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展丨媒体聚焦浮动堆行波堆等,中核集团核能解决方案受关注
央视新闻:今天,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开幕。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行波堆、实验快堆、超临界水冷堆,既可供暖又能守护蓝天白云的泳池低温供热堆,代表人类终极能源利用方向的人造太阳…世界尖端核电技术纷纷亮相。(央视记者李厦)
中新网:“中国核能产业新城”亮相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刘辰瑶)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在本次发布会上,山东省烟台市以“中国核能产业新城”为主题的展馆在本届展会亮相,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烟台展馆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等三大核电集团展馆紧邻,一改核能以蓝白为主的色调,采用蓝绿相间的吊顶和支撑,尽显大气磅礴。展馆以模型、沙盘、展板、宣传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烟台市发展核能产业的区位优势和已经具备的能力,特别是依托海阳核电项目和已列入国家核电规划的厂址资源,立足一个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和海阳、莱山两个省级核电产业园区,面向环渤海湾核电乃至全国、全球核电市场,搭建开放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整合国内外优势产业资源,培育技术创新优势,推动核能新技术研发、工程化、产业化,打造国际领先的三代核电技术集聚高地、核电创新研发人才集聚高地、核电装备和核能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等情况。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支点城市,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工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发达。从2009年12月市内第一座核电站--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以来,经过多年发展,烟台于2016年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烟台市台海集团等企业,创建了国内核电领域首个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提出了打造千亿级核电产业集群的目标。2017年8月24日,国家能源局原则同意烟台市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建设“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该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集核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国家创新平台。目前,研发中心已汇聚3名工程院院士和41位不同领域的优秀专家和领军人才;引进了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的多家研发机构,12家已开展研发工作;3个项目列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4个科研课题推荐为“华龙一号”国家重大专项课题。
在本届展会上,烟台市还展示了正着力建设的“万华-ACP100S大型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示范项目”。2018年1月,烟台市政府与中核集团签订了《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及泳池式低温供热堆项目合作协议》,3月16日中核集团、烟台市台海集团、烟台蓝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中核台海海上清洁能源(山东)有限公司”,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建设在烟台市开始实现工程化应用。该项目包括2艘平台,每艘平台采用双堆布置,单堆12.5万千瓦,商运后每年将为万华化学工业园供应4000万度电、1600万吨高温蒸汽、1000万吨淡水和200吨浓盐水,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500万吨,首艘船计划2021年下水。
中国能源报:中国方案+世界经验,核工展上,大家都在盼春天
3月28日上午,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以“创新·合作:核能助力美好生活”为展览主题。雾霾加沙尘暴,室外活动别去了?NO!戴上口罩,记者们妥妥去核工展赴约啦~
与上一届展会相比,今年的核工展既有熟悉的“老朋友”,又有独特的“新面孔”。记者们兵分两路“扫”展,除了看到闪亮的核电中国方案、供应链的世界经验,还发现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期待核能的春天。
中国“拳头”产品悉数亮相
按照每届核工展的参观“套路”,第一站一定是中核集团。展板和模型看一遍,中国核工业产业链、核电产业链基本就都搞清楚了,特别适合“新来的”参观者(老司机忽略不计~)
本届核工展,是中核、中核建合并重组后,新中核首次亮相展会,核电技术除了华龙一号、还新增了高温气冷堆和行波堆的展示。中核集团与泰拉能源成立的环球创新核能技术有限公司,展示行波堆本体模型。这个模型,是首次亮相核工展,驻足参观的人不少。比尔·盖茨大叔来中国多次,心心念念的就是合作这个堆。
地方企业抱团参展 装备盼春天
上海市、四川省、黑龙江省、烟台市、海盐县组团参展,都是核电产业链上的装备、材料和服务类企业。采访一圈,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心声:希望国家不要搁浅核电太久,制造业实在经不起大起大落。
国外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
国外企业近年来不断开发和进入中国核电市场,纷纷展示其产品及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的业绩。
目前,国际市场核电新项目增长率不高,但依然能看到潜力。中国过去两年虽然没有新开工核电项目,但在建规模世界第一依然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供应商。对于中国新的核电规划和2018年的新建计划,各国供应商高度关注,几乎一直表示,期待中国核电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中国国土资源报:我国核工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驶出“加速度”
3月28日,2018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京开幕。记者从展会上获悉,自2014年8月22日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至今,“华龙一号”的产业化驶出“加速度”,仅用3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建设。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创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总结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单台机组的年发电量达90亿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万吨,相当于增加了3万公顷的植树造林面积。在2014年8月22日的评审中,“华龙一号”获得了评审专家高度评价,称其“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设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国内可以自主出口的核电机型,建议尽快启动示范工程。”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在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随后,“华龙一号”的产业化进入加速期。截至目前,国内外已形成6台在建规模,有2台有望在近期开工;国外形成2台在建规模,还有3台签订了合同。
本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贯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创新·合作:核能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来自50个国家的上万余名领导专家参观、洽谈、交流。
CGTN: World's largest nuclear technology exhibition
The 15th Nuclear IndustryChina has kicked off in Beijing, presenting the most advanced nuclear powertechnologies, including 3rd and 4th generation reactors, and even thefuturistic fusion reactor. The four-day event starting Wednesday will seeChinese and foreign exhibitors attend. Let CGTN take you on a tour of theindustry’s frontier.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