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执念 无问东西——记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公司曹香平
七月的江南,温度已爬升到三十五六度。一走进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的施工现场,一股热浪迎面袭来,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挖土、填坑、浇筑水泥……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这里我见到了传说中的那群“60后”,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充满钢筋混凝土的角角落落,现场安全、施工进度、质量把关让他们无暇顾及脸颊流下的混合着泥土的汗水。
曹香平就是其中一员,61年出生,今年57岁,人称“曹师傅”,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长年累月的在外奔波,风吹日晒的坚守在施工现场,使他的皮肤变的黝黑、粗糙,给人一种憨厚、踏实的印象,就像他对待工作一样也是踏踏实实的。不说你也许根本想象不到眼前这个“粗糙的汉子”,当年也是位“高材生”。他是第一批华电毕业的大学生,是“学霸”级人物。进入乌沙山电厂的那年他42岁,是热工专业负责人,有着三次基建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负责的相关项目顺利如期完工,用他的话说“因为我比别人经验多、岁数大,我干好是应该的,干不好丢人!”面对当年基建期恶劣的工作环境,简陋的居住条件,曹香平顶住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冒雨在机器轰鸣的现场安装调试、深夜呆在工棚里钻研技术,有着使不完的劲。那一年,乌沙山发电公司实现了一年四投,并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奖”,这些成绩的来之不易,参与基建的人更深有体会。
机组投产后,他又转战二期上大压小项目。十多年来,他一直处于企业发展的最前沿,啃着那些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然而十几年跟踪谈判下来的二期因政策原因搁浅了,曹香平心中不免有不甘。2016年是个新的开始,乌沙山发电公司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项目——“光伏项目”。这是乌沙山发电公司乃至浙江分公司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许是他骨子里喜欢挑战新事物,也许是他对企业的热爱,在接到通知那一刻,他义无反顾的接起了这个担子。
从建厂到现在,风风雨雨十几年过去了,当初参与基建的老员工有的当上了领导,而曹香平依然坚守在“燃料部副主任兼光伏项目安全负责人”的岗位上。熟悉他的同事都觉得凭借他能力和资历太“亏”了,而曹师傅对于这些总是微微一笑。
粗糙的汉子也有细致的一面,有一次他在施工现场的门禁系统处,看见很多基层工人,刷不了指纹,他好奇地过去一瞅,原来工人们的手由于长年的接触钢筋、沙子把指纹都给磨平了,他心中一颤,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由于光伏项目工期短、任务重、队伍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他不得不绞尽脑汁把那些死板的条条框框,用通俗的语言讲给用工人们听,一遍不行那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每天带着红袖标在现场“苦口婆心”的给工人们念着“安全经”。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