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工展| 必维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 ”
成立于1828年的全球知名测试、检验、认证、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今年迎来了其190周年生日。必维自1987年开始拓展中国核电业务,至今也已经30余年。
在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中,必维有着怎样的经验和举措?中国核电“走出去”之路还将面临哪些难题?
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期间,《能源》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核服务全球副总裁Laurent KUENY。
以下为采访实录:
《能源》:“一带一路”倡议下,必维如何帮助中国核电“走出去”?
Laurent:众所周知,核电行业有着特别高的技术壁垒和技术要求,本身的技术及质量要求就很高。同时走出去时需要面临的是对方国家,比如英国,保加利亚,阿根廷相应的监管机构所带来的要求,这之间本来就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对于中国核工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怎样通过中国现有的工业实践来满足这样的要求。中国需要给出口目标国一个信心,即中国核电设备、供应链满足监管当局的要求,同时也满足行业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
必维作为第三方可以在其中提供独立的监督,给核电业界增加信心,来向监管当局、业主等证明中国核电供应链可以满足当地国的各类要求,必维还可以帮助中国完成合格供应商评估。
当中国走出去时,中国的核电制造企业需要向对方国家的监管当局和审核机构、检验机构来展示是否能够达到对方国家的技术标准要求。必维和国外的监管当局和业主都有广泛深入的联系。通过必维的独立监管机构来完成独立性的见证,很大程度能够提升他们的信心,向对方国家的监管机构、业主、总包方等来体现中国核电企业的价值和能力。
《能源》:中国核电企业应如何应对国外监管机构的要求?
Laurent:以我的个人经验而言,一是独立性,二是透明性,对于中国监管当局和主流玩家来说,更好地展现这两点对走出去至关重要。
从2011年福岛事件之后,业界对这两点就更加重视,整个核电业界都在这两点上努力,中国也是一样。中国核工业已经在不断地展示独立性和透明性,此前在IAEA和WANO的审查中,中国核工业有非常好的表现,更大的挑战在于走出去到另一个国家,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还要完成这种独立透明的展示就会很难。困难不只是要满足中国核安全局的监管,还要满足另一个国家的核安全局还有行业技术要求。对于中国核工业来讲,需要紧跟IAEA等机构保持不断地交流和沟通。
举例来讲,明年核工业界将会发布一个新的全球标准即ISO-19443,这是全球公认的首个对于核电供应链的质量体系标准。必维参与了整个标准的起草,建议中国可以作为执行这个标准的先行国之一,来向全球核电业界展示中国是满足核工业最高要求的国家,这是一个中国核工业链展示能力的机会。
《能源》:必维在帮助中国核电“走出去”中,有哪些成功的项目案例?
Laurent:在帮助中国走出去上,必维有非常多的经验,不仅仅在核电。在电力领域超过5000个中国客户实现了“走出去”,超过80%的电力出口项目都有必维的参与,包括水电、风电,火电等其他电力领域。
核电方面,必维帮助中广核完成了捷克当地的供应链及造价咨询,还帮助国家核电完成了南非等国的核电监管法规咨询及当地核电供应链情况调研。此外,还执行了出口到英国的欣克利角项目的设备检验。必维目前正在和中广核接洽,将助力其继续拓展国际市场。
必维的特色在于“全球化网络,本土化团队”,像必维中国有20多个检验员熟悉中国核工业监管和质量体系以及工业实践。同时必维在英国也有150多个核电专家了解英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工业实践。而必维所能做的就是作为两个国家的桥梁从而形成中国核工业和英国监管机构的对话机制,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能源》:2018年,必维在中国业务上有着怎样的战略规划?
Laurent:中国对于2018年必维的整体核电战略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必维的第一要务就是帮助中国核工业界,实现中国核电走出去。
必维在2018年将会在全球继续帮助整个EPR系列相关的全球项目,尤其是英国的HPC项目。同时还将帮助俄罗斯实现一些海外项目,比如匈牙利、土耳其、芬兰。
此外,必维的全球核电平台,除了新建核电项目还涉及核燃料运输领域,核电在役领域等,中国、芬兰、俄罗斯、法国、阿根廷、英国以及土耳其,都是核电平台成员。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一张图看懂中广核技2018年年度
2019-05-05
- 中核资本成为同方股份(600100)
2019-04-09
- 核电新增市场空间盘点
2019-03-24
- 东兴证券:待开工核电项目及核准
2018-12-26
- 小堆供热:升温进行中
201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