了,睡的是水泥地,每天要用水冲洗,粪便流到沼气池,热天还要给它用电扇降温呢!”宋发达的话透着风趣,但听得出都是发自内心。

  调整结构 产业兴村

  据一同前来的村支书李光清介绍,白湾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年初,巴东县人民政府把白湾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白湾大米”品牌为突破口,带动农产品加工、蔬菜、养殖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经济;改善水、电、路、庭院环境等基础设施,力争用五年时间建设一个全新的白湾村。

  说话间,李光清带我们来到6组。还未进退休职工郑远环的家门,就听见“隆隆”作响的机械声,只见老两口正忙得不可开交,前来加工大米的村民排成长队。见到我们,郑师傅打了一声招呼又忙起手中的活。一位村民埋怨说:“这回该给我加工了,一大早就在这里等,没想到别人比我还早!”

  李光清接过话茬说,以前电压质量差,小型机械加工的大米销路不好,苦了水稻种植户。2003年,巴东县电力公司投入30万元资金,对该村电网进行改造,杆线整改规范,还增大了变压器容量,现在电压稳了,电价降了,颇有经济头脑的郑师傅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大米加工厂,剥壳、精加工、筛选、抛光、包装一条龙,全村100多万斤稻谷有一半在这里加工。现在,像他家这种规模的加工厂,已发展到4家。通过精加工,米质柔软,香味浓口感好,能卖个好价钱。如今,外地商家上门以每斤1.8元~2.2元的价格收购,除在本县销售外,“白湾大米”还卖到了宜昌、恩施等地,品牌效应日益明显。

  “新农村建设电力是基础,没有优质的电做保障什么都干不了。有了电的保障,村民种田有了奔头。过去全靠请帮工收割耕种,如今,电线架到地头,只要轻轻一合闸,水泵浇地,稻谷、小麦、玉米脱粒等季节性农活,家家都用机械操作,原来几天才能忙完的活,现在一天都能完成,既省力又省时,用电真方便。”谈起村里的变化,李光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电力支撑 发展经济

  我们去5组村民杜海栋家。一路上,李光清介绍道,杜海栋以酿酒加工带动生猪养殖,是该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来到酒厂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在忙,仓库里摆满了白酒坛,酒坛里散发出浓浓的酒气。

  在酒厂下方,是一字排列的两栋可容纳30头肥猪、50头仔猪的猪栏。据杜海栋介绍,当地盛产玉米,就地收购酿制白酒,酒糟是养猪的好饲料,循环利用提高了农产品价值。问及他的年收入,他笑着说:“保守点说,十来万块钱不成问题!”

  村民王祖奎、郑建新、谢帮贵常年在外搞建筑,这两年村民腰包鼓了,纷纷推倒瓦房盖楼房,他们凭着在外学得的一身建筑技术回村里建房,足不出村每年少说也能挣上三四万元。王祖杰夫妻二人看好商机,办起了农家超市,生意火爆。还有许多打工族,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李光清告诉我们:“现在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风民风也有很大改观,现在打架扯皮的少了,乡邻聚在一起谈论的是致富经验,交流的是科技信息,想的是如何发展。劳动之余,村民都到农家书屋学习农业技术。”

  他说,回想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是强有力的电力保证激发了村民创业致富的热情,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让村里经济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

2018-07-31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2018-04-16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

2018-04-16

热点排行
  • · “西电东送”的战略意义和展望
  • · 供电所“防投诉”指南
  • · 班组建设,你让电力人不幸福!!!
  • · 讲讲我工作中遇到的三大“神投诉”,犹如哑巴吃黄连!
  • · 在电力局上班十年,垫付了十万电费...
  • · 95598客服终于出来发话了: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体制!
  • · 为什么基层员工越来越想逃离供电所?
  • · 供电公司这样奇葩的考核你见过吗?
  • · 基层供电所“六大烦心事”,你遇到过几件?
  • · 一位供电所老员工的心里话...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