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拓宽培训领域广育电力人才
2012-08-15 08:35:2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 乔木 近日,以“企业成长,人才至上”为主题的专题展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企业文化展厅重磅登场,展示了该厂一年多来在培养和造就管理、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方面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该厂将员工个人的发展定位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为广大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平台。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渴求日趋明显,如何做好人才储备和员工培训,成为该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突出问题。为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员工培训问题,从2010年开始该厂以实施员工多通道发展机制试点单位为契机,同步创新和探索教育培训培训机制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内培育电力行业“国家队”队员
“以电力行业‘国家队’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支撑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敢打、敢干、敢拼,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唐先锋”这是省公司对该厂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该厂集中精力大刀阔斧搞人才培训的动力。但作为新建电厂,该厂的员工队伍主要由老厂分流员工及毕业生组成,在开展人才培训工作起初,可以说该厂并不天生具备人才优势。
面对这一实际,在“创先争优”、“对标一流”和“管理提升”的进程中,该厂提出要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培养人才并搭建人才“蓄水池”。秉承“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文化,该厂提出了“企业成长,人才至上”的理念,旨在通过不断培养、发现、使用、选树一流的人才标杆,激发职工队伍的整体活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是着重实施了以岗位达标为抓手的全员培训工作,创建学习型企业。结合企业实际与人员结构现状制定了岗位达标管理制度,先后组织修编了管理类、技术类和技能类岗位培训标准,配套编制了涉及全厂各专业岗位的岗位达标题库。同时,将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定为“冬训季”重点实施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并积极推进岗位达标认定工作,使岗位达标名副其实的成为衡量任职资格、提升岗位技能的重要依据。
二是以实施员工职业多通道发展机制为抓手的人才培养工作,该厂以实现企业战略为导向,以“两个阶段、两个方向、一个积分、两个清晰”为总体思路,结合员工个人发展定位,构设职业管理通道和宽幅薪酬体系,辅以针对性培训和岗位轮换的实施,帮助员工拓宽职业生涯。员工可以通过这一机制随时掌握自己的成长积分情况,从而清晰个人的职业前景以及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对企业员工形成了持续正向的激励作用,为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的“岗位冠军”工程。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展、承办或广泛参与各层面的职业技能竞赛,是该厂培养、锻炼、辨识人才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积极开展“大唐杯”劳动竞赛和月度“岗位冠军”评比等竞技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竞争氛围,将比、学、赶、帮、超固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同时也为参加集团公司等各层面的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选拔优秀选手的依据;另一方面,辟出专门资金对各专业涌现出来的拔尖人才实行重奖,使“知识就是财富、技能创造效益”的观念深入人心。
两年多来,该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实效,在集团公司、省部级等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初步具备了打造电力行业国家队队员的基础条件。
对外开放创新构建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2012年上半年,随着该厂与大庆油田电厂和土耳其电厂分别签订对外培训合同及培训意向书,以及企业内训师逐步走向系统外讲堂,标志着该厂由单一的厂内培训向广阔的对外培训市场迈出了一大步。
背靠电厂优势资源,突出专业培训特色。仿真机实习培训是新建电厂、筹建单位以及各专业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此,该厂紧紧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厂内仿真机教室的优势资源,根据新建电厂、筹建单位以及各专业高校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积极拓宽与各新建电厂、筹建单位以及各专业高校合作的渠道,突出专业培训特色。
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该厂还组建了一支由集团公司级、省公司级内训师,集团公司112人才、厂内职业导师组成的培训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的成员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更具有多年的发电厂运行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熟悉相关专业设备、系统及规程、专业项目研发,为该厂开展技术、技能、管理等多种对外培训项目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至今,该厂已接待来自鸡西第二热电公司、七台河发电公司、大庆石油电厂等单位的两百余名专业人员前来实习培训,先后多位内训师走向系统外讲堂开展专题培训。
在对外培训过程中,该厂结合各单位实际,编制了内容丰富、过程清晰的培训项目策划书,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培训收到实际效果。目前,该厂对外培训工作收到了各实习单位、委托陪训单位的良好评价,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培训品牌。下一步,该厂将进一步完善对外培训相关机制,确保对外培训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系统化健康发展运作。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渴求日趋明显,如何做好人才储备和员工培训,成为该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突出问题。为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员工培训问题,从2010年开始该厂以实施员工多通道发展机制试点单位为契机,同步创新和探索教育培训培训机制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内培育电力行业“国家队”队员
“以电力行业‘国家队’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支撑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敢打、敢干、敢拼,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唐先锋”这是省公司对该厂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该厂集中精力大刀阔斧搞人才培训的动力。但作为新建电厂,该厂的员工队伍主要由老厂分流员工及毕业生组成,在开展人才培训工作起初,可以说该厂并不天生具备人才优势。
面对这一实际,在“创先争优”、“对标一流”和“管理提升”的进程中,该厂提出要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培养人才并搭建人才“蓄水池”。秉承“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文化,该厂提出了“企业成长,人才至上”的理念,旨在通过不断培养、发现、使用、选树一流的人才标杆,激发职工队伍的整体活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是着重实施了以岗位达标为抓手的全员培训工作,创建学习型企业。结合企业实际与人员结构现状制定了岗位达标管理制度,先后组织修编了管理类、技术类和技能类岗位培训标准,配套编制了涉及全厂各专业岗位的岗位达标题库。同时,将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定为“冬训季”重点实施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并积极推进岗位达标认定工作,使岗位达标名副其实的成为衡量任职资格、提升岗位技能的重要依据。
二是以实施员工职业多通道发展机制为抓手的人才培养工作,该厂以实现企业战略为导向,以“两个阶段、两个方向、一个积分、两个清晰”为总体思路,结合员工个人发展定位,构设职业管理通道和宽幅薪酬体系,辅以针对性培训和岗位轮换的实施,帮助员工拓宽职业生涯。员工可以通过这一机制随时掌握自己的成长积分情况,从而清晰个人的职业前景以及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对企业员工形成了持续正向的激励作用,为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的“岗位冠军”工程。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展、承办或广泛参与各层面的职业技能竞赛,是该厂培养、锻炼、辨识人才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积极开展“大唐杯”劳动竞赛和月度“岗位冠军”评比等竞技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竞争氛围,将比、学、赶、帮、超固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同时也为参加集团公司等各层面的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选拔优秀选手的依据;另一方面,辟出专门资金对各专业涌现出来的拔尖人才实行重奖,使“知识就是财富、技能创造效益”的观念深入人心。
两年多来,该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实效,在集团公司、省部级等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初步具备了打造电力行业国家队队员的基础条件。
对外开放创新构建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2012年上半年,随着该厂与大庆油田电厂和土耳其电厂分别签订对外培训合同及培训意向书,以及企业内训师逐步走向系统外讲堂,标志着该厂由单一的厂内培训向广阔的对外培训市场迈出了一大步。
背靠电厂优势资源,突出专业培训特色。仿真机实习培训是新建电厂、筹建单位以及各专业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此,该厂紧紧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厂内仿真机教室的优势资源,根据新建电厂、筹建单位以及各专业高校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积极拓宽与各新建电厂、筹建单位以及各专业高校合作的渠道,突出专业培训特色。
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该厂还组建了一支由集团公司级、省公司级内训师,集团公司112人才、厂内职业导师组成的培训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的成员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更具有多年的发电厂运行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熟悉相关专业设备、系统及规程、专业项目研发,为该厂开展技术、技能、管理等多种对外培训项目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至今,该厂已接待来自鸡西第二热电公司、七台河发电公司、大庆石油电厂等单位的两百余名专业人员前来实习培训,先后多位内训师走向系统外讲堂开展专题培训。
在对外培训过程中,该厂结合各单位实际,编制了内容丰富、过程清晰的培训项目策划书,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培训收到实际效果。目前,该厂对外培训工作收到了各实习单位、委托陪训单位的良好评价,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培训品牌。下一步,该厂将进一步完善对外培训相关机制,确保对外培训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系统化健康发展运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