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蒙能集团工程院继保所李国柱:励志青春 建功海外
2018-05-08 15:12:5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责任和担当
为企业的
发展拼搏奉献着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在最热血、最青春的时候到海外项目一线去迎接挑战。”工程院继保所的李国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蒙能集团“走出去 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院青年技术骨干纷纷走出国门,奔赴海外项目。
战略
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5月,工程院钉钉考勤系统里经常会收到这样的信息:“李国柱获得×月×日群运动冠军”。
作为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我也收到不知他者或知他者的有意或不经意的询问信息:“李国柱是谁?他在现场走那么多步干啥?”
我也多次重复着“询问—解答”的流程:“李国柱是2016年底加入工程院继保所的,在单位没待几天就开始了出差之旅,先是参加了伊泰化工调试工程,2017年10月被派往阿曼调试项目,就连春节也没有回国,在国外项目已经连续奋战半年多啦!”
记得出国之前,他特别“百度”了阿曼的热带沙漠气候概况,凉季气温24℃左右,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对于他这个自认“冷些能忍受,最怕热”的人来说,确实是有些打怵的。可真到了那里,他却再也顾不得气候了。由于是初次接触国外机组调试,对国外调试理念和调试程序不太了解,开始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处于“除了吃饭,还非常吃力”的状况。首先面对的困难就是20多份调试措施的编写,每份措施的编写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资料,包括厂家资料、设计院图纸以及所有与相关专业配合的资料等等。对于他这个大部分英文都只能借助工具来翻译的人来说,仅是考虑工作量也是愁断肠了。即便如此,也没能得到任何的“同情”,甲方对此还颇有微词。
面对这种境况,他有过抱怨也有过沮丧。
但他选择倔强地要求自己“困难面前绝对不能掉链子!”不认识英文单词就查单词,不理解英文语句就借助工具翻译或者向其他人员咨询学习。就这样他逐渐地褪去了焦躁,理清了脉络,踏实地开展起工作来。2018年3月25日,阿曼调试工程中压段临时倒送电工作顺利完成。我在听到捷报的同时,还看到了甲方对工程院专业人员在调试过程中能够提前发现缺陷特别给予奖励的文件,李国柱当然也名列其中。
对于甲方由微词转变为奖励,我问他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他笑着说:“还是当时的微词更让我内心泛起波澜吧。”第一次踏出国门,开始海外工作生涯,对于他来说既有新奇激动,也有忐忑不安。因为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域他乡,莫名的有种漂泊流浪的感伤充盈在心头胸间。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总会跟家人视频一下,听听爱人说道儿子又学了什么新本领,又如何调皮了之类。有时候爱人也会调侃他说:“儿子说不想爸爸,爸爸都不回家”,但最后总不忘叮嘱一句“放心吧,家里都好”。他说每次就这么闲聊一会儿,就像是得到了家人的无形推力,觉得内心开朗了许多,然后就能满血复活般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
平凡中的闪光点
在阿曼工作,要克服烈日炙烤、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远离亲人等诸多困难,但工程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直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说:“在国外工作,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代表了企业,甚至是国家形象。”他们用热情和智慧、责任和担当,为企业的发展拼搏奉献着。李国柱就是他们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