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发电 > 人力资源 > 正文

株电:打造人才“孵化器”――记株洲发电公司创新人力资源培训走老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0-04-16 17:01:16    来源:大唐集团 
A- A+
电力18讯:    

大唐华银株洲发电公司在注重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员工队伍的建设,在“大唐大舞台,尽责尽人才”理念的指引下,该公司不断实践人才强企战略,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打造中国大唐事业人才培训基地”为己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举措,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只有树立品牌意识,创新人力资源培训思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增容不增人”的形势下,培养出一批适应大唐事业发展、适应株洲发电公司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做精主业,做强辅业,抓好发展”的战略,才能实现株电的战略发展,走出城中老火电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企业发展呼唤人才竞出

株洲发电公司是一家有着50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拥有1500多名员工,地处市区中心,环保达标任务重、节能降耗压力大。机组容量小、人口多、人手少、企业包袱重,是这个老企业的显著特点。

面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该公司发扬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前,该公司顺应国家能源发展政策和趋势,抢抓发展机遇,正在开展攸县煤电一体化、郴州嘉禾煤矸石综合利用工程、株洲龙门核电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培养促进企业的发展。怎样在保证现有62万千瓦机组安全、经济、稳定和环保运行的前提下,在抽出大量人手抓好攸县煤电一体化、郴州嘉禾等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一并做好项目投产后的生产准备和人才储备工作?如何盘活人力资源,使“人口”变“人手”,使“包袱”变“资源”?这是摆在公司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
  同时,株洲发电公司还面临这样的现状:该公司正在向打造“服务型企业名片”转型的特殊时期,在“增容不增人”的形势下,希望尽快“复制”出一批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但有些员工对待培训有倦怠情绪,责任意识不强,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端正,如此一来,一些培训并没有取得预计的效果。而且“高、精、专”技能人才的缺乏,也已成为制约该公司生存和发展、影响企业对外开拓业务的一块“软肋”。

在感到沉重压力的同时,该公司深入贯彻“大唐大舞台,尽责尽人才”的人才理念,将人才的培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营造钻研业务、重视技能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搭建起了“株电大舞台,人人可成才”的良好平台,争取从各个工种中涌现出更多像朱蓓蕾、黄姝一样的全国和集团公司的技术能手,从而不断提升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内外兼修”推进人才强企

近年来,株洲发电公司创新载体抓学练,以点带面抓学教、多轮驱动抓学用,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强企”的新路子。对内,该公司实施员工强化培训,合理安置过剩和待岗人员,并在“增容不增人”的形势下,“复制”出一批适应株洲发电公司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做精主业,做强辅业,抓好发展”的战略;对外,面向全国电力行业承接在岗、转岗、岗前培训,闯出了一条输送电力系统优秀人才的新出路。

内强素质。在强化员工内部培训方面,该公司紧紧围绕人才战略和品牌战略,让全体员工树立品牌意识,创新人力资源培训思路,重点部署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调考工作,人力资源部统筹、部门领导主抓培训具体工作。2009年,该公司实施了各类培训项目330多项,全年全员培训率达到了100%。

通过建立人员培训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机制,出台岗位练兵管理办法、员工岗位轮训管理办法,签订师徒合同,增加第六值培训、运行人员轮训,启动积分培训制等方式,该公司推动了培训工作继续强化、深化、量化,全员参加岗位大练兵热情高涨。2009年,该公司实施技能竞赛、调考项目35个,参赛3205人次,奖励金额10.86万元,重点培训工作开展有序,彰显成效。

为使培训达到预期效果,该公司实行培训日、周考与月考模式,并组织培训监督员召开周会进行分析总结,“培训积分热”一时间也成为该公司培训工作的一大亮点。由该公司自主开发的积分制培训管理系统软件自2009年初开始试运,当年7月1日在生产系统正式运行,9月1日开始在该公司内部进行了全面使用。该软件从投运至今,从运行情况来看,系统功能满足积分制培训的全部要求,并且还有自动出卷以及在线考试和在线评分等附加功能。经过升级换代后,目前,整个系统运行良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今年3月24日,在湖南分公司积分制培训软件评估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该公司积分制培训软件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实现了在线学习自动积分、考核,完善了培训积分管理体系;每月通过强制性积分,与员工待遇直接挂钩,培训的闭环管理在软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培训时间、内容可由员工自由选择,实现了对不同层次、不同身份员工的全面、随机培训,完善了员工学习模式。希望株电公司继续做好软件的持续改进与升级,使该软件在湖南分公司系统各单位内尽快推广使用。

外塑形象。在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战略思想的指引下,该公司培训服务中心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被认定为大唐集团公司燃料管理与考核培训基地、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被中电联验收评估为全国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拿下了集团公司第一个对外的培训项目――印度海萨电厂的60万千瓦机组仿真培训,为该公司树立了良好的海外培训形象;成功举办了集团公司值长技能大赛、湖南分公司点检员等培训班;对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坪石电厂等厂的人员培训均得到了甲方的认可和好评。在2009年华能海南东方电厂仿真培训结业典礼仪式上,东方电厂将一面写有“精心指导、友谊绵长”字样的锦旗送给了株电公司,对该公司培训服务中心为东方电厂提供的脱硫、除灰、除渣仿真培训表示感谢。

优质的服务、优秀的教学质量让该公司打出了品牌,赢得了赞誉,业务单位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人才“孵化器”。该公司为全国电力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优秀技能选手”,他们先后获得了2007年集团公司首届继电保护大赛输电线路组第一名(为公司实现了金牌数“零”的突破);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燃料化验员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一、个人第一和第三名;2008年集团公司采制化竞赛大比武团体第二,个人第一、第四名、第九名;2008年湖南分公司采制化竞赛团体第一,个人第一到五名;2009年集团公司值长大赛300MW机组个人第二名。

目前,勤于学习、善于钻研、敢于直面人生、勇于接受挑战、勇争第一,已经成为株洲发电公司员工共有的一种良好品质和精神状态。“内外兼修”的人才强企机制已经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拓展业务、展示形象的重要手段。从红红火火开展的各种人才培养活动中,我们也不禁感慨:强化培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大热潮已经来临,那么,株洲发电公司发展的春天还会远吗?(株洲发电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  龙巧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华能“90后”大调查

2018-05-18

热点排行
  • · 张志强:学会选择 懂得放弃
  • ·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培养“复合型”人才
  • · 清河检修:鉴定站发挥作用技能鉴定深入开展
  • · 国电红枫水力发电厂举行非生产人员转岗培训
  • · 蓬莱发电有限公司近日举行紧急救护培训
  • · 石横发电厂举办技经专业管理知识培训班
  • · 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全面启动“持证上岗”工作
  • · 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 培养复合型人才
  • · 重庆中电工程工会举办培训班为工会干部充电
  • · 华电集团对整合后的黑龙江地区工作提出新要求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