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比武 湘源我最行――龙山县湘源电力有限公司首届技能大比武活动走笔
2012-10-22 10:39: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龙山县湘源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8日,属以水电生产经营为主的国有地方电力企业,下辖5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3.195万千瓦。为加强企业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广大员工学技术、练本领、强企业的热情,达到了以比武促培训,以比武促练兵的目的,10月8日至12日,龙山县湘源电力有限公司举办了首届员工技能大比武活动。
活动以发电站为单位,各站生产运行班组之间进行竞赛,大赛结合专业特点,分为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比赛两部分。比赛现场紧张、热烈,选手们凭借赛前充分的准备、灵敏地反应,将比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声光炫动”的实操赛场
“将三元水电站3号机并入系统操作任务开始!”随着实操主裁判的一声令下,公司首届技能大比武实践操作比赛正式开始。开关转动的“咔嚓”声、清脆的信号铃声、唱票复诵声、并网的“咣当”声、发电机欢快地运转声和刹车低压气声立刻汇聚成了一首悦耳动听的“交响曲”! 检查填写操作票、唱票复诵、合上隔离开关、调整周波、调整电压、合上断路器……一系列开停机动作交待有序、一气呵成,选手们认真专注、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展示着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流畅的操作技能:他们上下联动,互换检查机组是否正常,一会儿带着照明灯穿过幽暗的台阶和过道,潜到灯光昏暗的水机层进行操作;一会儿又回到光线充足的电气层核对数据,填写工作票……光影交错、时空轮换!当发电机加速转动,开机并网成功时,他们会心一笑;当发电机缓缓停下,关机解列时,他们释怀轻松;当出现操作失误时,他们也会指责抱怨,但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和温情的鼓励……大家互相配合、抱团鼓劲!
“铁面评委”的深情答谢
实操赛场上,选手们全情投入,表现可圈可点,现场评委们锐利而审慎的目光却始终不离选手们的身影,不时记录,不时“挑刺”,尤其是主评委陈龙生,一脸严肃,不苟言笑,自发令开始,到宣布比赛结束,一直跟随着选手“穿迷宫”似的来回跑动,被大家戏称为“铁面评委”。就是这样的朗朗硬汉,却生生地被西湖赛区的实操选手触动了软肋!
西湖水电站无电气、水机之分,因而每组的两名实操选手既要负责电气操作,又要兼顾水机工作。自始至终,选手们一路小跑地进行着各种操作,一会儿跑到操作屏前操作按纽,一会儿又跑到发电机旁飞快地旋转阀门控制手柄,选手们气喘吁吁,但却没有丝毫懈怠,一边粗重地喘息,一边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唱票复诵……他们那种积极认真、勇争第一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连素来以“铁面”示人的主评委陈龙生也不禁为之啧啧赞叹!在赛后评点时,这位柔情铁汉肃然起身,代表全体评委对西湖赛区所有参赛选手深深鞠躬致谢!
“群雄舌战”的抢答赛场
技能大比武的另一个赛场――理论知识抢答比赛同样是紧张激烈,精彩纷呈。理论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附加题三种题型,选手们精彩的作答不时引来场下的阵阵掌声!
三元水电站是本次技能大比武的首站赛区,在经过了紧张的实操赛后,大家又信心十足地开始了理论抢答赛的比拼。一号台运行三班代表队的三位巾帼女将答题踊跃、命中率高,分数一路飙升……赛后,选手谢艳不无骄傲地告诉笔者:为了这次抢答赛,她是下了真功夫的,背资料、练操作,比改革时考试还要认真。
作为湾塘水电站运行五班主答手的班长高小红,积极抢答、出色发挥,带领全班取得了理论抢答的全场最高分,但终因实操分稍稍落后而以5分之差屈居第三。比赛结束后,高小红叹息道:“好可惜,题目我都记得滚瓜烂熟的,就是当时只顾得抢没听清题目,才答错了!”
也正是由于高小红的这一“失误”,造就了本次比武赛场上最为壮观的一幕:湾塘的运行二班和运行三班因总分相同而进入附加赛决出冠亚军。两队斗智斗勇,险象环生,大战了三个回合,才最终定出了输赢。
“魅力四射”的技术能手
本次技能大比武评选出了十五名技术能手,他们不仅综合素质上佳,而且风格各异、个性斐然,为整个活动增色不少。
外形粗放、时尚前卫的西湖水电站选手张太成被誉为“最激情选手”,他的显著特点就是每答对一题,就兴奋地举起“剪刀手”、大叫一声“耶”,在为自己加油的同时还不忘飞快地翻动记分牌――“加10分”!
“怎么又是他抢到了!简直成他的独角戏了!”狮子头水电站的骆国亮在抢答赛中出手必中,几乎垄断了抢答环节,被冠以“抢答王”头衔,但也因此遭来了其它队地强烈“不满”和“羡慕嫉妒恨”!
最“牛”技术能手当属英雄电站的肖建生。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职工”很多时候都“不按常理出牌”――不照“标准”答案答题,而是灵活机动地用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作答。他的回答赢得的不仅是评委的肯定,也赢得了年青人的尊敬,大家发自内心的赞叹,真是应了那句“姜还是老的辣”啊!
“全员参与”的观众抢答
为烘托比赛气氛,增加大家的参与热情,比赛专门设计了朗朗上口的口号和观众抢答环节。在这个特别的环节里,现场主持瞬间变身商品导购,卖力地“兜售”着精美的奖品,引领着现场观众趣味互动,在普及了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将比赛延伸成了全员参与的“大武台”!
当观众抢答环节刚开始时,湾塘赛区的观众小声地怯怯地回应着,因为拘束,大家都没有举起手来。突然,一位观众打破了僵局,勇敢地举起了手!当主持人定睛看时,才发现这是一名年仅十来岁的小女孩,她在无人提示的情况下,回答出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还是短路”的问题,也因此成为本届技能大比武活动中最小的获奖观众。赛后我们得知,她是湾塘水电站的职工子女,一名在读初中生。她说我们的比赛好看好玩还能学东西,下次还要来“抢”奖品!
狮子头水电站是公司人数最少的电站,但他们的观众抢答气氛却是最热烈地。“技能大比武,湘源我最行”的口号被大家喊得整齐又嘹亮,不等主持人念完题目,大伙儿便高高地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站了起来……
“期盼团圆”的工作人员
因赛程众多的缘故,活动工作组规定:全体工作人员每天早晨七点集合,坐车赶往目的站,马上开始实操比赛,中午不休息,直至理论抢答赛完毕。大家几乎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尤其是音响道具组的人员更是一整天连轴转,为不影响第二天的比赛,他们必需要提前布置好下一站的比赛现场,往往是头天晚上就要赶到第二天比赛的现场进行布置。
比赛的第一天,因为三元水电站实操赛严重超时的原因,导致整场比赛直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当大家都叫嚷着又累又饿时,他们却不能跟随“大部队”去吃晚饭,还得忙着收拾“战场”:拆抢答器、卸背景、搬运音响设备……一切拆除完毕、搬运妥当,便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战场”――湾塘水电站。待他们将湾塘赛区比赛现场布置完毕,已是晚上10点多了,为保证第二天的比赛,他们索性就留宿在了湾塘水电站。同样的情形在西湖水电站得以复制。工会办老主任谢敦泉同志,不辞辛劳地与道具组成员东奔西走、乐此不疲!
工作人员与道具组成员就这样每天在忙碌中短暂的相逢,而后又匆匆地惜别。大家打趣道:“我们从来没有聚齐过,就像异地恋的情侣一样――难团圆!”直到活动顺利结束的最后一天,这个临时家庭的全体成员才吃上了一顿象样的“团圆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圆满”! (作者:李琴)
活动以发电站为单位,各站生产运行班组之间进行竞赛,大赛结合专业特点,分为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比赛两部分。比赛现场紧张、热烈,选手们凭借赛前充分的准备、灵敏地反应,将比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声光炫动”的实操赛场
“将三元水电站3号机并入系统操作任务开始!”随着实操主裁判的一声令下,公司首届技能大比武实践操作比赛正式开始。开关转动的“咔嚓”声、清脆的信号铃声、唱票复诵声、并网的“咣当”声、发电机欢快地运转声和刹车低压气声立刻汇聚成了一首悦耳动听的“交响曲”! 检查填写操作票、唱票复诵、合上隔离开关、调整周波、调整电压、合上断路器……一系列开停机动作交待有序、一气呵成,选手们认真专注、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展示着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流畅的操作技能:他们上下联动,互换检查机组是否正常,一会儿带着照明灯穿过幽暗的台阶和过道,潜到灯光昏暗的水机层进行操作;一会儿又回到光线充足的电气层核对数据,填写工作票……光影交错、时空轮换!当发电机加速转动,开机并网成功时,他们会心一笑;当发电机缓缓停下,关机解列时,他们释怀轻松;当出现操作失误时,他们也会指责抱怨,但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和温情的鼓励……大家互相配合、抱团鼓劲!
“铁面评委”的深情答谢
实操赛场上,选手们全情投入,表现可圈可点,现场评委们锐利而审慎的目光却始终不离选手们的身影,不时记录,不时“挑刺”,尤其是主评委陈龙生,一脸严肃,不苟言笑,自发令开始,到宣布比赛结束,一直跟随着选手“穿迷宫”似的来回跑动,被大家戏称为“铁面评委”。就是这样的朗朗硬汉,却生生地被西湖赛区的实操选手触动了软肋!
西湖水电站无电气、水机之分,因而每组的两名实操选手既要负责电气操作,又要兼顾水机工作。自始至终,选手们一路小跑地进行着各种操作,一会儿跑到操作屏前操作按纽,一会儿又跑到发电机旁飞快地旋转阀门控制手柄,选手们气喘吁吁,但却没有丝毫懈怠,一边粗重地喘息,一边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唱票复诵……他们那种积极认真、勇争第一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连素来以“铁面”示人的主评委陈龙生也不禁为之啧啧赞叹!在赛后评点时,这位柔情铁汉肃然起身,代表全体评委对西湖赛区所有参赛选手深深鞠躬致谢!
“群雄舌战”的抢答赛场
技能大比武的另一个赛场――理论知识抢答比赛同样是紧张激烈,精彩纷呈。理论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附加题三种题型,选手们精彩的作答不时引来场下的阵阵掌声!
三元水电站是本次技能大比武的首站赛区,在经过了紧张的实操赛后,大家又信心十足地开始了理论抢答赛的比拼。一号台运行三班代表队的三位巾帼女将答题踊跃、命中率高,分数一路飙升……赛后,选手谢艳不无骄傲地告诉笔者:为了这次抢答赛,她是下了真功夫的,背资料、练操作,比改革时考试还要认真。
作为湾塘水电站运行五班主答手的班长高小红,积极抢答、出色发挥,带领全班取得了理论抢答的全场最高分,但终因实操分稍稍落后而以5分之差屈居第三。比赛结束后,高小红叹息道:“好可惜,题目我都记得滚瓜烂熟的,就是当时只顾得抢没听清题目,才答错了!”
也正是由于高小红的这一“失误”,造就了本次比武赛场上最为壮观的一幕:湾塘的运行二班和运行三班因总分相同而进入附加赛决出冠亚军。两队斗智斗勇,险象环生,大战了三个回合,才最终定出了输赢。
“魅力四射”的技术能手
本次技能大比武评选出了十五名技术能手,他们不仅综合素质上佳,而且风格各异、个性斐然,为整个活动增色不少。
外形粗放、时尚前卫的西湖水电站选手张太成被誉为“最激情选手”,他的显著特点就是每答对一题,就兴奋地举起“剪刀手”、大叫一声“耶”,在为自己加油的同时还不忘飞快地翻动记分牌――“加10分”!
“怎么又是他抢到了!简直成他的独角戏了!”狮子头水电站的骆国亮在抢答赛中出手必中,几乎垄断了抢答环节,被冠以“抢答王”头衔,但也因此遭来了其它队地强烈“不满”和“羡慕嫉妒恨”!
最“牛”技术能手当属英雄电站的肖建生。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职工”很多时候都“不按常理出牌”――不照“标准”答案答题,而是灵活机动地用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作答。他的回答赢得的不仅是评委的肯定,也赢得了年青人的尊敬,大家发自内心的赞叹,真是应了那句“姜还是老的辣”啊!
“全员参与”的观众抢答
为烘托比赛气氛,增加大家的参与热情,比赛专门设计了朗朗上口的口号和观众抢答环节。在这个特别的环节里,现场主持瞬间变身商品导购,卖力地“兜售”着精美的奖品,引领着现场观众趣味互动,在普及了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将比赛延伸成了全员参与的“大武台”!
当观众抢答环节刚开始时,湾塘赛区的观众小声地怯怯地回应着,因为拘束,大家都没有举起手来。突然,一位观众打破了僵局,勇敢地举起了手!当主持人定睛看时,才发现这是一名年仅十来岁的小女孩,她在无人提示的情况下,回答出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还是短路”的问题,也因此成为本届技能大比武活动中最小的获奖观众。赛后我们得知,她是湾塘水电站的职工子女,一名在读初中生。她说我们的比赛好看好玩还能学东西,下次还要来“抢”奖品!
狮子头水电站是公司人数最少的电站,但他们的观众抢答气氛却是最热烈地。“技能大比武,湘源我最行”的口号被大家喊得整齐又嘹亮,不等主持人念完题目,大伙儿便高高地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站了起来……
“期盼团圆”的工作人员
因赛程众多的缘故,活动工作组规定:全体工作人员每天早晨七点集合,坐车赶往目的站,马上开始实操比赛,中午不休息,直至理论抢答赛完毕。大家几乎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尤其是音响道具组的人员更是一整天连轴转,为不影响第二天的比赛,他们必需要提前布置好下一站的比赛现场,往往是头天晚上就要赶到第二天比赛的现场进行布置。
比赛的第一天,因为三元水电站实操赛严重超时的原因,导致整场比赛直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当大家都叫嚷着又累又饿时,他们却不能跟随“大部队”去吃晚饭,还得忙着收拾“战场”:拆抢答器、卸背景、搬运音响设备……一切拆除完毕、搬运妥当,便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战场”――湾塘水电站。待他们将湾塘赛区比赛现场布置完毕,已是晚上10点多了,为保证第二天的比赛,他们索性就留宿在了湾塘水电站。同样的情形在西湖水电站得以复制。工会办老主任谢敦泉同志,不辞辛劳地与道具组成员东奔西走、乐此不疲!
工作人员与道具组成员就这样每天在忙碌中短暂的相逢,而后又匆匆地惜别。大家打趣道:“我们从来没有聚齐过,就像异地恋的情侣一样――难团圆!”直到活动顺利结束的最后一天,这个临时家庭的全体成员才吃上了一顿象样的“团圆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圆满”! (作者:李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