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石横电厂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力促转型提效
2010-05-25 16:43:05 来源:国电集团
A-
A+
电力18讯: 为全面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使“第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转型提效”,石横电厂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建设的新途径,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打造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一是增强人才培养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该厂最大限度地集聚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方式。采取“走出去”培训战略,先后派出两批人员分赴苏龙、天生港和常州、谏壁电厂“取经”,对标先进,寻找差距,结合该厂设备和煤炭供应现状,使人员科学掌握燃煤掺烧技术,有效降低燃料成本;积极搭建培训平台,在电教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基地基础上,新上运行和热工仿真机,利用仿真训练进行模拟生产实际的“形象培训”;结合当前开展的#3机组B修、#4机组A修工作,开展现场技能受课、“互访式培训”;通过内外结合,校企联办的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09年,共举办各类适应性培训班31期,先后有1739人参加了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术讲课119次。二是加大技术工种技能鉴定培训和取证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全员岗位培训率达到91%,持证上岗率100%,高级技师50人,技师138人,主要运行岗位上岗前全部经仿真机培训合格。三是加强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继续推行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动态管理机制,坚持培育、选拔、使用并重,充分发挥“三高”人才的作用,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四是扎实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夯实人才强企战略基础。结合企业转型提效对各类人才需求,加快人才培育,注重人才开发,完善了《 “228人才工程”实施细则》,完成了“168”人才的选拔推荐。采取“请进来”培训方式,邀请泰安三英集团、肥城质监局等单位进行厂内机动车驾驶、钳工、车工等特殊工种培训讲课。严格奖惩机制,在月度奖中拿出10%作为培训专项费用,发挥培训专项经费 “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激发职工岗位练兵、自觉学习、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五是积极开展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四德明星”、“三好三强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徐海霞)
一是增强人才培养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该厂最大限度地集聚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方式。采取“走出去”培训战略,先后派出两批人员分赴苏龙、天生港和常州、谏壁电厂“取经”,对标先进,寻找差距,结合该厂设备和煤炭供应现状,使人员科学掌握燃煤掺烧技术,有效降低燃料成本;积极搭建培训平台,在电教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基地基础上,新上运行和热工仿真机,利用仿真训练进行模拟生产实际的“形象培训”;结合当前开展的#3机组B修、#4机组A修工作,开展现场技能受课、“互访式培训”;通过内外结合,校企联办的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09年,共举办各类适应性培训班31期,先后有1739人参加了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术讲课119次。二是加大技术工种技能鉴定培训和取证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全员岗位培训率达到91%,持证上岗率100%,高级技师50人,技师138人,主要运行岗位上岗前全部经仿真机培训合格。三是加强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继续推行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动态管理机制,坚持培育、选拔、使用并重,充分发挥“三高”人才的作用,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四是扎实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夯实人才强企战略基础。结合企业转型提效对各类人才需求,加快人才培育,注重人才开发,完善了《 “228人才工程”实施细则》,完成了“168”人才的选拔推荐。采取“请进来”培训方式,邀请泰安三英集团、肥城质监局等单位进行厂内机动车驾驶、钳工、车工等特殊工种培训讲课。严格奖惩机制,在月度奖中拿出10%作为培训专项费用,发挥培训专项经费 “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激发职工岗位练兵、自觉学习、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五是积极开展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四德明星”、“三好三强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徐海霞)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