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湘潭发电公司着力打造“全能型”值班员
2007-01-10 09:48:12 来源:湘潭发电公司
A-
A+
电力18讯:
作者:张磊 史艺
本网讯 自集团公司开展“全能型”值班员培训活动以来,湘潭发电公司120名已定岗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员工参加了理论和实践考试。现已有44名值班员通过了集团公司60万千瓦机组全能值班员的理论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大唐在湘系统处于较好水平。
目前,集团公司对湘潭发电公司“全能型”值班员进行了综合评定,针对全能值班学员的岗位、专业、班次特点和值班情况,对人员分布进行重新分配。为此,该公司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于提高运行人员技术素质,通过开展全能值班员岗位培训及选拔考试,搭建运行人员立足岗位发展的新的平台,充分调动了运行员工积极性,在公司内部掀起一股学业务、学技能、求提高的良好风气。
以齐抓共管保证培训效果
鉴于公司机、炉、电等专业实行集中控制运行的特点,公司领导和广大员工都清晰地认识到,培训、培养全能值班员是提高运行人员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实现生产岗位人员科学定编、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应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方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公司专门成立全能值班员培训小组,着手全面开展全能值班员培训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全能值班员的策划和监督,配合集团公司负责全能值班员培训实施和考试、考评。发电一部组织炉、机、电等专业对运行人员进行授课培训,每个专业每月平均达4课时以上。机、电、炉等专业申请参培全能值班员的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本职以外另两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开展进行交叉换岗培训学习,学习内容以本专业岗位为辅,跨专业学习为主。
以绩效激励增添培训动力
公司坚持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班组,通过优化班组设置、信息化管理、民主建设等措施,积极为班组搭建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示范机组自动化水平高的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基层班组建制,按设备系统和专业技术的相近性开展班组岗位设置,形成了一岗多能的班组格局。通过开展全能值班员岗位培训及选拔考试,使岗位、岗级与效益工资挂钩,以绩效工资来增添运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培训力度。
目前,所有运行人员均参加了全能值班员培训,该公司将按照“培养一个、合格一个、上岗一个”的原则,逐步分批正式上岗,真正实现单一专业运行人员向全能复合型运行人员的转化。为盘活人力资源,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不断寻求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新的增长点,为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开展“一线培训”、相互专业签定“师徒合同”、“一对一”结对学习、专业跟班学习以及仿真机实际演练等,运行值班人员已基本掌握机、炉、电灯各专业的生产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知识,整体基础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的分析、判断及处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以派员“取经”提升培训质量
自潭电二期2×600MW超临界机组开工建设以来,全能值班员的培训工作就一直同步进行着。发电一部48名运行人员分期分批,对600MW机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规范学习。从2004年9月开始,公司选派的48名运行人员在武汉大学系统学习了有关600MW机组工艺流程、技术要领,短短的三个月,每个人的业务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虽然远离家门,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较好地达到了培训的目的。600MW机组的建设在我国来说,才刚刚起步,要联系到一家合适的实习单位很不容易,发电一部有关负责人针对各个电厂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选择了伊敏电厂和石洞口电厂。这两个厂与潭电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实习人员仔细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认真分析实习电厂每次异常事故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在实习现场不耻下问,做了大量的实习笔记,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公司在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BT式教学方法。先让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写好每个系统的教学提纲和内容,循序渐进地让每个学员从原理上了解每个系统的情况,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定期组织学员在仿真机楼学习。下班组后,虽然没有运行任务,但运行人员却丝毫不放松学习的机会,利用空隙时间熟悉设备,了解机组的各项参数、指标,对机组的每个角落都像自己家一样熟悉。
如今,湘潭发电公司一个“人人成才、个个独挡一面”的“全能型”人才队伍正在逐渐形成,他们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
作者:张磊 史艺
本网讯 自集团公司开展“全能型”值班员培训活动以来,湘潭发电公司120名已定岗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员工参加了理论和实践考试。现已有44名值班员通过了集团公司60万千瓦机组全能值班员的理论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大唐在湘系统处于较好水平。
目前,集团公司对湘潭发电公司“全能型”值班员进行了综合评定,针对全能值班学员的岗位、专业、班次特点和值班情况,对人员分布进行重新分配。为此,该公司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于提高运行人员技术素质,通过开展全能值班员岗位培训及选拔考试,搭建运行人员立足岗位发展的新的平台,充分调动了运行员工积极性,在公司内部掀起一股学业务、学技能、求提高的良好风气。
以齐抓共管保证培训效果
鉴于公司机、炉、电等专业实行集中控制运行的特点,公司领导和广大员工都清晰地认识到,培训、培养全能值班员是提高运行人员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实现生产岗位人员科学定编、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应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方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公司专门成立全能值班员培训小组,着手全面开展全能值班员培训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全能值班员的策划和监督,配合集团公司负责全能值班员培训实施和考试、考评。发电一部组织炉、机、电等专业对运行人员进行授课培训,每个专业每月平均达4课时以上。机、电、炉等专业申请参培全能值班员的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本职以外另两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开展进行交叉换岗培训学习,学习内容以本专业岗位为辅,跨专业学习为主。
以绩效激励增添培训动力
公司坚持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班组,通过优化班组设置、信息化管理、民主建设等措施,积极为班组搭建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示范机组自动化水平高的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基层班组建制,按设备系统和专业技术的相近性开展班组岗位设置,形成了一岗多能的班组格局。通过开展全能值班员岗位培训及选拔考试,使岗位、岗级与效益工资挂钩,以绩效工资来增添运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培训力度。
目前,所有运行人员均参加了全能值班员培训,该公司将按照“培养一个、合格一个、上岗一个”的原则,逐步分批正式上岗,真正实现单一专业运行人员向全能复合型运行人员的转化。为盘活人力资源,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不断寻求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新的增长点,为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开展“一线培训”、相互专业签定“师徒合同”、“一对一”结对学习、专业跟班学习以及仿真机实际演练等,运行值班人员已基本掌握机、炉、电灯各专业的生产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知识,整体基础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的分析、判断及处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以派员“取经”提升培训质量
自潭电二期2×600MW超临界机组开工建设以来,全能值班员的培训工作就一直同步进行着。发电一部48名运行人员分期分批,对600MW机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规范学习。从2004年9月开始,公司选派的48名运行人员在武汉大学系统学习了有关600MW机组工艺流程、技术要领,短短的三个月,每个人的业务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虽然远离家门,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较好地达到了培训的目的。600MW机组的建设在我国来说,才刚刚起步,要联系到一家合适的实习单位很不容易,发电一部有关负责人针对各个电厂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选择了伊敏电厂和石洞口电厂。这两个厂与潭电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实习人员仔细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认真分析实习电厂每次异常事故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在实习现场不耻下问,做了大量的实习笔记,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公司在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BT式教学方法。先让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写好每个系统的教学提纲和内容,循序渐进地让每个学员从原理上了解每个系统的情况,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定期组织学员在仿真机楼学习。下班组后,虽然没有运行任务,但运行人员却丝毫不放松学习的机会,利用空隙时间熟悉设备,了解机组的各项参数、指标,对机组的每个角落都像自己家一样熟悉。
如今,湘潭发电公司一个“人人成才、个个独挡一面”的“全能型”人才队伍正在逐渐形成,他们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