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发电 > 发电人物 > 正文

十杰青年|风雨兼程“闯”非洲 呕心沥血拓市场——三峡中水电张俊

  2020-06-17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 张俊很“忙”,步履匆匆、眉头微蹙,开发市场、推动融资、经营合资公司,各项工作轮番上阵“一个都不能少”;张俊敢“闯”,目光如炬,风风火火,从突尼斯、摩洛哥、塞内加尔到几内亚,从一名普通法语翻译到高级管理人员,在他的人生字典没有“退却”二字;张俊很“暖”,他总是用点点滴滴的关怀温暖人心。

  几内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苏阿皮蒂项目副总经理、凯乐塔电站管理公司总裁——他现在的名片,定格了海外三峡人扎根非洲市场、绽放青春光彩的十几年。

  三峡中水电与几内亚政府签署凯乐塔和苏阿皮蒂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和购电协议(左一为张俊)

  “闯”出来的骄人成绩

  2004年,刚毕业的张俊被公司派驻突尼斯,开启了他在非洲不寻常的人生经历。

  在非洲最初的几年,他常顶着烈日跟在“老非洲”师傅后面,跑前跑后忙个不停。白天去荒郊野外调研,晚上加紧学习技术知识。从文件翻译、编投标到商务联络,他从不挑工作。他常说,“我就把自己当成一只海绵,拼命地从工作中汲取营养”。

  很快,他从一名普通法语翻译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市场开发能手。在非洲,开发项目并非易事。为把握每一个市场机遇,他频繁进行投标,足迹遍布突尼斯、摩洛哥、几内亚等非洲十余国。他紧盯每一个市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为了表达合作决心和诚意,他常到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有时为了一次面谈机会,在业主办公楼外“死守”好几天。

  凭着这股敢闯敢拼、不放过任何机会的精神,2011至2018年间,他拿下了几内亚苏阿皮蒂项目、塞内加尔机场高速公路项目等多个承包合同,为公司深耕非洲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下硬功夫啃硬骨头

  所有了解苏阿皮蒂项目融资的人,对这项工作都有共同的感叹:难!

  这是三峡中水电在非洲实施的首个PPP项目,被看作“西非三峡”,意义重大。凯乐塔并购及苏阿皮蒂参股投资同步推进,交易模式极其复杂,之前鲜有先例,每一步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同时,融资涉及多方,沟通协调十分棘手。融资涉及30多份主协议和300多份协议附件的签署,每一项核心条款的确定都要与各方唇枪舌战、据理力争。任务之重、环节之多、程序之繁杂,难以想象。在大家眼中,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基于纯熟的语言和商务谈判能力,张俊迎难而上,承担起推动苏阿皮蒂项目融资的责任。自项目开工,他就没睡过踏实觉。因为时差,凌晨三四点与国内召开会议是家常便饭。为高效沟通,他频繁往返于中国、法国及几内亚,往来塞内加尔等周边邻国更是周末“标配”。他一年飞行多达十几万里程,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他以“钉钉子”精神带领团队克服巨大压力,紧盯每一项协议的进展。“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是他常用来鼓励团队的话。

  经过四年的坚持,凯乐塔及苏阿皮蒂项目投资完成,境外合资公司实现实体化运营,苏阿皮蒂项目融资协议签署及生效,已处于实现首笔放款冲刺阶段。不怕啃硬骨头、遇到困难绝不退缩,已然成为他的人生信条。

  甘做文化“融合剂”

  2019年,三峡孔库雷大厦多了几位当地雇员的身影。他们是凯乐塔电站管理公司的几方高级管理人员。该公司属于中几合资企业,是三峡中水电在境外组建的第一个跨国合资公司。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几双方员工的经营理念存在差异。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高效地推进合资公司的建设,谁的心里都没底。万事开头难,身为合资公司总裁的张俊不断在员工跨文化融合上细心探索。

  他充分尊重当地员工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调整员工工作时间,妥善安排员工工作。工作之余,他也喜欢到员工办公室“溜达”,当看到办公柜里文件夹侧签还是汉语时,他会善意提醒把侧签换成中法双语。双方员工在会议上争得不可开交时,他总能及时“灭火”,不偏不倚,让双方在沟通中达成共识。

  在这样点滴的暖心关怀下,双方员工逐渐建立起了信任,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法宝”。采购主管Camara常说:“我很喜欢在这家合资企业工作,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中国看看。”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温超:运行部的热心肠

2018-10-25

当当当!向大家隆重介绍几位国家

2018-05-10

创新值长 ——记浙江华电乌溪

2018-03-22

热点排行
  • · “60+80”扛起最帅党旗
  • · 江苏公司谏壁发电厂四位职工获得“镇江好司机”荣誉称号
  • · 梁宏明:笔耕不辍 文见道长
  • · 大唐石门发电:锅炉里长出的“守护树”
  • · 创新奋进写风华――记大唐集团公司劳模汪毅刚
  • · 农民心中的好书记――记河南省劳动模范、大唐河南发电公司经营策划部主任工程师马军秀
  • · “拼”在现场――记大唐岩滩水力发电公司班卫东
  • · 张林:电焊人生 初心无悔
  • · 【一线风采 • 扶贫】牢记嘱托,不待扬鞭自奋蹄——记大唐河北马头热电分公司驻河北保定市曲阳县产德乡白家弓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文忠
  • · 中电国际常熟发电青年获"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