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最美家庭”——宋志祥家庭:阳光的心态 向善的力量
本网讯 2000年,因为爱,而组建家庭;
2004年,响应“走出去”倡议,奔赴非洲;
2005年,女儿出生,而父女初见时女儿已满周岁;
2006年,因同时感染伤寒和疟疾,体重减了 12公斤;
2007年,强风暴雨掀掉屋顶被淋整晚,而次日他依旧如常投入工作;
2008年,遭非洲马蜂蜇伤,而导致短暂失明8个小时……
当这些经历发生时,有人问:你为何还能坚守?
他说:责任,出于对工作的责任!
他还说:我是真心喜欢做工程,所以坚持了一个又一个,爱人了解我,从来都是坚定地支持,不提自己的艰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的宋志祥家庭。
海报制作:黄汉敏
他们“语音视频连线”,串起了一个家。
今年45岁的宋志祥,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多次荣获“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国家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云南省和谐家庭”等诸多荣誉。这些收获在时刻温暖着全家人的心!
他的家庭组建了7000天,“语音视频连线”4700天!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正如千万个海外建设者一样,他们时空相隔万里,唯有一线相牵。孩子快出生了,爸爸却奔赴非洲工作,一去就是15年,家庭重担全落在了爱人的肩上。
从出国的第一天开始,夫妻双方就靠一根电话线相连。由于时差原因,当地的中午正好是国内的夜晚,所以每到宋志祥午休的时候,他们就开启了幸福的“煲粥”模式。可以说,卫星电话、网络电话,再到现在的微信视频,都是他们爱的见证。每天如此,哪怕只是1分钟,也从未间断;即使和工作上的任务冲突,宋志祥也会跟家人提前留言告知……
可有些事,怕爱人担心,他是从来不跟家人提及的。2008年,在与业主一起勘察现场时,他被称为非洲“杀人蜂”的马蜂蜇伤,视力在短短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迅速由逐渐模糊转为失明。当医生告知,视力可能很难恢复时,心情无比低落的他,想到的是如何向家人“隐瞒”。幸运的是,在短暂失明8个小时后,他的眼前出现了模糊的亮光,他喜极而泣,仿佛得到了重生。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短短的8个小时他经历了什么?他如何面对视力可能无法逆转的事实?他可能再也看不到家人灿烂的笑容和期待的眼神?他还没看够这个世界,以后要如何来感受?或许,这一切恐惧他还没来不及体会,只是一心设想了千百种如何“隐瞒”家人的理由。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宋志祥奇迹般地好转了,那时,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干完这个工程,再也不来非洲了。可后来又有了新项目,领导安排到他时,他和家人没有丝毫犹豫,再次启程。而家人的爱,仍然通过一次次的连线传达,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句简单的家长里短,他们让“爱的家底”越来越厚实!
他们心态阳光,塑造积极的人生!
孩子的出生,为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教育孩子,注重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行动、思想引导子女,充分发挥父母长辈示范作用、家教礼仪熏陶作用,带出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妻子喜欢读书,孩子便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妻子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孩子便依葫芦画瓢……
教育,就是一种氛围。有着爱国爱党爱家的家庭传统,孩子一直学习优秀,积极上进,取得了一系列的“四好少年”“优秀担当”等荣誉。
家庭成员乐观豁达、待人宽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活动,生活上勤俭节约,不求奢华。这让不能长期陪伴女儿成长的宋志祥非常欣慰的同时,也非常愧疚,更是对自己的妻子抱有更多的爱意和感激!感激她的支持相伴,感激她解决了他的一切后顾之忧。
他们汇聚向善的力量,透视人间真情。
热心公益、积极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当然也不例外。家庭成员从2000年开始每年资助1个山区孩子上学;从2002年开始多次义务献血;家庭成员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多次捐款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他们想到了慈善捐赠。家庭成员从1月30日起,通过武汉慈善总会或者公司平台等不同形式积极捐赠,从50元、200元、到数千元不等,努力奉献着他们无私的爱。
从宋志祥一家人身上,
我们看到了简单真爱
——“爱”在一线间,
虽相隔万里,
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每时每刻;
我们看到了人间真情
——“情”在成全彼此的默默奉献与坚定支持;
我们看到了言传身教
——“教”在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先做什么样的人。
这故事中的点点滴滴,
便是他们对家的定义。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