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热电冷联产应大有所为

  2006-06-23 11:09:5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曾春光/文

  笔者6月15日从广州市经贸委、广州电力企业集团、广州热力有限公司获悉,比邻珠江新城的员村热电厂将为珠江新城供冷气,以热电冷联产方式替代“电制冷”,广州开发区、新塘、南沙工业区等地也将推广这一技术。目前正计划修建“珠江新城区域供冷站”,该站建成后,可避免热岛效应,使珠江新城环境温度降低2―3℃,同时能减少热污染和噪音污染。同时,供冷站的制冷模式多样,运行可不受峰期限电制约,即供冷不会因缺电而停顿。
    所谓的热电冷联产,是指热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也可供冷或供热,即从汽轮机中抽出部分已做功发电的低品味蒸汽作为制冷供热汽源。“就是以蒸汽为动力,以溴化锂为冷媒常说的‘雪种’,制出冷水,冷水再通过空调转化成冷气”。它可以向用户提供电、热、冷,同时解决用电、采暖、热水和制冷空调。
    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电力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指出,2006年我国的电力供需矛盾趋向缓和,但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缺口仍将存在。缺电时,政府往往采取错峰用电等方式。而如果各地都推广以热电冷联产方式替代“电制冷”,那夏天制冷大户周边的市民,就不必再担心缺电和空调热浪袭人了。
    据报道,热电冷联产形式的区域供冷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全国多个城市拥有在燃煤热电厂基础上建立的热电冷联产系统,如济南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供冷总容量近几年已从无发展到49.6MW,杭州两个正在建设的热电冷联产系统供冷总容量将超过120MW。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基础上建立的燃气热电冷联产系统也已出现,如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和浦东国际机场热电冷联产系统、北京的燃气集团大楼和清华大学校园热电冷联供系统等。因而,在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的大旗下,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热电冷联产应大有所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