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九江发电厂一场“挑刺”的应急演练
2013-07-09 11:41:2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邓大谋)6月25日下午4点,国电九江发电厂#5机组机侧给泵处突然传来一声喊叫声,“有人中暑晕倒了”,很快四面八方的人员紧急赶往出事地点救援。原来,这是该厂检修部正在进行安全生产月期间防止高温中暑人身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演练采用现场模拟形式。假设检修部热机二分部一名员工发现工作同伴突然晕倒在地,他立即判断系高温中暑引起窒息,紧急采用人工呼吸后呼叫其他人员赶赴现场。闻讯赶来的员工立即拨打电厂医院门诊电话说明人员中暑地点及大致状况。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现场保卫组接受命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按照分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人员救护和其他安全处理工作。应急组组织人员将中暑人员平躺放倒后,垫高头部,解开衣裤,采用物理降温措施缓解中暑症状。医疗保障组为病人紧急输氧和救护,把中暑人员抬上救护车辆送往医院急救。保卫救援组成功地进行了现场人员疏散和安置,维护现场秩序,安全警戒装置的设置工作。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的有序指挥下和各应急小组共同努力下,中暑人员得到有效、及时救治并脱离生命危险。
此次高温中暑应急演练,该厂检修部精心准备多时,应急演练方案甚至细化到了每一刻每一分钟,哪个成员该做什么说什么的地步。当大家按预案要求完成了所有演练项目,只等着演习指挥长宣布 “演习圆满成功”时,演习指挥部却意外的未给大家带来这样的惊喜,而是对演练过程来了个“鸡蛋缝里挑骨头”,找出了一大堆的“毛病”。
在一旁指导演练的黄医生首先开了腔:“人员中暑晕倒时,不能在原地抢救,要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人员不要围观。脱掉鞋袜也是一个很好的降温方法。”
另一个评委接过话题说:“机房太吵,第一个发现人员的呼叫声小了一点,稍微远一点的人员就听不见,在实战中就会影响人员共同参与施救的及时性。”
安全员老方说:“求救人员在拨打电厂医院门诊电话时,只介绍了中暑人员的出事地点和大致状况,没有告诉120急救车的最佳行进路线,导致120急救车围着厂房多走了小半圈。别看这耽误了这一分半分钟的,但对于中暑人员的生命救助那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演习指挥长进行了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这次系列演练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大家对预案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演练认真,协作配合好,事故处理到位。但与实战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应急演练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按照实战要求进行。演练要求抠得再细一些,就会对员工生命安全多一份保证;信息传递再准确一些,就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赢得一分一秒。
安全生产无小事,以人为本,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安全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次演练的“挑刺”,“挑”的是员工在应急救援过程的应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刺”的是员工事故演练过程中麻痹的心理,远比指挥长宣布演习获得圆满成功要有意义的多。
演练采用现场模拟形式。假设检修部热机二分部一名员工发现工作同伴突然晕倒在地,他立即判断系高温中暑引起窒息,紧急采用人工呼吸后呼叫其他人员赶赴现场。闻讯赶来的员工立即拨打电厂医院门诊电话说明人员中暑地点及大致状况。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现场保卫组接受命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按照分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人员救护和其他安全处理工作。应急组组织人员将中暑人员平躺放倒后,垫高头部,解开衣裤,采用物理降温措施缓解中暑症状。医疗保障组为病人紧急输氧和救护,把中暑人员抬上救护车辆送往医院急救。保卫救援组成功地进行了现场人员疏散和安置,维护现场秩序,安全警戒装置的设置工作。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的有序指挥下和各应急小组共同努力下,中暑人员得到有效、及时救治并脱离生命危险。
此次高温中暑应急演练,该厂检修部精心准备多时,应急演练方案甚至细化到了每一刻每一分钟,哪个成员该做什么说什么的地步。当大家按预案要求完成了所有演练项目,只等着演习指挥长宣布 “演习圆满成功”时,演习指挥部却意外的未给大家带来这样的惊喜,而是对演练过程来了个“鸡蛋缝里挑骨头”,找出了一大堆的“毛病”。
在一旁指导演练的黄医生首先开了腔:“人员中暑晕倒时,不能在原地抢救,要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人员不要围观。脱掉鞋袜也是一个很好的降温方法。”
另一个评委接过话题说:“机房太吵,第一个发现人员的呼叫声小了一点,稍微远一点的人员就听不见,在实战中就会影响人员共同参与施救的及时性。”
安全员老方说:“求救人员在拨打电厂医院门诊电话时,只介绍了中暑人员的出事地点和大致状况,没有告诉120急救车的最佳行进路线,导致120急救车围着厂房多走了小半圈。别看这耽误了这一分半分钟的,但对于中暑人员的生命救助那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演习指挥长进行了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这次系列演练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大家对预案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演练认真,协作配合好,事故处理到位。但与实战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应急演练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按照实战要求进行。演练要求抠得再细一些,就会对员工生命安全多一份保证;信息传递再准确一些,就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赢得一分一秒。
安全生产无小事,以人为本,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安全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次演练的“挑刺”,“挑”的是员工在应急救援过程的应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刺”的是员工事故演练过程中麻痹的心理,远比指挥长宣布演习获得圆满成功要有意义的多。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