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创工程|青年创新先锋故事② 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热控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兴:用科研匠心为设备护航
2018-02-10 18:13: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一样的青春,别Young的故事,今天,带你认识一下我们的“青年创新先锋”,他们的青春故事更精彩~
大唐青年将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姿态、创新的作为积极投身2018年各项工作当中,为全面提速建设国际一流能源集团贡献青春力量。
欢迎投稿至集团公司团委邮箱tuanwei@china-cdt.com
他是张兴,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热控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参加工作以来,张兴扎根生产服务一线,在技术服务和技术监督过程中积极发现、总结影响各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共性和难点问题,围绕发电企业需求开展科技研发。
经过不懈的钻研和积极的创新,他提出的一项项高技术含量的优化方案和技术路线,解决了一系列长期困扰生产企业的技术难题。
他和华东院热控技术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的科技成果,多次受到集团公司及行业肯定,在各类科技项目鉴定和评选中获得了一项项耀眼的殊荣。
矢志不渝 献身使命当旗手
他曾荣获中国大唐首届集团公司级专家称号;
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中国大唐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参与编写《火电机组热工保护配置及优化》一书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一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十余篇。
找准问题 创新思路
超(超)临界机组主参数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是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经济性的重要隐患。
张兴在技术服务和监督过程中敏锐的捕捉到这一问题,和华东院热控技术团队一起,对超(超)临界机组常规控制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针对这一重点和共性问题,他们积极开展控制方案的优化设计,并依托集团内发电企业进行项目开发。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一套完整、高效的超(超)临界机组先进控制技术研制成功,并在系统内、外多台机组进行应用,对发电机组提高安全性能、降低发电煤耗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受到各企业高度赞扬。
解决问题 创新方法
张兴带领华东院热控技术团队为解决“阀门特性非线性与负荷变动快速性、机组负荷调节特性与电网需求、机组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三大主要矛盾,积极探索解决方法。通过对热力学原理和汽轮机通流机理的不断研究,他们创新的提出了“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实测及调节性能优化”的整套技术,形成了完整、可靠的流量特性测试和优化方法。
他们还利用大数据技术,成功将试验过程、优化算法与机组运行大数据相结合,编写形成汽轮机流量特性自动优化的软件,实现了优化技术水平的飞跃,该项目成果几年来成功应用于中国大唐系统内外三十余家电厂,成功解决了上述三大矛盾。
着眼前沿 创新领域
张兴和他的热控技术团队着眼专业前沿,及时投入燃气轮机和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的技术研发。
由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首次承接的姜堰调试项目,热控专业面对现场情况,独立承担起燃机控制系统的调试工作。
过程中,他们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该机组的调试工作,由此申报的创新成果也获得了2017年中国大唐万众创新一等奖。
在张兴的指导下,由华东院热控技术团队负责的苏州热电燃机温控线调整和燃烧调整试验也获得成功。优化后,燃机单循环发电气耗降低,折算标准煤耗降低约0.577克/千瓦时。
立足宏观 创新标准
在专业技术领域,掌握技术只是基础,更为需要的是制定标准和掌握行业的话语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7年至2018年,张兴相继承担了两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的编写任务。
此外,张兴作为专家参与了国网华东调控分中心和华东能监局的多次检查工作,并负责编写了《华东区域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模板)》《华东区域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报告(模板)》及《华东区域火电机组自查及检查提纲》等规范性材料,并为国网华东调控分中心几年来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评价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获得了该中心的高度评价。
2018年是中国大唐踏入“一五八”战略逐步赶超阶段的起步之年,张兴以及华东院所有科技人员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大唐2018年工作会议精神,围绕“1382”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明确工作方向,为中国大唐创新发展再立新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