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观点访谈 > 正文

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碳中和将为相关企业创造巨大市场

  2021-07-05 09:03:46    来源:光伏们 
A- A+
电力18讯: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系列讲话精神,宣介绿色发展理念,国际能源变革对话于2021年6月27日至2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论坛期间,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访谈,介绍公司贯彻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规划和布局,并围绕全球风电、(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访谈)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今年是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智能”)成立28周年,前段时间明阳智能发布首份碳中和报告,更加凸显意义重大。在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能源绿色转型方面有哪些规划和布局?

张传卫:6月1日,在28周年厂庆之际,明阳智能发布了首份碳中和报告,将面向国家“30·60”双碳目标打造最大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供给系统,在2023年底前实现运营控制范围(范围一、范围二)碳中和。明阳智能公布的碳中和蓝图分为四个板块:清洁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低碳的能源需求解决方案、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以及精细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明阳智能2020年就开始核查旗下所有子公司与基地的碳排放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碳减排行动计划。此次明阳智能发布的碳中和行动计划提出,除在园区用电用能清洁化领域发力外,更将深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角度,并制定绿色供应链相应标准。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碳中和是全球发展的大方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风电、光伏等企业皆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全球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您认为,我们将如何迎接这些机遇和挑战?

张传卫:从国家角度看,碳中和这一重大宣示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乃至21世纪中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中国经济在继续维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对碳中和的承诺将加速中国能源的转型和绿色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绿色工业体系创建和城镇化低碳发展,将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协同,并正在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脱钩”,经济社会发展效率提升效益显著。

挑战上,主要体现为碳排放总量大、碳中和时间紧。虽然相较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承诺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年份晚了10年,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更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碳排放已经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而中国碳排放还在增长。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30年的时间,比发达国家的时间更加紧迫。

从企业角度看,相关减排政策可能会很快传递到企业身上,企业碳中和任务重、时间紧。企业还将面临外部性压力,如碳关税、零碳园区、零碳建筑等市场准入方面要求以及来自供应链上的压力;除此之外,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升也会给企业低碳转型带来一定压力。

同时,碳中和将为相关企业创造巨大市场。在产业层面,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将在能源转型中变为主体能源,相关企业必将形成新一轮增长。在技术层面,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利用电气化、氢能、碳捕集和封存以及生物能源来实现重工业领域的完全脱碳,向循环经济转型并显著提高关键材料的利用率和回收率等技术将迎来市场需求;在管理层面,能源政策的研究、区域碳排放和行业碳排放咨询,碳排放权确认和交易、碳定价机制、金融工具和碳市场建设等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本文根据张传卫先生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访谈期间的文字整理而成。)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节约用电要“公私兼顾”
  • · 热电冷联产应大有所为
  • · 重视电力环保 履行社会责任
  • · 全球资源争夺紧张 我经济不改粗放型增长特征
  • · 破解电荒难题 节流必须先行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